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两位身份尊贵的大人物接连保证,尤其是松平竹千代提及先辈也曾使用村正刀,正真狂跳的心才稍微平复了一些。他颤巍巍地在竹千代的搀扶下站起身,用袖子擦了擦眼角,仍旧带着几分惊疑:“那…那两位大人,费尽周折将在下找来,究竟是为了何事?”
今川义真见他情绪稍稳,能够正常交流了,便回到主位坐下,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抛出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大师,在下其实一直很好奇……日本六十六国,疆域虽不算辽阔,但名工辈出之地也不少。听闻阁下早年曾在大和国金房派修行,为何在离开之后,独独选择了我们这看似并不起眼的三河国,作为您开宗立派、发扬‘文殊村正流’的地方呢?”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正真:“村正流源于伊势,名望根基皆在彼处。你即便与大和国金房的正真大师在锻造理念上有所冲突,若想寻求流派内其他先辈的支持或另立门户,按理说,也应该是回归伊势才对,为何舍近求远,来到了三河?除非……”
正真眼神一闪,下意识地避开了今川义真的目光,嗫嚅道:“在…在下当年只是觉得三河民风淳朴,武士尚武,或许…或许对刀剑需求量大,便…便随便选了这里落脚发展……”
“哦?随便选的?”今川义真对这个敷衍的答案显然不满意,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大师,这个说法,恐怕说服不了在下啊。”
他不再看正真,而是转向松平竹千代,话锋一转,问道:“竹千代,你可知天朝上国,那些削铁如泥的宝剑名刀,大多出自何处吗?”
松平竹千代虽然不明白兄长为何突然问这个,但还是配合地回想了一下,答道:“似乎是…一个叫龙泉的地方?”
“不错,正是龙泉。”今川义真赞许地点点头,接着追问,“那你知道,天朝古代如欧冶子、干将莫邪那样的铸剑大师,为何偏偏选择在龙泉铸剑吗?”
松平竹千代很配合地扮演着捧哏的角色,摇头道:“这个…小弟不知,请大哥解惑。”
今川义真朗声解释,目光却始终若有若无地扫过正真:“据我所知,原因主要有二!其一,龙泉当地蕴藏着丰富且优质的铁矿原料,所谓‘铁英’,是锻造良刃的基础;其二,也是更为关键的一点,龙泉当地的水质极为特殊,非常适合用于刀剑淬火这一关键步骤,能极大影响刀剑最终的硬度和韧性!”
他猛地再次将目光聚焦在文殊正真身上,语气变得更加锐利,带着一丝逼问:“那么,文殊正真大师!请你告诉我,你‘随便’选择的三河国,不仅让你立足,更让你将文殊村正流发扬光大,以至于坊间甚至流传出‘村正克松平’这种无稽之谈!但细细想来,无论是松平家遇害者所用的凶器,还是松平家武士日常佩带的战刀,都不乏村正之作。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三河国,究竟有什么在吸引你?是这里的水质特别适合你村正流的淬火秘法?还是……这里藏着别处没有的,丰富的……优质铁矿?!”
“真的只是……只是……” 正真在被点破关键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哆嗦着,还想辩解,但在今川义真那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下,后面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见对方依旧咬紧牙关,今川义真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便不再紧逼,而是再次迂回,谈起了原来的话题,但话语间的暗示意味却更加明显。
“竹千代啊,”他看似随意地说道,“上半年攻伐西三河,我们的花仓众铁炮立下了大功,你觉得,负责设计和监造这些铁炮的津田纪长大人他们,是不是也应该分润一些功劳呢?”
松平竹千代虽然一时没完全跟上兄长的思路,但还是顺着话头答道:“铁炮威力巨大,扭转战局,制造者功不可没,自然应当奖赏。”
“说得好!”今川义真一拍手掌,声音陡然提高,“立功,可以分给武器的制造者。那么反过来想……”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才缓缓说道:“那‘杀人’的罪过,无论是叛逆之罪,还是弑主之嫌,为什么就不能……也分一些给制造了那柄‘凶器’的工匠呢?”
松平竹千代闻言,猛地一愣,瞬间明白了兄长的意图。
而就在他愣神的这一刹那,早已心神俱颤的正真,再也支撑不住,“哐当”一声,再次重重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带着哭腔哀嚎道:“三河守大人!饶命啊!松平两位先公之死,真的与在下无关啊!在下…在下只是…只是知道一些矿脉的位置而已啊!”
