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图纸,里面有好多东西看不明白,被新知识雷得外焦里嫩的宋应星只能放下面子,拿起图纸旁边的设计说明书,一条一条的往下看。
虽说他看不上这大白话写的说明书,一点文采都没有,但是他所不理解的东西,却很容易在这些大白话的说明条款中,读出其中的原理来。
他突然发现,这种技术类说明的文字介绍,好像大白话写出来是比文言文的好理解。
这样的大白话说明书,别说是读书人,就算是一个不识字的文盲,听别人读,也能理解到条款中的含义。
宋应星越看越激动,特别是看到图纸上的气缸密封胶圈说明,这才知道,原来做轮胎的橡胶还可以用来做气缸密封圈?
原本如此,原本如此,宋应星悟了,急动得双手都忍不住微微颤抖。
他看向程风,眼中满是敬佩与感激:“公子真乃神人也,这么奇怪的东西都能想得到。
有了这些图纸,我等定能让这蒸汽机不断改良,定会做出公子所说的4.0版本来。”
至于什么蒸汽机车,宋应星没有什么概念,自然是不会提的。
程风摆摆手,笑道:“那就要辛苦宋部长多费些心思,接下来就看你们的创造能力了。我相信以你们的能力,定能将这些图纸变为现实。”
宋应星下定决心,立刻安排人手,准备开始按照2.0版本的图纸进行制造,毕竟从图纸上来看,2.0版本和自己做的差不了多少,就是多了一对气缸而已,改变并不是很大。
程风看着已经陷进了图纸的宋应星。对袁丙辰道:“老太爷,我们就不打扰宋部长搞研究了,咱俩先去看看那个新式燧发枪。”
袁丙辰一听,来了精神,笑着点头:“好,好,我这就带你去。”
两人绕过忙碌的工人,穿过车间,来到了一个较为隐蔽的仓库。
仓库里,整整齐齐的码放着一百多个长箱子。
袁丙辰打开最外面的一个箱子,从里面取出一支最新式的燧发枪递给程风。
程风接过枪查看,枪身线条流畅,木质枪托打磨得十分光滑,因为需要装配刺刀,枪管木托比原本的燧发枪短了二十厘米,准星向后移动了三厘米,枪口左侧被磨平了五厘米,十四厘米处有一小凹槽。
“老太爷,这枪的刺刀在哪?”程风问道。
袁丙辰刚从一只短木箱中拿出一把细长的刺刀递程风:“风哥儿,刺刀在这里。”
程风点了点头,接过那把刃长六十厘米,带卡扣的握把足有十二厘米长的刺砍刀,握在手里挥舞了几下,感觉有些压手,当着短刀用,小孩子还是很费劲。
把刺刀往一米二长的燧发枪口上一套,只听得咔的一声,一支燧发枪秒变一米八长的短矛。
端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拼了命的连续操练了数十遍现代刺杀术,把大少累了个半死,再看枪口上的刺刀,还是稳如泰山,一点松动也没有。
程风很高兴:“这枪改得不错,非常的完美,好在咱们现在的钢材质量过硬,要不然枪管都扛不起这么长的一把刺刀。这枪现在生产了多少支?”
“从得到哥儿的信件和图纸后,我们用了八天做出了样枪,经过测试三百弹连发无故障后,开始加班加点的生产。
我们现在有二十台老式机床,一天能钻出枪管一百支左右,只要有枪管,其他的都好办,现在我们的产能是一天能出一百支左右的新式燧发枪。
现在一共生产出来了二千六百多支,距离哥儿要的一万两千支有点远,不过现在才十月,到十二月生产出一万支没有问题。”
“咱们现在的机床应该有七八十台了吧?怎么才用二十台来钻枪管?”
