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轻舞绝对是张小川心中的难以磨灭的悸动,这个退休歌妓实际年龄也就三十多,可以说是最有韵味的年纪。张小川不理解大唐的男人为什么对御姐不感冒,也许是缺少了蕾丝。
反正对于张小川来说,花轻舞就是他在大唐的白月光。许久不见却愈发动人,张小川情不自禁的给了花轻舞一个熊抱。花轻舞没想到张小川会突然来这一下,顿时被抱个正着。
张小川的手非常丝滑的顺着后背,就抓向那两瓣圆滑饱满……
花轻舞反应也是异常迅速,瞬间就把手放到了张小川腰间,捏起肉用力旋转。张小川吃痛之下立刻撤开,还挑衅式的单手做抓捏状,还放在鼻尖陶醉的闻了一下。
花轻舞媚态万千的横了张小川一眼,马上恢复端庄大气,冲着史泰盈盈一礼:“拜见刺史。”
史泰尚未说话,李隆基已经率先出声:“混账,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放浪形骸成何体统,简直不当人子,你当真没有一丝羞耻之心吗。”
这显然是骂张小川的,潜台词:这王八羔子干了我想干的事。
张小川撇了撇嘴没说话。
花轻舞原本经营花楼,如今又经营这么大的娱乐城,自然不是蠢笨之辈。能指着张小川骂的人那绝对大有来头,连忙上前行礼:“见过这位郎君,看着倒是面生的紧,不知……”
张小川闭口不言,史泰站出来道:“不该问的别问,我们现在想进去看电影,安排一下。”
花轻舞刚才就是试探性的问一下,显然这个人不简单,不仅张小川这个蜀州土皇帝低声下气的,连身份都不能透露。
于是花轻舞非常自然的跳过这个话题,笑盈盈的说道:“这个好办,随我来吧。”
影院内部分上下两层,花轻舞领着几人来到二楼包厢,李隆基为了掩饰身份,让张小川和史泰坐在两边。
包厢视野非常好,坐定后尽皆朝着白色的荧幕看去。此时电影还没开始,李白和一众演员正在荧幕下和观众聊天,跟电影开幕式差不多。
但如今可没有记者,所以就是纯闲聊,顺便剧透一下,倒也比较热闹。
李隆基咦了一声:“那不是李白吗?”
史泰答道:“是的,正是李白李导演,这部电影就是他拍摄的。”
“我问的不是这个。”
“呃……”史泰有点懵,不过张小川明白皇帝想问什么,但是他就不说话,谁让狗皇帝让自己噤声来着。
李隆基早就看穿了张小川的心思,自然不会惯着他,冷声道:“贤侄应当知道我在问什么。”
张小川一脸不耐烦的答道:“回叔父,侄儿去营州游钓……游学!游学……游学的时候遇到这李白,他如流氓一般宿于路边,我有意收留他,可他却还想建功立业。
侄儿看他不是那块料,就使计与他打赌,才把他诓到这里来帮我拍电影。”
“嗯,不是那块料,虽然粗鄙之语但却十分贴切。他虽有大才,但为人过于不羁实在难堪大用,本意磨练他一番,奈何……”
李隆基说到此处没有说出口,他想起李白干的荒唐事,实在烂泥扶不上墙。不过现在李白已经不是官了,他也没必要太苛责。
李隆基还是很欣赏李白的才华,而且他也有容人之量,反正只要你没有造反的潜在风险,都不算触碰他的底线,所以李白让高力士脱靴贵妃磨墨都不算触及底线,毕竟有诗仙光环在那摆着,连惩罚都没有。可李白自己却惶惶不可终日,最后选择辞官而去。
想到这李隆基有些惋惜,感慨的说道:“希望在此处能展现他的才华吧。”
这时荧幕忽然亮了起来,接着整个放映厅里的大灯都熄灭了,只留下墙角微弱的灯光。荧幕前和观众聊天的李白等人也早已离开。
此时电影正式开始,故事是根据小李飞刀改编的,电影一开始就是一段介绍背景的解说式内容。张小川记得当时自己留给李白的都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唯独只有一本小李飞刀,就给李白选上了,果然李白还是特别偏好主角是装逼犯的小说,
电影大概有两个小时的样子,全程大家都聚精会神的盯着荧幕,整个放映厅里除了电影的声音,没有一丝嘈杂。有一个人除外,张小川面对这种浮夸生涩的演技,看的非常难受,尴尬的脚趾头把鞋底都抠出三室一厅了。
电影很快就结束了,当然最后没有结局,因为片尾介绍这部电影分上中下三部,这个是上部,后两部还在筹建,大家敬起期待。
面对如此丧良心的结尾,居然没有人吐口水丢烂鸡蛋,张小川只能说这年头的观众容忍度是真的高。但是张小川感觉这个电影怪怪的,自己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灯光亮起,下面的观众有序离场,只是众人的情绪仿佛此时才被点燃,激动的相互聊着电影内容。
张小川所在的包厢显然没有离去的打算,李隆基说道:“怎么没有了,把里面的人喊回来接着演。”
「接着演?你真是我活爹,靠!我要娶了灵昌公主他还真是我活爹。可是活爹,这种要求是人能提出来的吗。」
张小川刚想解释一下,李白带着几个主演就进来了。人未至声已达:“贤弟,你看为兄拍的这电影……陛下!……”
贾奇俊动作迅速,上去就捂住了李白的嘴巴,在他耳边说道:“这是蜀州侯的叔父,小心点说话。”
李白一听皇帝这是要隐藏身份,于是行礼道:“见过……”
见过谁,这不尴尬了吗,李白本来突然看到皇帝就紧张,再加上情商又低,一时尬在当场。
李隆基说道:“免礼吧,太白,我来问你,你们是如何进到那光幕里演戏的?”
“……”
一句话把李白差点问宕机,不过真正宕机的是张小川「钻进去演?皇帝你是逗比吧。」
这时李白掏出一截胶片来,显然皇帝不是第一个问这种问题的人。张小川已经猜到李白要如何解释了,直接竖起大拇指: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