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末纷争这段时期下,黑山军是较为特殊的一方势力,之所以称之为一方势力,而非是匪寇之类,是因为黑山军活跃在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地太行山脉的诸山谷之中,而在黑山军之中尚有诸豪,这所辖规模大的两三万,而规模小的两三千,加起来的规模超过百万。
当然其中究竟有多少善战者,这是谁都不知晓的事情。
缔造黑山军的是张牛角,乃是冀州博陵人士,其趁着黄巾起义爆发后,冀州治下受此大乱下聚众而起,其后与褚燕汇聚一处,也是这样,使得不少人将黑山军与黄巾军联系到了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黑山军初创时期,张牛角受流矢之击重伤亡故,如此对黑山军的壮大与增扩,起到至关重要的继任首领出现了。
褚燕!
为了安抚张牛角所部之心,得张牛角所命出任首领的褚燕,改姓为张,自此以张燕面世,而因身轻如燕,又骁勇善战,故而在逐步壮大的黑山军中,闯荡出了张飞燕的名号。
与其他势力不太一样,黑山军不是以真名面世的,而是以自相号字面世的,如黄龙、左校、郭大贤、于羝根、青牛角、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司隶、掾哉、雷公……
这些黑山诸豪分散于各处,又公认张燕为首领,故而形成了世人眼里的黑山军。
黑山军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张燕他们经历了汉灵帝在世后几年,董卓祸乱雒阳,十八路诸侯讨董,袁绍入主冀州,二袁之争,袁绍公孙瓒之战……
在此等大背景下,才得使张燕所辖黑山军逐步壮大。
毕竟乱世纷争下不是谁都喜欢战争的,也正因为这样,在袁绍不断壮大之下,特别是将公孙瓒所辖地盘不断夺占,对于袁绍而言,他如何能够允许在他势力范围内,存在着一支聚众百万的势力啊。
为此双方也是爆发过冲突与厮杀,但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却也使张燕所领黑山军一直扎根在太行山脉间。
不过在一次次争锋与博弈下,张燕渐渐看清形势,将公孙瓒解决掉的袁绍,肯定会设法除掉黑山军的。
也正因为这样,在曹袁之战爆发后,因曹操所派之人联系,张燕就顺势向曹操主动示好,而在建安五年的那一战,曹操最终领军取得终胜,甚至在此期间,曹操嫡长子曹昂趁势夺取了青州,这在让张燕知晓后感到庆幸!!
还好在此之下,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在张燕看来,曹袁之争未分出胜负前,他能够凭借所处位置和环境,保持黑山军的独立性,甚至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毕竟在建安五年败给了曹操,依着张燕对袁绍的了解,那肯定不会就此罢休的。
事实上也如张燕猜想的那样,在冀州、并州等地出现动乱下,袁绍解决了这些动乱,但是却没有进一步梳理与维稳,就再度起兵南下要跟曹操一决高下,这对黑山军是很有利的一种局面。
甚至在这过程中,有一些群体秘密联系到黑山军,这使张燕趁此机会得到些好处,原本按着张燕所想,袁绍跟曹操这一战打的定会很焦灼且激烈,毕竟这一战谁都不能输,如此黑山军就能从中捞取好处,可让张燕万没有想到袁谭、刘备他们进抵常山国之后,局势就跟他猜想的不一样了。
“首领!!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啊!!”
“那刘大耳,还有环眼贼,实在是太嚣张了!!”
“这段时日下来,我军折损了多少啊,反观盘踞在常山国的袁谭所部,还有在中山国的张飞所部,那……”
“首领您倒是说句话啊!!”