“我们现在有机床八十六台,枪械厂有机床四十台,其中有十五台用来钻步骑枪管。步骑枪的枪管要求可比这燧发枪的高多了,另外最新的五台用来生产驳壳冲锋枪管。
这二十台机床也是因为款式太老,精度不是太好,才用来钻燧发枪的枪管。
另外二十六台机床,有二十台在机械厂,忙着生产粉碎机,轧钢机和各种轴承。另外六台在机床厂忙着生产新机床。”
程风叹了口气:“唉,这机床的数量还是太少,不够用啊。”
袁丙辰笑道:“现在好多了,那宋部长和方管事给机床厂的那六台机床装上了电动机做动力,那机床的工作效率高多了。
可惜啊,那电就是太少,大部分都供应了钢铁厂去分解那什么氧气去了,机床厂能用到的电不多,如果我们这里也能用到电动机,这钻枪管的速度肯定比现在快。”
程风又是叹息一声:“唉,那也是没办法呀,咱们现在的发电机最大功率才四十个千瓦,就八台发电机,全部装满也才三百二十个千瓦。
提供给电厂去分解氧气就已经很艰难了,还能分点过来给机床厂,那已经是难能可贵。
对了,咱们现在的冲锋枪和步骑枪生产出了多少支?”
“步骑枪现在有一万五千支,驳壳冲锋枪三千支,左轮手枪五千支。因为橡胶城那边的铜矿开采比较顺利,咱们现在的铜还算充足,有了足够的铜,这段时间断断续续的生产子弹,一共也攒下了一百四十万发。”
“一百四十万发还是不够啊,还得加紧一点,最少也要准备到500万发左右,
我估计到明年年底,可能会有大事发生,到时候我们消耗起的子弹来,会像流水一样的,数量太少经不起耗啊。
特别是我让你们刚制造的那个大杀器,那家伙吃子弹的速度比吃饭还快,它突突上十分钟,比上万人突突十分钟,消耗的量还要大。”
提起那个新式大杀器,袁丙辰就苦笑,他来到一处被帆布盖着的地方,一把扯下帆布,五台造型熟悉的大家伙出现在程风眼前。
袁丙辰得意地说:“这就是哥儿你要的大杀器,这可是咱们集合了众多能工巧匠的心血打造出来的,要说吃子弹的速度,确实像哥儿说的那样,比吃饭还快,五百发子弹,就突突几下就没了。
这玩意儿就是有个大毛病,连续打到五百发左右,那枪管就红透了。
再多打上几十发,枪管里面的膛线全给磨平,就打一次,枪管基本就废了。
就算这枪的设计,枪管是可以更换的,可打上两夹子弹就要报废一支枪管,那也换不起啊。”
程风围绕着这五台重机枪是看了又看,无论是外观还是构造,都非常的满意。至于打上几百发那枪管红了之后,膛线很快被磨平的问题,这不是枪本身的问题,这是材料的问题。
只有解决了材料,才能让这个枪管在红了之后也扛得住摩擦,看来必须找到钨矿,没有钨合金。这重机枪的枪管就解决不好。
程风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对袁丙辰说道:“老太爷,这重机枪的枪管容易报废,这不是枪本身的问题,这是因为枪管的钢材还不够好。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两条,一是找到一种新的耐高温材料来提高这枪管的耐高温能力。
第二就是在这枪管外面套一个水箱,用水来给它降温,好在这枪设计的目的就是准备把它安装在马车上,在草原上耍的,就算是加上了冷却水箱,增加了重量也不影响。
加装水箱的事情,你们可以研究研究,但是找到一种新的耐温材料,这是很有必要的,明天你通知那些找矿的老师傅们到会议室来,咱们开个会,问问他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叫钨的矿石。”
袁丙辰点头应道:“好,我这就去安排。只是寻找那个叫钨的矿石,怕也并非易事,老朽听都没听过,有这种矿石,也不知何时能有消息。”
程风笑道:“那种叫钨的矿石大概在什么地方我倒是知道,只是搞不清楚具体的位置,我是想问问那些找矿的师傅们,他们有没有见过。”
袁丙辰称是,又说道:“风哥儿,那这五台重机枪,是否先封存起来,等解决了枪管问题再启用?”
