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几帆风都不够(二)
沈知然到底是低估了这次风波背后的推动力,也低估了陆家内部权力更迭带来的影响。
就在谣言发酵了数周,愈演愈烈之际,医院高层迫于舆论压力,决定成立调查组,彻查此事。
而这一查,竟然真的翻出了当年被有意无意忽略的一些细节和记录。
一份关键的现场救援时序记录副本,以及某位当时参与救援、后来调离的队员的证词,都隐隐指向沈知然在指挥救援时,确实存了私心,有意延缓了对蓝曦的搜救优先级。
尽管蓝曦最终幸运生还,但那份延迟,无疑加剧了她身体的冻伤和损伤程度,这也是她后来从海市医院离职的最根本原因——手部神经系统出了问题,不能再做很多高难度的手术。
调查结果虽未明确指控沈知然“故意杀人”,但“救援过程中因个人情绪影响判断,未能恪尽职责,导致同事受到本可减轻的严重伤害”这一结论,已经足够致命。
雪上加霜的是,调查过程中,还顺带牵扯出沈知然在担任科室主任期间,一些在经济上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虽然金额不大,但在道德瑕疵的基础上,无疑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终,医院管理层做出了解聘沈知然的决定。
而那份冰冷的解聘通知书上,签署人赫然是——陆晟。
陆晟,陆昂父亲养在外面的儿子,在陆昂重伤残疾、失去继承价值后,被陆家迅速推到了台前。
新官上任三把火,清理与“前朝”(支持陆昂的势力)关系密切的“旧臣”,树立权威,是再常见不过的手段。
而作为陆昂好友、且自身正陷入丑闻的沈知然,自然成了陆晟立威祭旗的最佳选择。
沈知然拿着那份解聘书,看着“陆晟”那个陌生的签名,只觉得一股冰寒从脚底直窜头顶。
他这才恍然明白,自己不仅仅是运气变差了,更是成了陆家内部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他曾经倚仗的陆昂这座靠山,已经崩塌,甚至反过来成为了他的负累。
被海市顶尖医院解聘,又背着这样的污点,沈知然的职业生涯几乎走到了尽头。
他试图向海市其他医院投递简历,却都石沉大海,偶尔有面试,对方在了解到他的“前科”后,也都态度暧昧,最终婉拒。
心高气傲如他,无法忍受在海市忍受旁人的指点和白眼。
万念俱灰之下,这个曾经靠着惊人天赋和努力从底层一路厮杀上来,被誉为医学界耀眼新星的天才,最终只能拖着疲惫的身心和寥寥行李,黯然返回了故乡。
兜兜转转,命运仿佛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他最终也和他曾经嫉妒并算计过的蓝曦一样,在一处不起眼的小镇卫生所里,当起了一名普通的全科大夫。
只是,蓝曦在那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而他,只能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与不甘中,咀嚼着自己种下的苦果,遥望着再也回不去的过去,了此残生。
庄周梦不成(一)
陆昂恢复意识的第一件事,便是习惯性地去摸一下自己的腿。
一是为了确认腿还在不在,二是试试看着腿还有没有感觉。
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三年了,自从三年前沈知然离开秀山镇回了海市,他便一直在接受苗医杨成才的治疗。
三年里,那个曾经和他一起受伤的队友,前段时间也有所好转,已经能简单行走了,可他的腿却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大概唯一值得庆幸的,就只有腿还在。
“少爷,吃饭了!”陆家给陆昂找的保姆,在院子里喊了这么一嗓子,“等一下,我们还要去杨大夫那边。”
“好!”陆昂早已没有了当年意气风发,当初刚刚开始治伤的时候,他还想着自己一定要站起来,将来继续他热爱的攀岩运动。
但只一年下来,陆昂就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本来以为是那个安朔年纪轻只会解毒,所以也就没有把对方的话太放在心上。
陆昂不知道“发呆”了多久,直到照顾他的人又催促道:“少爷,这早饭你一定要吃,你看着自己都瘦成什么样了!”
这话倒是中肯。
在轮椅上坐了三年的陆昂,身上早就没有了当初的体魄,他这宽大的外衣之下是早已骨瘦嶙峋的身体。
腿上的伤,再加上点心理问题,这样的陆昂,陆家人基本上是没有打算接回海市的,毕竟陆昂出事没多久,他“弟弟”陆晟就上位了。
一路上无语,陆昂被人带到了杨家,开始了今天的治疗。
麻醉类的药味,一下子就把陆昂带回了十八岁生日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