顾青这股反叛势力覆灭之后,朝廷不得不将心思重新放在东南二州,眼下东州和福州的暴动虽然得到了抑制,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没有伤及紫仙教的根基。
在这个时候,丞相贾阮向秦帝白毅举荐了一位将领,希望由此人来主持东南镇压暴民一事。
“陛下,郝珞将军虽然是降将,但是在平定赵国时期,无论是太宗还是定国公对于这位将军都是赞扬有加。
如今朝中将领多是老人,怕是经不起战场的折腾,不如派遣此人为将,来镇压东南。”
贾阮可以说是最了解白任和阎苍的人,他知道阎苍的几位弟子没有要反叛秦国的意思。
但若是不能迅速平定东南紫仙教,只怕会让更多别有用心之人跳出来,到时候这些没有反叛之心的人难保会产生其他的想法。
西北部三州不能乱,尤其是秦州和凉州,秦国最强大的兵团都在那里,一旦这两州造反,那么到时候神州朝廷怕是朝不保夕。
“郝珞...”
这人白毅也有所了解,他记得白柏在世的时候也给自己提过这位能力不错。
只是因为资历和降将的原因,到现在只是一个安国将军,束之高阁多年而未出镇一方。
对于贾阮,白毅还是十分信任的,这位老丞相可以说是朝廷的润滑剂,白毅能够那么快掌控朝廷,都是因为这位的帮忙。
“既然丞相推荐此人,那就命他为镇东将军前往方州,希望他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白毅对于此人并不是十分看好,只是贾阮既然有所求,那么他也配合着答应对方。
只是他深谙帝王心术,既然应了贾阮的要求,那么他也有自己的条件需要贾阮去完成。
“礼部尚书阎易这些时日可是有些不安分,还望丞相能够尽快给朕一个交代!”
白毅决定对阎易动手了,没有足够的证据直接对阎易动手,实在是这几年来阎易虽然没有明牌,但是他在暗中的一些小动作还是让白毅十分不爽。
眼下保州之乱已经平定,紫仙教叛乱也在掌控之中,那么对于这位心怀叵测的阎家家主,他觉得没有必要再继续忍耐下去了。
“阎易到底是定国公的后人,没有足够的证据冒然定罪怕是有些不妥。陛下可先从他身边那些人开刀,阎易就暂时将其软禁在家中,等紫仙教之事结束再定罪吧。”
贾阮明白白毅的意思,当下他保阎易的命并不是因为念及阎苍的旧情,而是阎苍的几位弟子掌握着兵权,没有足够的证据对阎易动手的话,他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既然白毅已经提出了要求,那么他可能选择拒绝,可以先将阎易控制起来,慢慢剪除他的羽翼,温水煮青蛙才是上上之策。
“如此,就按你的方法来办,至于这个礼部尚书之位,就先在他头上留些时日吧。”
白毅和贾阮出手,阎易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他在宫中的棋子早就被查得明明白白,当宫中禁卫带人闯进阎家的时候,阎易还在和凌霄真人布置未来的计划。
“阎尚书,你的事发了,但是陛下念及你对朝廷有功,让我来阎家看着你,希望你不要再做傻事。”
来人乃是光禄勋白策,秦国皇室到了这一代人也是人才凋零,无论是白栾、白濂和白樊生下的都是女儿,也就没有了合适的继承人。
而这个白策,乃是曾经的大宗正白奂的儿子,白奂死后,这位就被白任安排在了白毅身边,算是他最重要的心腹。
“哼!本官行得端,做得正,想要诬陷我请拿出实质性的证据来,天下人都看得到,不会让忠诚受委屈的!”
阎易对于朝廷直接派人来抓自己没有预料到,但是这个时候他必须装作一副忠臣贤良的样子,他相信对方绝对没有足以置他于死地的证据。
“哈哈哈~勾结叛贼,祸乱朝廷,结党营私,定国公要是还活着,知道你做出这等事不知道会不会认你这个儿子。
陛下感念阎家曾经做出的功绩,让你先老老实实在家反省。至于这位道长,带走!”