程风想了想,说:“那倒不用,枪管的事以后再说,其他的零部件可以先生产出来,到时候再换可用的枪管就行了。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不是耐不耐用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
“那行,那就按照哥儿的要求,先生产出五十架来,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其它的以后再说。”说罢,把那覆盖重机枪的帆布给盖了回去。两人又仔细查看了一番仓库,这才离开仓库去了机械厂。
老师的机械厂里非常的热闹,一群老头围着宋应星,在那里研究蒸汽机。见到程风进来。全都昂起头来打招呼。
程风对着几位老头,笑呵呵的叫了一遍爷爷,这才对旁边的一个小学徒说道:“小师傅,麻烦你跑一趟,去把袁十五师傅找来。”
那小学徒应了一声,便去找人。
进了袁丙辰的办公室,程风这才说道:“老太爷,你把那压制银元的工作交给十五哥哥去负责,让他找二三十人专门建立一处制币厂,他去当厂长,负责了银元的压制。”
袁丙辰点头道:“风哥儿想得周到,有十五那孩子负责,我也放心。只是这制币厂选址何处,还有制币的流程、监管等事宜,都得好好规划一番。”
程风思索片刻说:“制币厂就建在咱们产业附近,方便监管和运输。流程方面,按我之前说的来,银元的成色、重量都要严格把控。监管和验收由财务部门的人负责。”
正说着,袁十五匆匆赶来。程风把安排跟他说了,袁十五眼神坚定,抱拳应道:“风哥儿放心,我定不负所托,一定把制币厂管理好,保证能让每一枚银元都压制的漂漂亮亮的。”
程风满意地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张纸递给袁十五:“这纸上的是银元制造的材料配比,只要配比正确了,做出来的银元是会发出声音的。
你用两个手指卡住银元的中间,对着旁边的锯齿吹气,那银元就会发出锐耳的见鸣叫声。
这个配方高度保密,只有你一个人知道,就算是袁老太爷你都不能说。”
袁十五抬头保证:“公子放心,我一定牢牢的把它记在心里,绝不外传。”
“那十五哥哥你多辛苦些,银元的事就归你负责了,你去忙你的吧。我和老太爷去看一看那薄板轧钢机试制得怎么样了?”
袁丙辰带着程风来到薄板轧钢机的试制车间。车间里,工人们正围着一台庞大的机器忙碌着,机器发出阵阵轰鸣声。
负责轧钢机制造的方管事看到程风,赶忙迎了上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公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这地方实在太吵了,要不你先到前面休息室去歇一会儿。”
程风摇摇头。放大了声音问道:“这薄板轧钢机试验的怎么样了?现在能不能轧出来合格的薄铁板来?”
方管事点头道:“这薄板轧钢机已经进行了多次调试,目前基本能轧出薄板,但是,薄板偶尔就会出现破洞,一直解决不了。”
大少试了试已经轧好的薄板,已经是很薄的了,拿个游标卡尺来量了一下厚度,还有0.4毫米。
这已经是薄板轧钢机能压到的最薄厚度,这个厚度只是比后世的铁罐头盒稍微厚那么一点,勉强可以用了。
这样的事情大少能够理解,毕竟这轧钢机的动力严重不足,能轧出薄板来已经是大的进步了。
他思考片刻后说:“如果只是偶尔的出现一个破洞,那问题就不大了。有总比没有好,先用着吧,有破洞的地方避开就是。现在你们应该组织人员研究一下,如何给在薄板镀上一层锡。”
方管事面露难色:“公子,这镀锡之事,我们从未做过,不知从何下手啊。”
程风笑了笑:“这镀锡其实不难,先把薄板清洗干净,去除表面杂质,然后放入熔化的锡液中,让锡附着在薄板表面就行。不过这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方管事听得连连点头,赶紧把这些要点记了下来。
程风接着说:“镀了锡的薄板用处可大了,能用来做罐头盒,保存食物的时间会大大延长。”
袁丙辰在一旁也来了兴趣:“风哥儿,这罐头盒若能做出来,是可以把食物放到盒子里保存很长的时间不会腐坏吗?”
程风点头:“正是如此。如果我们有了罐头盒,我们就可以大力发展渔业,把我们打到的鱼制成熟食品装到罐头盒里,卖到全国各地去,那可是一笔大大的收入。
不像现在这样,咱们从海里捞上来的鱼只能自己消费,消费不了的只能喂猪。
方管事,你尽快安排人研究镀锡工艺,争取早日做出合格的镀锡薄板。”
方管事干劲十足地应道:“公子放心,我这就去安排,一定尽快把这事儿办成。”
程风满意地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心中期待着这些新技术能为这个时代带来更多的改变。
轧钢试制车间出来。又去了铸造生产车间,在铸造生产车间,程风看见了罗铁锤正在指挥工人打磨一个大型发电机外壳,那外壳内腔直径少说也有一米五以上。
程风好奇地走上前去,问道:“罗师傅,这是要做多大功率的发电机啊,外壳竟如此之大?”
