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犀牛三怪,四木星君却说唐僧师徒离了玉华城,一路平稳,走了五六日,遥见一座城池。
唐僧在马上问道:“悟空,那又是什么去处?”
孙悟空跳在空中观望片刻,落下云头回道:
“师父,是座城池,只是城楼上光有旗杆不见旗号,不知是何地方,待走近些再问不迟。”
及至走到城东厢街,但见茶坊酒肆喧哗,米市油房热闹。
街上几个游手好闲的,见猪八戒嘴长,沙和尚脸黑,孙行者眼红,都围拢来看稀奇,却不敢上前搭话。
唐僧心中忐忑,生怕徒弟们惹是生非。
又走过几条巷口,还未进城,忽见一座山门,上书“慈云寺”三字。
唐僧道:“我们进去歇歇马,讨顿斋饭如何?”
孙悟空笑道:
“好!好!”
四人遂一同进去。
寺中珍楼壮丽,宝座峥嵘,佛阁高耸入云,僧房清幽。
大雄宝殿上紫云笼罩,两廊不断有香客游玩。
忽听方丈内金钟响起,诵经声朗朗传来。
正观赏间,廊下走出一位身披锦绣袈裟的老僧。
对唐僧合十行礼:老师从何而来?
唐僧还礼道:
弟子自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拜佛求经。
那老僧闻言,竟倒身便拜,慌得唐僧连忙搀扶:
院主何故行此大礼?
老僧肃然道:
贫僧在此修行六十载。常闻东土大唐乃是人道圣地,人杰地灵。我等在此修行,皆盼来世能托生中华福地。今日得见大唐高僧,实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唐僧连称惭愧,二人相谈甚欢。
这时孙悟空三人也走进来,那老僧初见三人相貌,吓得连退两步:
这...这几位是?
唐僧笑道:这是我的三个徒弟,虽相貌异于常人,却都有降龙伏虎之能,一路多亏他们护持。
说话间,寺中众僧闻讯而来,纷纷与唐僧见礼,
问及此地,方知是天竺国外郡金平府。
唐僧又问往灵山路途,众僧道:
此去都城尚有两千里,再往西去便不知了。
这时斋饭已备好,用毕唐僧欲行,却被众僧苦苦挽留:
今日已是正月十三,再过两日便是元宵佳节。本府有金灯古会,最是热闹不过,老师父何不宽住两日,观灯后再行?
唐僧本欲推辞,奈何众僧盛情难却,只得应允。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金平府内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但见:
六街三市灯光明,半空皎月始升腾。
冯夷推上烂银盘,仙女织成铺地锦。
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
绣屏灯、画屏灯,五彩攒成。
青狮灯、白象灯,威猛雄壮;
金鱼灯、长鲸灯,栩栩如生。
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
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仙音缭绕动心弦。
唐僧随众僧行至金灯桥,果见三盏金灯,
每盏都有缸瓮大小,上罩玲珑楼阁,俱是金丝编就。
灯内琉璃薄片映着月光,异香扑鼻。
唐僧好奇相询,众僧道:
此乃旻天县特产的酥合香油,一两值银二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值银四万八千两。每年由二百四十家灯油大户轮流供奉。
孙悟空闻言咂舌:
这许多油,三夜如何点得尽?
、
众僧神秘道:此中有个缘故。每年此时,必有佛爷现身,待佛爷去后,明夜油就干了。若是油干,便是丰年;若是不干,必是灾年。此是古来惯例,灵验非常。
正说话间,忽闻半空风声大作,
顿时:
星月无光天地暗,妖风骤起鬼神惊。
灯烛摇曳影乱舞,百姓惊慌四处奔。
众僧慌道:佛爷降祥了!
纷纷回避。
唐僧却道:我乃佛门弟子,见佛岂有不拜之理?
径自走上桥顶。
孙悟空火眼金睛早看出端倪,急扯住道:
师父小心,此非祥瑞,恐是妖邪!