白策认为阎易已经是案板上的鱼肉,蹦跶不了几天,也懒得与其废话,将凌霄真人抓走之后,就派人将阎易软禁在了府中。
阎家被朝廷禁卫接管一事在朝中闹出了不小的风波,与阎家有旧的官员纷纷上书请求查明此事拿出证据,白毅在贾阮的配合之下将此事压了下来。
开始了对以阎易为首的一众官员的大清洗,一时间整个朝堂风声鹤唳,人人自危,自是不敢再为阎家求情。
在神都朝廷开始大清洗动作的时候,被任命为镇东将军的郝珞终于踏上了征程。
因为这一次紫仙教叛乱声势浩大,再加上其余各地州郡都有教徒隐藏,一开始的清剿并不顺利。
好在郝珞才智非凡,开始派遣探子卧底在紫仙教内,从内部开始将这伙暴民一一瓦解。
凌霄真人被抓,阎易被软禁,紫仙教的上层没有了两人在背后提供的支持,很快就开始出现问题。
再加上郝珞的策略,不到两年时间,这场延续了整整八年之久的紫仙教暴乱事件彻底被郝珞平定。
紫仙教完蛋之后,秦军从其中搜到了不少阎易与其的书信来往,大量的证据被送到朝堂,放到天下人的面前,这个时候阎易想要不承认也晚了。
兴隆十一年秋,朝廷在正式公示了阎易与紫仙教勾结的一切证据之后,在深秋时节终于名正言顺处决了这位国公之子。
阎易虽然因为勾结叛贼祸乱朝廷牵连不少,但是阎苍此刻留在秦国百姓心中的形象依旧是神圣高大的。
阎易之死牵扯到的阎家人只有阎易这一家,阎文也好,阎苍的几个女儿都没有被牵扯进来。
处决了阎易之后,白毅这个时候想要继续削弱各州军权已经彻底不现实,东南遭遇了长达八年的暴乱,早就已经不复当初的兴盛。
无奈之下,朝廷只能再次以发展东南为主,强盛国家为辅再度延缓了对于西部地区军权的削弱。
兴隆十四年春,白毅病逝于寝宫内。
后来根据调查,这位年轻的皇帝在抓到紫极仙翁之后,就开始对炼丹长生产生了兴趣,最终因为丹毒入心,猝死在了寝宫内,时年三十岁整,史称秦殇帝。
白毅在位期间虽然平息了东南和保州的叛乱,但是朝廷认为这两次叛乱都是因为白毅对于各地州军官的制裁才导致的,因此对于这位皇帝的评价十分不好。
尤其是白毅是因为服用丹药而死,更是让其在后世子孙看来是十分愚蠢之人。
更重要的一点是白毅死得太过于年轻,他的长子这个时候还不到十岁,被朝堂官员们扶持到了皇位上彻底沦为一个傀儡。
白毅死后,因为皇帝年幼,朝廷奸臣当道,导致各地烽火不断,秦国并没有因此迎来和平,而是开启了一段长达百余年的乱象。
在这一百多年里,阎苍的弟子阎文、尤班、辛汲等人多次力挽狂澜,拯救大秦,为秦国的延续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为他们的努力,秦国在皇帝昏庸,奸臣当权的情况下一直混乱了百余年而没有亡国,直到一位横空出世的皇室子弟重新将皇权给夺回来,才让秦国迎来了新生。
秦殇帝白毅死后,到其子,其弟,其侄孙,其堂孙,整整五代皇帝,百余年的乱世让秦国在后世的史书评价中并不能被称为盛世王朝,后人也将这段时间称为秦殇之祸,以此来警醒后人牢记历史,切勿重蹈覆辙...
“所以,这就是我离开那个世界后发生的一切故事吗?”
一个十七岁的青年将历史课本里关于后秦的故事全部看完,他将这本历史课本放回桌上。
回头看向桌子上的日历,上面赫然写着‘2013年1月23日’,这是他新生的日子,也是新一年的开始。
而这一世,属于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