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浪潮只会越来越大,两党的矛盾和争斗以后只多不少,难免会有流血和受伤的情况发生。
苏林晚深知这一点,她担心这些人会将原主的家人卷入其中,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女人好似没有发现苏林晚的小心思,叮嘱道:“苏林晚同学,真是多谢了。天色已晚,快回家吧,路上小心。”
苏林晚离开后就往原主家走去,她还特意走的是自家粮铺的后门。
可惜她这番心思糊弄一般人倒罢了,对于那些专门干地下工作的人来说那就是小孩子过家家。
没过两天,她的背景就被这群人彻底摸清了。
倒不是说他们一定要对苏林晚做些什么,只是因为革命的力量目前还相对弱小,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严谨,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危险。
毕竟,对方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根据地,这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至于苏林晚对他们同志的救命之恩,就只能留待光章同志自己去报答了。
“怎么才回来啊?听说洋行那边有冲突,你没有遇上吧!”林妈妈一见到自家女儿,便满脸担忧地迎上前去,上下打量着她,仿佛要透过她的外表看到她是否受到了伤害。
当她的目光落在苏林晚腰上那块深红色的血迹时,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她急忙伸手拉起苏林晚的衣摆,仔细查看那块印记。
“这是怎么回事?”林妈妈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急和不安。
苏林晚心中一紧,她当然知道这块印记是怎么来的,但她并不想让林妈妈为此担心。
于是,她连忙故作轻松地笑了笑,说道:“不知道啊,肯定不是我的。可能是在哪里不小心蹭到的吧。”
为了不让林妈妈继续追问,她赶紧转移话题,“哎呀妈,我都饿了,咱们先吃饭吧。”
林妈妈虽然还是有些不放心,但看到自家女儿并没有受伤,便暂时放下心来。
她点了点头,说道:“饭菜已经上桌了,你弟已经去叫你爸回来吃饭了,你先坐着吃吧。”
苏林晚应了一声,走到餐桌前坐下。
她看着桌上丰盛的菜肴,肚子里不禁发出一阵“咕咕”声。
她顺手拿起一碗汤,说道:“那我先喝碗汤垫垫肚子,等爸爸和阿泉回来一起吃。”
林妈妈微笑着说:“随你!”
苏林晚喝了几口汤,感觉肚子里稍微舒服了一些。
这时,苏爸和苏林晚的弟弟阿泉也回来了。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开始享用晚餐。
吃饭的时候,苏爸和林妈关心地询问了一下阿泉的学习情况,阿泉一一回答着。
然后,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苏林晚身上,似乎有什么话想说,但又有些犹豫。
苏林晚注意到了父母的异样,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然而,她并没有轻率地开口询问,之前由于时间紧迫,她仅仅接收了原主近期的一部分记忆,还是等今晚完全接收原主的记忆后,再做打算,现在贸然开口可不就穿帮了嘛!
药铺和粮铺的后院本来是相互独立的,但后来家里把隔壁店铺盘下来后就在隐蔽处开了个门,这样的设计显然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提供多一些逃生的机会。
毕竟,这个世道实在是动荡不安,多一份保障总是好的。
苏林晚躺在原主那张简单却充满温馨的木床上,闭上双眼,集中精力开始接收原主的全部记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苏林晚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着原主从小到大的各种经历和情感,感受着原主的喜怒哀乐。
然而,当记忆接收到今天时,突然就中断了,这让苏林晚感到有些失望,这意味着她再也不能投机取巧了。
两年前,路口新开了一家裁缝铺,店主是一个寡妇,带着一双儿女。
原主与裁缝铺老板的女儿陈秀莲逐渐相识并成为好友,并在对方长时间的夸赞下,原主对陈永安产生了好感。
出于女子的矜持,她一直以为自己将这份感情藏得很好,然而,少女怀春的心思又怎能完全被掩饰呢?尤其是她无法克制的会对陈永安产生特别的关注和在意。
陈家人其实都对她的心思心知肚明,却选择视而不见。
不仅如此,他们还利用她的好感,不断地从她那里骗取各种东西,那些原本属于她的新头花、零食等,都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了陈家人的手中。
就在前两天,陈秀莲突然一脸神秘地对苏林晚说:“林晚姐,我哥就要过生辰啦,他老是念叨着想要一块怀表来搭配他的长衫呢……”
苏林晚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喜悦之情。她一直都希望能够得到永安哥的认可和赞赏,让他对自己另眼相看。
然而,自从永安哥上大学以来,他变得更加忙碌,很少有时间回家。
这使得苏林晚感到有些失落,因为她很难有机会与永安哥相处,更别提让他对自己刮目相看了。
不过,当她得知永安哥喜欢怀表时,就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只要自己送了他怀表,以后永安哥每次看时间都能想起自己。
她向同学们打听了一下怀表的价格,然后今天就带着自己从小到大积攒下来的全部零花钱,满心欢喜地准备去百货公司购买怀表。
可谁能想到,这一切都是她的一厢情愿呢,陈家根本只是想哄骗苏林晚的钱财,而苏林晚却还傻傻地把人家当作好姐妹。实际上,人家根本就看不上她,更不可能让她成为自己的嫂子。
好在今天出了变故,没有让这笔钱花出去。
她不禁感叹,原主太单纯了,这钱用来做什么不好,非要给那个渣男买礼物。
想到原主父母晚饭时欲言又止的样子,恐怕就是想告诫她陈家兄妹不靠谱吧。
只可惜原主的性子被宠坏了,根本听不进去父母的劝告,每次提起都会大发脾气,别看原主在外面温柔和善,但是面对亲近的人总是直来直往。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响,那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脆,“咚——咚——咚——”,代表着三更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