话音未落,但见妖风卷处现出三尊佛陀:
头戴金冠晃日月,身披袈裟冒佛光。
面似慈悲心却恶,假借佛法逞凶狂。
唐僧见佛光普照,慌忙要伏地叩拜。
那三尊佛陀正待享用满缸香油,忽见廊下还有一个年轻和尚,眼中顿时闪过贪婪之色。
三人相视而笑,看着唐僧细皮嫩肉,
暗道这和尚定是常年茹素,正是最上等的食材,
若用酥合香油细细煎炸,定是难得的美味。
为首的佛陀合掌:
“善哉善哉,今遇僧人,当共赴极乐。”
言罢,灯光骤暗,一阵腥风卷过,唐僧已不见踪影。
八戒、沙僧急待追赶,却被四散人群拦住去路。
孙悟空急纵筋斗云追去,循着妖风直追到天明,来至一座险峻高山。
但见:
峰峦叠嶂接云霄,怪石嶙峋似魔爪。
古木参天遮日月,毒雾弥漫锁山腰。
黑水潺潺流恶气,阴风飒飒透骨寒。
真是个:妖魔鬼怪聚居处,神仙见了也心焦。
正寻路间,忽见四值功曹化形而来。
孙悟空认出本相,怒道:
你等不在暗中护持,来此作甚?
功曹忙道:
大圣息怒!此山名青龙山,中有玄英洞,住着三个犀牛精:辟寒、辟暑、辟尘。他们假佛收油已千年,今见圣僧,欲加害之。
孙悟空闻言,喝退四功曹,转过山崖,找寻洞府。
但见乱石嶙峋间隐现一座洞府,石碣上玄英洞三字透着森森妖气。
孙悟空掣出金箍棒往地上一顿,喝声如雷:
偷油贼怪,速速还我师父!
洞门轰然中开,涌出数十牛头精怪。
当先三个妖王顶角披甲,正是辟寒、辟暑、辟尘三犀。
三妖各持兵刃围将上来,钺斧劈山,大刀断岳,藤棍如蟒,直斗得石走沙飞。
这场好杀从日当正午战至暮色苍茫。
孙悟空见天色渐晚,不能取胜,虚晃一招纵云便走。
回至慈云寺,八戒急问胜负,孙悟空将犀牛精手段细细说知。
沙僧拊掌道:不若趁夜劫营!
三人当即驾云再赴玄英洞。
孙悟空变作萤虫潜入洞中,但见唐僧被锁在后柱悲泣。
其现形解开束缚,正要离去,忽闻巡更梆响。
众妖发觉追来,孙悟空护师且战且退,洞外八戒早已筑破石门。
三妖王披挂杀出,月光下犀角寒光凛凛。
混战中辟寒大王忽发暗号,群妖结阵围困。
猪八戒措手不及被水牛精绊倒,沙僧欲救反陷重围。
孙悟空见势不妙,一个筋斗脱出重围,
眼见两位师弟被拖入洞中,只得求助天庭。
孙悟空离了青龙山,一个筋斗云直上九霄,须臾间已到西天门外。
正待进门,忽见太白金星与增长天王,
并殷、朱、陶、许四大灵官正在门外议事。
众人见孙悟空风风火火而来,皆拱手施礼。
增长天王问道:
大圣今日怎得空闲上天?
孙悟空急声道:
老孙保师父西行,至天竺国金平府时,恰逢元宵灯会。那慈云寺僧人盛情相邀,岂料金灯桥上竟有三尊假佛现身。我师父肉眼凡胎,不识真假,上前参拜,竟被妖风连人带灯油一并摄去。
太白金星抚须问道:
可知是何方妖孽作祟?
老孙循妖风追至青龙山玄英洞,与那三个妖怪战了一场。
那三个妖王自称辟寒、辟暑、辟尘,神通着实了得。老孙独战难胜,又请八戒、沙僧相助,谁知反被他二人擒去。无奈只得上天求助,望玉帝派兵降妖。
大圣既与那妖交手,莫非还看不出他们的来历?
孙悟空挠头道:
认得出是一伙牛精,只是这三个孽畜修为不凡,急切间难以降服。
此乃三只千年犀牛成精。
金星正色道,
犀牛本为灵兽,能通天文之象。这三个更是上古异种,那辟寒、辟暑、辟尘三名,皆因他们头顶犀角各具灵性:辟寒角能凝水成冰,辟暑角可聚火生温,辟尘角会招风引沙。这三妖平素最爱洁净,常往四海沐浴,故能通晓水性,擅驭波涛。
孙悟空闻言恍然,连忙追问降妖之策。
金星道:
若要降此三妖,非四木禽星不可。此四星宿专克天下走兽成精。
孙悟空连忙唱喏问道:
“是哪四木禽星?烦长庚老一一明示。”
金星笑道:
“此星在斗牛宫外,罗布乾坤。你去奏闻玉帝,便见分晓。”
孙悟空谢过金星,急入天门。
通明殿前,恰遇葛、邱、张、许四大天师。
闻知来意,天师不敢怠慢,当即引行者至灵霄宝殿。
玉帝闻奏,沉吟道:
既是犀牛成精,该派哪路天兵相助?