太行山腹地,某处要隘所在。
大寨之内。
一道接一道的声音不绝,搅的此间气氛压抑,而随着一些人直接挑明,这使坐于主位的张燕,眉头微蹙起来。
黄龙、左校、郭大贤、青牛角、雷公、李大目等一行人,表情各异的看着沉默不言的张燕。
在世人的眼里,盘踞在太行山脉的黑山军就是铁板一块的,就是听从张燕号令的,可实际上的黑山军,内部派系林立,作为黑山军首领的张燕,麾下拥有一支力压诸豪的精锐之师,继而有一批实力不一的追随者,而与之相对的就是按国、郡、县活跃的抱团群体,他们在名义上听从张燕的号令与调遣,这也是黑山军势力未能进一步扩张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太行山脉实在太过贫瘠了,以至于在这群山峻岭之间,无法养活规模太大的百战精兵!
乱世纷争下,谁拥有的精兵悍将够多,谁就能拥有一定的地盘和声威,由此使所部势力不断发展。
当然制约黑山军扩张的最重要原因,其实是黑山军自身的身份。
其实在汉灵帝在世时,因为一些原因吧,张燕被封为平难中郎将,这让张燕的身份有了根本性改变,因为这个改变,使得张燕每年可向朝廷举荐孝廉,甚至可以派遣计吏赴雒汇报。
但是在冀、并等地治下,不少士族、阀阅、豪强等群体格外排斥张燕,为此发挥他们的优势来抨击张燕及黑山军。
“汝等想让某说什么?”
张燕冷冷的声音响起,眼神凌厉道:“当初袁绍兵败官渡逃回邺城,某就不止一次的对汝等讲过,不要直接参与冀州等地一些事宜,要趁着冀州等地生乱下,尽可能多的去聚拢流民,去与一些宗族暗中保持联系!”
“袁绍是败给曹丞相不假,但是汝南袁氏的底蕴,又岂是我等所能比拟的?”
“即便是想从冀并等地获取到好处,也要多观望下再做决断,可是汝等之中就是有人不信邪!!!”
讲到这里时,张燕停了下来。
而聚在此的众人,有些眼神闪躲起来,有些则干脆低下了脑袋。
选择在官渡前后接受曹操的招揽,甚至在袁绍领军南下,与曹军主力展开对峙与交战下,率领麾下去袭扰一些地方,张燕所做的种种是有极深目的的。
活跃太行山脉这么久,张燕岂会轻易就选择彻底归顺呢?
张燕被称之为一方诸侯也是能说的过去的。
只是他这个诸侯,跟别的诸侯不太一样,在张燕麾下还有一帮小诸侯,他们之中的多数存在,跟张燕是依附关系,而非是上下关系,也恰是这样,使得张燕在对外的一些事上,表现得格外谨慎与小心。
也恰恰是因为这种性格与做派,让张燕在此之前获取不少好处,但是同为黑山军的一些群体,前期所斩获的一些好处,如今因为被吸引来的袁谭、刘备所部,有不少全都给吐出来了,甚至于一些群体死的死,俘的俘。
今日聚集在此的群体,无一例外全都是活跃在常山国、中山国等地的较大势力,面对今下这等态势,他们真的是没有办法了,所以在前线避其锋芒下,选择来张燕这里寻求解决办法。
当然他们撤下了,不代表所有就都撤下了。
在前线依旧有一些势力,选择跟袁谭、刘备、张飞他们交手,以此凭借在战场所获,从而增强在黑山军内部的地位与名号。
“今下之计唯有选择暂时舍弃一些地方,引诱袁谭、刘备、张飞他们深入!”看着沉默不言的众人,张燕沉声道。
“甚至是在一些必要的时候,可选择舍弃一批老弱妇孺,刘备不一向是以仁义闻世吗?好啊,那就看刘备如何选择!”
“等到袁谭、刘备他们持续深入下,与此同时看大河两岸曹袁之战怎样,我军再选择怎样对付袁谭、刘备他们!!”
张燕如何能不气恼呢?