罗铁锤擦了擦汗,笑着说:“公子,这是按照方组长的要求做的,我听方组长说,原来的那几台发电机实在太小,根本就不够用。他准备做一台1千千瓦的发电机。有了它,咱们的电力供应肯定能上一个大台阶。”
程风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好啊,要是这台发电机做成了,很多生产就能更上一层楼了。不过,我看这发电机的外壳哪有哪里不对? 你们先别打磨了,让我先好好看看。”
罗铁锤皱了皱眉头:“听公子的,大家都停一下,让公子看一看哪里有问题?”
等到工人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站到了一边,程风这才把脑袋钻到那电机外壳的里面去。查看电机外壳的结构。
这一看,果然发现电发电机是变大了,但还是个两相电的,程风本来想让他们先停止工作,但又一想,方以智从来到这里,他所接触的就是四千瓦公里的两相发电机。
他这应该是觉得对四千瓦的两相发电机熟悉了,才想着尝试扩大功率。既然如此,那就先让他把这个大发电机做出来,至少也走了一个主动尝试改变发电机功率的流程。
这种尝试,肯定是对电气工程的研究有好处的,那就不用管他。让他先试着改一改原设计方案也好。
还是等他把这个一千千瓦的两相发电机做出来后,再教他做三相电的发电机可能会更好一些。
程风思索片刻,说道:“你们就按照方组长提的要求先制作吧,记得一定要把制作的过程详细的记录下来。”
罗铁锤点头称是,干劲满满地继续指挥工人干活。
程风看着忙碌的车间,心中满是憧憬,方以智能在自己设计好的四千瓦功率的基础上,主动想到扩大功率,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只要有了这一步,今后也会有人想着对这些新技术新发明进行不断的改良完善。随着这些新技术和新发明不断完善,这片产业定能蓬勃发展,给这个时代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工厂区出来,又骑马去了一趟炼钢厂,经过这一年多的熟悉,炼钢厂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氧气吹钢法炼钢,那钢铁的质量是蹭蹭的往上涨。
台湾这个地方。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什么能源,没铁矿也没煤矿,炼钢产业在这里同在青山堡一样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想利用这里的钢产量来生产火车的铁轨,基本是痴心妄想。
这是目前程风最伤脑筋的事情,就是他没有一个好的钢铁基地,现在的钢铁产量造造武器弹药还行,想要利用这点产量来建设铁道工程简直比登天还难。
南瞻部洲那里铁矿石倒是多,可距离太远运输困难。特别要命的是那破地方,铁矿和煤矿竟然不在一起,一个在西面,一个在东面,中间隔着上千里的荒漠,想整合在一起都难。
“这可咋办才好?”大少都有些郁闷了,心里开始在平衡,是先去辽东拿下鞍山铁矿还是先去越南抢亚龙湾的露天煤铁矿。
越南亚龙湾真是个好地方,露天煤矿和露天铁矿紧靠着,离海边还近,开采容易,运输也方便。只是现在这个时间段好像没有合适的移民。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别想的这么长远。”
回到科学院,看看时间还早,大少便转悠着来到电气试验室去找方以智。
推开门,就见方以智正专注地盯着一堆复杂的铜线在那里琢磨。
听到动静,方以智抬起头,看到是程风,忙起身相迎:“虚谷公子,您来了。”
程风笑着点点头,看向桌上的东西问:“密之兄,在研究什么新东西呢?”
方以智兴奋道:“虚谷公子,为兄在尝试改良发电机的绕组,想让它的发电效率更高。”
程风来了兴趣,凑近仔细查看,脑海中闪过现代发电机的一些原理知识。
他思索片刻后说:“密之兄,或许可以尝试改变绕组的匝数和缠绕方式,说不定能有新突破。”
方以智眼睛一亮,连忙记录下来。程风又道:“等那一千千瓦的两相发电机造好,我再教你做三相电的发电机,那效率会更高。”
方以智抬头,用好奇的眼睛盯着程风:“你说这发电机不单单是两根线,还能有三根线的?”
