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昌为这趟生意做足了准备。
先向单位请了半个月假,找师哥开了封介绍信。
出发前,他跟厚墩子约在老地方碰头,两人带着本钱,坐火车一路南下直奔广省。
到了广省的批发市场,刘红昌先盯上了最时兴的电子表。
“这玩意儿在咱们那儿少见,肯定好卖。”
一问价,进价才七块五一块,拿了八十块,两个皮包一装,一点儿不占地方。
接着又补了些姑娘们爱买的小饰品、的确良衬衫,还有流行歌曲磁带,最后花四百块进了台三洋双卡双录录音机。
这东西在关外县城可是硬货,能卖个好价。
刘红昌拎着两个手拎包,厚墩子肩上扛着塞满服装和磁带的麻袋。
两人没敢耽搁,坐了三天火车才到了关外的小县城,本来就是奔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主意。
他俩做的这个买卖就是投机倒把,还是得谨慎些。
到了县城,他们找了个热闹的地方摆摊,电子表一摆出来就围了人,一听八十块一块,有人嫌贵,刘红昌就拿着表演示。
“大家伙看看走时准,不用每天上弦、不仅省事戴出去多洋气!这可是港岛那边的品牌,爱卡大品牌,明星都带的电子表。”
没一会儿就卖出去好几块,八十块的定价一分没让,转眼就把电子表的本钱挣了回来。
最后那台录音机,被一个开小饭馆的老板看中了,老板想用来放歌招揽客人,刘红昌开口要七百块不要票,老板犹豫了会儿,还是痛快付了钱。
这一趟,光录音机就净赚三百块。
等把所有货卖完,两人找了个小旅馆算账,除去来回的路费、吃喝住宿,剩下的钱一分两半,每人分到了六千三百块!
捧着厚厚的钞票,厚墩子手都在抖。
刘红昌却没忘了长远打算,特意跟广省的供货商要了联系方式。
“以后要货不用跑这么远,打个电话就能邮寄,省事儿。”
厚墩子这才回过神,一个劲儿点头。
“还是红昌你想得周到!”
回去的路上,厚墩子越想越激动。
“红昌,不干不知道,这干上了真他娘的挣钱!我看别琢磨别的了,开个杂货店得了,我去广省进货,你就帮我看店,等攒够了本钱,咱们就去开矿、那才是大买卖!”
刘红昌却摇了摇头,心里早有了更周全的计划。
“墩子哥,零售太慢了,广省那边有稳定货源,打个电话就能发货,不如咱们注册个公司,干批发!批发量大,来钱更快。”
这话一出口,厚墩子眼睛都亮了,脑子里已经开始想象自己开上小汽车的样子。
“红昌,听你的!就按你说的办!”
说着说着,他突然红了眼眶,抹了抹眼泪。
“红昌啊,你真是救了我下半辈子!不,你不仅救了我,还救了你峻岭姐,我们俩的第二条命都是你给的,你就是我的大恩人,以后你说东,我绝不往西!”
刘红昌看着他激动的样子,笑着搂住他的肩膀。
“墩子哥,这就是命。命中注定我那天要去矿里找你,帮你支棱起来、咱们俩啊,这就算是绑到一起了。”
“对!绑到一起了!”
厚墩子用力拍了拍刘红昌的胳膊。
说干就干,两人很快就跑了工商局、税务局,凑齐了材料,注册了一家批发公司,取名厚昌批发商贸门市部。
取了两人名字里的字。
有了广省那边稳定的货源,批发生意一开张就顺风顺水,小到电子表、饰品,大到录音机、服装,每天都有小商贩来进货。
靠着第一桶金做本钱,仅仅一个夏天的功夫,他们挣的钱就比当初的六千三百块翻了好几倍,两个人也算真正完成了最原始的资本累积。
刘红昌心里清楚,这个年代的钱其实不难挣。
只要肯放下架子,厚着脸皮弯腰捡钱,抓住各个地方的地域差、信息差,就能有收获。
在求大于供的时代,只要手里有货,不管是什么,都不愁卖不出去。
可刘红昌没敢掉以轻心,他知道厚昌门市部现在还只是小打小闹,不是不敢做大,是怕树大招风。
这会儿市场还不规范,对于个体经济还没有彻底的放开,就怕有人见他们挣钱眼红,过来摘桃子。
所以他一边盯着门市部的生意,一边也没彻底辞掉食堂的工作,而是办了停薪留职,还跟食堂的姚国发打了招呼。
“哥,要是食堂遇到棘手的事,比如有难缠的客人,或者缺掌勺的,您尽管叫我,我随叫随到。”
“红昌,你这是出去挣大钱了,有你这句话,师哥心里就有底了,真要是有什么上面领导的孩子办酒席啊,过寿啊,师哥可不跟你客气,你回来掌勺,但是你放心工钱不会亏你的。”
......
这天上午,刘红昌正在门市部里整理货单,把广省刚寄来的新一批磁带分类摆好,厚墩子则揣着名片,去周边的乡镇跑业务了。
他负责跑外,刘红昌负责“守内”,两人分工明确,门市部的生意也越来越有模有样。
刘红昌看着手里的货单,心里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等再稳定些,就能把门市部做得再大些了、还有自己的手艺也不能白瞎了,开个酒楼。
也难怪现在要搞严打、待业青年多,街上的闲散人也跟着多了起来,地痞流氓拉帮结派,专挑小商户敲竹杠、收保护费的事儿并不少见。
好在刘红昌有气运之子这个技能,每次遇上找茬的,他只要指一下、念出口诀,对方准会莫名倒霉。
要么摔个跟头,受伤、要么丢了随身的东西,最后不仅不敢再闹。
不过这气运之子、也不是次次都靠谱,偶尔吸到些坏运气,麻烦也会找上门。
前阵子新到的一批录音机,拆开一看就有两台是坏的,只能自己认栽,拿去修好了再卖,平白多花了功夫。
十月下旬,天气渐凉,吴小英的预产期也近了。
刘云昌每天下了班,都要绕去供销社,这天他揣着粮票和钱,特意买了两瓶桃罐头。
怀孕后吴小英胃口时好时坏,就爱吃点酸甜的。
只是看着手里的开销越来越大,肉吃的多了、婴儿用的小衣服、小被褥得要布票买布。
每一样都要花钱,刘云昌心里也开始犯愁、等孩子生下来,花钱的地方只会更多。
这天是中秋节,刘红昌领着麦香和岳父母回刘家大院吃饭,自己进厨房忙活。
刘红昌把带来的一扇排骨、放在厨房的桌子上,然后开始帮他妈做饭、有他在的时候,这家里聚会基本都是他掌勺。
就见刘云昌靠在厨房门口,脸色闷闷的,没什么精神。
刘红昌把锅里炒好的蒜苗炒鸡蛋盛进盘子,顺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开口问。
“哥,怎么了?看你没精打采的,有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