看着彻底崩溃的正真,松平竹千代立刻板起脸,配合着兄长,露出一脸沉痛而决绝的表情,语气冰冷地说道:“正真大师!事到如今,你若还想保全自身和你的流派,就请将你所知的真相和盘托出!只要你如实告知我们原因,我松平竹千代以松平家的名义起誓,之前那两把村正刀的事情,我兄弟二人绝不再追究!否则……”
这种威胁,对于久经政坛的老狐狸来说或许幼稚,但对付正真这样心思相对单纯、又心怀巨大恐惧的技术工人,却刚刚好。
正真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软在地,涕泪横流,终于吐露了实情:“呜…在下…在下在年少时,尚未正式学习锻造刀剑之前,其实是跟着家父做普通铁匠的…所以…所以懂得一些寻找小型铁矿脉和辨识砂铁的土法子…三河国北部,靠近山区的那片被称为奥三河的地方,地表之下,的确…确实零散分布着一些小型铁矿…并不容易发现…而且,丰川和矢引川的下游,在某些特定的河段,因为水流的冲刷和沉积作用,河滩泥沙中也会混杂着一些品质相当不错的铁英砂……”
他断断续续地交代着,如同竹筒倒豆子:“只要…只要能够准确定位那些小铁矿的露头,或者找到那些沉积了铁英砂的特定河段…就能…就能稳定地获取一定数量的上好铁料…这…这才是一个刀剑流派能够立足、发展乃至发扬光大的根本啊!在下…在下当年选择三河,就是因为偶然发现了这里的这个秘密…绝非有意要与松平家为敌啊!大人明鉴!”
日本列岛地质活动频繁,缺乏支撑工业时代发展的大型富铁矿,但在农业时代,若暂时牺牲一部分农具、铁锅等民用需求,集中资源,其零散的铁矿和优质的砂铁,确实足以打造出相当数量的精良刀剑、枪矛,乃至如今开始崭露头角的铁炮。
其典型表现之一,便是除了战国这等乱世,日本从上层的脱产武士,到下层的自卫村民,都能拿出像样的刀剑。另一个佐证便是对明国的大量刀剑出口——仅官方勘合贸易记录就有二十多万把,考虑到猖獗的走私,实际数量更为惊人。在明日贸易的蜜月期(明朝永乐至成化,日本室町幕府足利义满至义教时期),甚至能供应相当一部分明军中下层军官的佩刀,形成了后世看来有些难以理解的“日械明军”现象。
之前今川义真从波多海吉那里了解到,刀剑曾是日明贸易中的重要出口商品后,便动了在三河经营相关产业的念头。恰好三河本地就有规模不小、技艺精湛的村正流刀剑铸造业,再结合日本是个贫铁国的常识——他随便一想便知,三河国境内,必然存在着相对于日本其他地区而言,更为富集或易于获取的铁矿资源!
原本的历史线上,在德川老乌龟整合关东八州,坐拥四百万石庞大领地之前,支撑起他早期艰难创业的,难道真的只是虚无缥缈的“三河魂?还是说,其实是那默默支撑着三河武士装备质量的——“三河铁”?
世界终归是物质的。甲斐的武田家武士,因为作战时常食消化缓慢的荞麦面片,体能比起吃快碳的关东、越后武士持久,才有了其“风林火山”战术的坚韧基础;而三河武士,普遍装备由本地相对其他地方优质铁矿锻造的、更坚韧锋利、更耐冲击的武器和护具,那么在惨烈的合战中,自然能比骏远、浓尾乃至近江的武士坚持得更久……
而现在,庆幸这些优质的资源,正逐渐“文明”——或者说本书的“路灯挂件”——所洞察和掌握。
至于这些关键矿脉和富集点的具体位置,别人或许不清楚,但作为在三河经营多年、依靠本地资源发展壮大的村正流当主文殊正真,绝对心知肚明!这正是今川义真让竹千代去“请”他的根本原因。而他之前那般害怕,不过是“妖刀村正克松平”这个传言带来的意外插曲罢了。
真相大白,今川义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再次起身,走到瘫软在地的正真面前,亲手将他扶起,语气变得温和而充满诱惑力:
“正真大师,你看,话说开了就好。在下忝为三河守,家父亦是兼任三河守护。只要大师您愿意答应我们的一些条件,我今川义真不仅可以保证您绝不会被过去的无稽传言所牵连,还能让您和您的文殊村正流,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正真抬起头,带着劫后余生的茫然和一丝期待:“不…不知是什么条件?”
“很简单!”今川义真目光灼灼,“我们今川家,打算在三河境内,营建大规模、标准化的刀剑、枪矛乃至铁炮部件的手工工场!我们希望,能够延请大师您,以及您麾下所有徒子徒孙,加入我们这个宏伟的计划!”
他张开手臂,描绘着蓝图:“加入之后,我今川家将给予大师您,以及您的弟子们最优厚的待遇,固定的俸禄,充足的原料,最好的工作环境!你们无需再为生计和销路发愁,可以心无旁骛地钻研技艺,锻造神兵利器!而作为交换……”
今川义真微微俯身,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大师您所知晓的,关于三河境内所有小型铁矿位置、优质铁英砂沉积点的秘密,还请不要吝惜,全部贡献出来!这将是我们合作的基础,也是大师您展现诚意的机会。”
正真看着今川义真那看似温和,实则不容拒绝的笑容,咽了口唾沫,涩声问道:“在…在下…有权利拒绝吗?”
今川义真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拍了拍正真的肩膀,用一种近乎调侃却又带着绝对自信的语气说道:
“您当然有权利——提出一个更高的待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