程风笑着解释道:“没错,三相电发电机相比两相电,能提供更稳定、高效的电力。三相电有三根相线,它们之间的电流和电压存在特定的相位差,能使电机等设备运行得更加平稳,效率也能大幅提升。”
方以智听得眼睛放光,不住点头,手中的笔在纸上飞速记录着:“虚谷公子,如果发电机是三相的,那二相的电动机还能用吗?”
程风耐心解释道:“密之兄,二相电动机可以只接单相加零线,就是两相电,但是不能直接用在三相电上。
不过,我们可以对电动机进行改造,改变电动机的绕组或者制作适配三相电的电动机。三相电的优势明显,能带动更大功率的设备。咱们现在的很多产业,像机床厂、钢铁厂,要是用上三相电,生产效率会大幅提高。”
方以智兴奋不已,“若真如此,那咱们的产业发展将再上一个台阶。我定要尽快学会制作三相电发电机。”
程风鼓励道:“密之兄有此钻研精神,定能成功。等一千千瓦的两相发电机完成,我便与你一同研究三相电发电机。
不过现在我要做一种微电的东西,要找几个帮手,冯小宝,刘大能几人可在?”
“他们几人上课去了,你说的这个微电是什么电?”
程风解释道:“微电就是电压相对较低、电流较小的电,我们现在的买卖铺的太宽,相互之间距离太远,通信极不方便。
我想做的是一种能用于通讯的小玩意,电流产生的电磁波来通讯。”
方以智一脸茫然:“用电流产生的电磁波通讯?这……这能成吗?”
程风自信一笑:“自然能成,我虽未亲手做过,但知晓原理。只要能做出相关的装置,一端发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另一端接收并转换,就能实现远距离通讯。”
方以智眼中满是期待:“若真能如此,那可真是天大的创举,咱们产业内的沟通就能便捷许多。”
程风点头:“是啊,等冯小宝他们回来,我就给他们设计图纸研究,让他们先从简单的模型开始,逐步完善。”
方以智大喜:“你有图纸?先让为兄看看。”
大少从人背包里拿出几张图纸,平铺在桌子上:“密之兄自己看。”
方以智凑近图纸,眼睛越睁越大,满是惊叹。“虚谷公子,这设计这么简单,真的能做到传递信息?”
“当然,发送信号的这个就是信号发生器,”程风指着图纸上的一个部件耐心解释道:“它能产生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接收的那个就是信号接收器。
目前我们的水平做不了更复杂的接收器,只能利用磁铁矿石来制作矿石收音机当做信号接收器。它的功能就是能捕捉并转换这些电磁波为声音或者其他信号。”
方以智一边听一边不住点头,眼中满是钦佩。这时,冯小宝和刘大能上完课匆匆赶来。程风把通讯装置的事情跟他们说了一遍,并把图纸交给他们,让他们先研究简单模型。
冯小宝和刘大能几人看着图纸,听说这个东西可以隔着很远的距离传递消息,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这让大家更加的兴奋。
程风将设计思路和原理详细地讲给他们听,众人虽听得半懂不懂,但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大家先尝试制作简单的模型,遇到问题随时交流。”程风鼓励道。
有了新方向,制造发电机的事情也不香了,几人把发电机的工作全部交给了学生们。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一头扎进实验室,按照公子给的设计图纸,开始研究制作。
第二天,程风再次来到机械工业部的办公室,袁丙辰正带着二十几名寻矿匠人等在办公室里。
程风倒是也不废话,在寒暄了几句之后就直接开门见山,解释钨矿的样子:“各位,现在我们需要一种特殊的矿石,这种外观多呈黑褐色,质地非常的坚硬。
这种矿石里的金属特别的耐高温,能地钢炼化成水的温度都没办法让它溶化。不知各位可有见过类似的矿石?”