孙悟空道:适才太白金星指点,言需四木禽星方可降妖。
玉帝即命许天师:
速往斗牛宫调四木禽星下界。
至斗牛宫外,但见星辉璀璨,二十八宿各按方位肃立。
许天师宣旨毕,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井木犴应声出列。
角木蛟龙首人身,青鳞耀日;
斗木獬独角擎天,神目如电;
奎木狼金睛灼灼,狼首峥嵘;
井木犴虎首龙身,威风凛凛。
孙悟空笑道:原来是你们四个。早知是二十八宿中的四木,老孙直接来请便是,何须劳动圣旨?
四星正色道:大圣说哪里话!天规森严,岂可擅离职守?
听闻要降犀牛精,角木蛟道:
既是犀牛成精,只井宿一人足矣。他上山能吃虎,下海可擒犀,何须我等齐出?
孙悟空摇头:
这几个妖魔非同小可,都是修行千年的精怪。若只去一个,万一拿他不住,反误了大事。
许天师也道:旨意着你们四人同去,休得推辞。
四星领命,随行者驾云往青龙山而去。
四星君随行者来至青龙山,角木蛟对行者道:
“大圣,你且去洞口挑战,诱他们出来,我等自有主张。”
孙悟空依言,跳至洞前,
厉声骂道:“偷油的贼怪!速速还我师父来!”
洞内小妖听得叫骂,慌入内禀报。
辟尘大王道:
“这猴头败走才一日,怎又回来?定是请了救兵。”
辟寒大王冷笑道:
“管他甚救兵!取披挂来!小的们,严阵以待,莫让他走脱了!”
一时间,洞内妖兵各持枪刀,摇旗擂鼓,涌将出来。
那辟暑大王指着孙悟空喝道:
“你这不知死活的猢狲,还敢再来!”
孙悟空最恼被唤“猢狲”,闻言大怒,掣出金箍棒劈面就打。
三个妖王各持钺斧、大刀、藤棍,指挥群妖,布下一个圈阵,将孙悟空团团围住。
正当此时,只听得半空中一声断喝:
“孽畜!休得猖狂!”
但见祥光霭霭,瑞气千条,四木禽星各持兵刃,现出身形。
那三个妖王抬头一看,认得是天上克星,吓得魂飞魄散,齐声叫道:
“不好了!克星来了!小的们,快逃命去吧!”
此言一出,满山妖精尽现原形,
原来是些山牛、水牛、黄牛之精,哞哞乱叫,满山奔窜。
三个妖王也顾不得体面,就地一滚,现出犀牛本相,
乃是三只皮毛油亮、独角冲天的巨犀,
迈开四只铁柱般的巨蹄,慌不择路往东北方向狂奔而去。
大圣见状,急与井木犴、角木蛟纵云紧追。
那斗木獬与奎木狼则各展神通,在东山坳里、山涧中、峰顶上往来冲突,
将那些来不及逃走的牛精或打死,或生擒,不过片刻便扫荡干净。
二星随即闯入玄英洞,解了唐僧、八戒、沙僧的束缚。
奎木狼让八戒、沙僧护师回寺,自与斗木獬往东北方向接应。
孙悟空与井木犴、角木蛟追赶三只犀牛精,直追至西洋大海。
三怪头上独角有分水之能,只听“哗啦啦”一阵水响,便冲开一条水路,径入深海。
孙悟空正要入水,恰逢斗、奎二星赶到,说明已救出唐僧并烧毁妖洞。
孙悟空大喜,让二星在岸拦截,自己捻诀分水,直入波涛。
深海中,三犀正被井、角二星追赶,见孙悟空又至,心胆俱裂。
辟寒大叫:“分头走!”
三妖便欲各自逃命。
谁知西海龙宫早有巡海夜叉报信,西海龙王敖顺知是大圣降妖,即刻命太子摩昂点兵助战。
这摩昂太子,非比寻常。
昔年拜师金灵圣母座下弟子余元道人,得太古炼形真传。
余元见其根骨清奇,以无上神通助其返本还源,唤醒祖龙真性。
自此道行一日千里,早已轻而易举突破大罗境界,
虽居太子之位,实有龙王之能。
是如今四海名义上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