这跟他预想的偏差太大了。
这次曹袁之战的胜负,对他及黑山军影响会不小,如果曹操能取得胜利,那可以预见,富庶的冀州之地,多半是会被曹操夺取的,而真等到这一步下,他就能趁势而动,以为今后在曹操麾下站稳脚跟提前谋势。
不是说接受了曹操的招揽,得到了曹操举荐的职官,张燕以后就高枕无忧了,毕竟其身份是特殊的。
想好好的活下去,那是需要拿出实力的。
而如果是袁绍取得终胜,那北方就有的乱了,处在这更乱的秩序下,积攒更为浑厚的根底对张燕至关重要。
因为张燕无比清楚一点,袁绍是恨不能解决掉黑山军,甚至是砍掉他的脑袋,这可不是张燕所想要的结局!
其实张燕的一些想法,有些人猜到了,尤其是曹操成为了当朝丞相后,猜到什么的那些人,就知张燕是在做什么打算。
张燕能有打算,难道他们就不能?
这也是为什么张燕派人去讲明一些事宜,有些人选择暂时观望,但有些人却选择阳奉阴违。
人心就是这样。
人性更是如此!!
看着自己所讲之言,眼前所聚这些人,没有一人站出来说什么,张燕表面没有变化,心里却暗暗生叹。
这就是他最担心的事。
在今下的黑山军之中,有一些人总觉得他在算计什么,谋划什么,这样就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可实际上张燕没有这样想过,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时日越久,张燕就越是感到如坐针毡,因为所背负的太多了。
但偏偏却没有人能理解他。
“报——”
就在此等态势下,一道刺耳声音响起,这叫不少人循声看去,当看到一极其狼狈的人跑进时,不少人脸色都变了。
“首领!!出大事了!!”
只此一言,张燕眉头皱的更紧了。
“盘踞在井陉一带的袁谭所部攻破了上艾!!”
那人接下来讲的话,叫不少人脸色大变。
这怎么可能啊!!
在上艾驻扎的于羝根实力可不算弱,此地正是趁着冀州生乱时,于羝根领军夺下的,此地怎么会说夺下就夺下了?
“到底是谁拿下此地的?”
“总不能是刘备亲自出战吧?”
“这……”
而在此等态势下,回来报信的那人,情绪激动道:“是常山赵子龙,此人原是属公孙瓒所部,后不知是何缘故离开了,而在上艾之战中,此人骑一白马,着白衣银甲,持一杆长枪率部先登,故而……”
听到这话不少人更震惊了。
对赵子龙的名号,他们先前都没有听说过啊,关键是此人先前还在公孙瓒麾下,为何就投到袁谭麾下了?
多事之秋。
多事之秋啊。
听到这些的张燕,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原本对付今下的袁谭、刘备等部势力,对他们而言就是比较艰难的事情了,毕竟袁谭他们表现得势头太强势了,可现在呢,上艾居然丢了,看来人那神态,只怕于羝根也凶多吉少,如果真是这样,那个叫赵子龙的人,实力是很强悍的。
“首领,今下该如何是好?”
“首领,上艾丢了,这对我军而言可不是什么……”
“首领……”
在张燕思虑之际,此间所聚众人,无不是看向了张燕,如今袁谭他们夺取了上艾,那接下来就算是孤军深入,可在他们的后方却是安稳的,即便是持续引诱他们深入,这能达到的成效只怕也随之大打折扣了。
“为今之计只能与之硬撼了。”
在道道注视下,张燕眼神冷厉道:“前线战况如此,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此势,那我军就将面临巨大危机!!”
“此等态势下,谁要是再敢有私心,不听从某的号令与调遣,那就是我军公敌,人人得以诛之!!”
此言一出,不少人脸色都变了。
这种话,张燕此前就讲过。
那时是与袁绍交手,其中就有去投袁绍的吕布,甚至还有南匈奴、乌丸等部,但是那一战,张燕他们没有被袁绍一举歼灭,只是实力受到不小损失,不过参与过此战的都知一点,一旦张燕下定决心做某些事时,谁要是敢违背他的军令,那其是真敢领着人去清剿的,关键是还没有任何人挑出任何理来,毕竟有外敌来犯,内部还不安稳,那不就是等着被外敌逐一击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