匠人们纷纷皱眉思索,过了一会儿,一位年长的匠人站了出来:“公子,老朽曾老三,十年前在淮南见过一种类似的石头,因为那这种石头太硬,我们觉得那石头里应该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材料,便把那石头放到炼铁炉里去尝试炼制。
但是能把铁化成水的温度,把整个石头都炼成了飞灰,那石头里的东西依然是没有一点变化。不知道公子说的是不是这种材料。”
程风眼睛一亮,忙问道:“曾师傅还能记得是在淮南什么地方吗?”
老匠人点头道:“大致位置能记得,只是那里有些偏远,路途也不好走,找找还是找得到的。
公子,虽然那石头老朽这里没有,不过那石头炼化成灰之后,筛选出来的那种像黑丝样的东西,但老朽还是把它保留了下来,要不老朽拿来给公子看看。”
程风大喜:“曾师傅这里炼制后剩下的样品?”
“矿石的样品没有,但那矿石炼化之后剩下的东西老朽这里有,公子你等着,老朽去拿来给你看。”
没过多久,这位老师傅就拿来了一只木盒子:“公子,这盒子里装的就是那种材料,不知道是不是公子说的材料。”
程风接过木盒子放在桌面上打开,盒子里面装的有小半盒乌黑发亮,有的像丝,有的成片,有的沙粒,各式各样,全都不同。
看来这玩意在那石头里就长这样。把石头炼成了灰,它还是这样。
程风看着盒子里的东西问:“各位师傅有没有试过把它烧红透了直接硬打在一起?”
有工匠师傅解释:“这个没试过,不知道它有什么用,谁会费那个心思。”
程风笑了笑:“各位老师傅,要不咱们试一试,把它烧红了,像打铁一样,看看能不能在锤打下打在一起。
如果能行,再试一试能不能把它拉成细丝,各位师傅觉得如何?”
匠人们听了程风的提议,纷纷来了兴致。当下便准备工具,将盒子里的材料取出一些,放入炉中烧红。
待材料烧至红中透白,一位经验丰富的铁匠师傅抡起大锤,开始敲打。
随着一锤锤落下,又是反复的煅烧,反复了十余次之后,那些原本松散的材料竟真的慢慢黏合在一起,最终被打制成了一支长条。众人见状,皆是又惊又喜。
程风在一旁仔细观察,心中也十分激动:“师傅们,继续锤打。把它打的又细又长,像铁丝那样在尝试着把它拉成头发丝粗细。”
材料确实和别的东西不一样,经过反复的加热,反复的拉伸,经过了好长的时间,终于把这一块材料拉成了头发丝粗细的细丝。
这些工匠不愧是工部放出来的大匠师。就鸡蛋这么大的材料,竟然被他们深深的拉出了数百米长的细丝。
程风拿起这细丝,眼中满是惊喜,如果这真的是钨丝。那钨丝灯泡就有了希望,再也不用那石墨电弧灯泡了。
他对匠人们说道:“各位师傅,如果这材料确实是钨,那你们就立了大功了。为了验证它是不是钨金属,现在我们就用这个丝去做一个灯泡,来试一下能不能承受得住电流下了高温。”
匠人们听了,也是满脸兴奋,这里使用石墨灯泡已经很长时间,对制作石墨灯泡的工艺了如指掌,但是对这种细丝的灯泡还没做过。
程风拿起细丝解释:“师傅制作钨丝灯泡是这样的,我们先拿一个很细的细铁丝,在把这丝缠绕在细铁丝上形成线圈,然后把这线圈的两头卡在电灯的正负极头上。用它替代中间的什么石墨条。
注意,石墨灯是是通过电流感应产生电弧发光,所以它中间的发光石墨条是断开的。
而这个钨丝灯泡,它利用的是中间的线圈通电后发热产生光源,所以我们只需要把这正负两端夹紧就行。
还有在做好之后,记得把灯泡玻璃罩里的空气给抽空,那样做钨丝的使用寿命就会变得很长,哪个师傅现在就去试制一盏出来看看?”
“公子,那里还用问那个师傅去试验,这等事我等都等不及,不如大家一起去。”
“好吧,那大家就一起去。”
众工匠们来到电气试验室的灯泡生产车间,找到道在这里负责的向奇,把这乌丝灯泡的事情一说,向奇也感兴趣,马上安排人手进行简单的试制。
因其制作方法和石墨灯泡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很容易就制作了一盏出来。
向奇把车间里的一盏石墨灯泡取了下来,换上了这盏新式的灯泡,又把外面的滤光玻璃罩装上。
当通上电的那一刻,玻璃罩上露出了微弱的光芒,亮度大概也就是五六瓦的样子。
“可惜了不够明亮,没有石墨灯泡好。”师傅看着这个不如意的亮度,有些失望的摇头。
程风笑笑,提醒道:“师傅们,这灯亮度不够的原因,会不会是因为外面这个罩子?”
大家看看,点点头:“有这个可能,向管事,要不你把那外罩给取掉看看。”
“行,把外面的罩子去掉。”向奇点头,伸手先断了电,然后把外面那个滤光罩给取了下来。
再次打通接通电源,这一次的灯泡亮堂多了,更关键的是它不像石墨灯泡那样亮得刺眼,灯泡的亮度柔和多了,根本不需要外面的滤光罩。
半个小时过去,那灯泡依然能亮着,工匠们都看着程风,像是在问:是不是这个东西?
程风看着亮着的灯泡,眼中满是笑意,不肯定道:“现在这金属是不是我说的钨,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
不过没关系,咱们就让这盏灯一直亮,如果亮到明天中午它还没被烧毁,那就可以肯定,这就是钨。
各位师傅,咱们现在不着急,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明天咱们再来看。”
第二天中午吃过午饭,程风就带着桂英,月儿,木兰匆匆赶到灯泡生产车间,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欢呼声。
程风心中一喜,加快脚步走进去,只见那盏钨丝灯泡依旧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众工匠们满脸兴奋,围在灯泡旁议论纷纷。
见到程风几人进来,众工匠们先上前给种花桂英行拱手礼:“见过苏禄郡主,见过公子。”
种花桂英抬抬手:“各位师傅们免礼,我听说大家昨天做了一种新的灯泡。不知试用结果如何,今天过来看看。”
“郡主,公子,这灯泡亮了一整晚,还好好的呢!”一位工匠激动地说道。
程风看着那明亮的灯泡,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没错,这就是钨丝灯泡!大家立了大功!每人奖励纹银十两。
曾师傅提供钨金属更是有重大贡献,特奖励纹银五十两。”
匠人们听了,个个喜笑颜开,充满了成就感,心里更是暖洋洋的,这旧港宣威司对待工匠的态度和大明就是不一样。
如果是在大明,就算做出了成绩,上面给银子那也不叫奖励,那叫赏赐,赏赐是需要对上官感恩戴德的。
可这奖励就不一样,奖励是自己凭本事得到的,是荣耀,是光宗耀祖的事,不需要感恩戴德任何人。
程风接着说道:“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了这一块金属就是钨,那么我们现在接下来的,是要进一步优化钨丝灯泡的制作工艺,提高它的亮度和使用寿命。
虽然我们现在的钨并不多,但是没关系,这不是拉出了几百米的钨丝吗?咱们先将就这些钨丝做出一部分灯泡来,先把我们战船上的灯泡换下来。
等我们找到钨矿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的地方用上这种灯泡,只要我们找到了钨矿,我就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今后我们再也不用点油灯了。”
匠人们听了程风这番话,干劲更足了。程风安排向奇组织人手,利用现有的钨丝制作灯泡,优先供应战船。
同时,他让曾老三带着寻矿匠人尽快前往淮南寻找钨矿。
“曾师傅,你组织人手回来淮南去寻找这种矿,只要找到地方,就找当地官府打听一下,如果那地是官府的,直接把它周边的矿区都买下来,如果是私人的去找官府帮助协调。
回来的时候,记得把这钨矿的原石带十几块回来,咱们放到学校里去,好让学生们认识实物矿石长啥样,其他的矿石找到的也都留样板放到学校去,今后咱们在学校建一个矿石博物馆,好教授学生。”
“公子放心,我们这几个人都是到过那地方的,虽然记得不是特别的清,但大概位置还是知道的。公子就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曾老三领命后,第二天就带着众人即刻出发去淮安。
为了这些工匠师傅们的生命安全,种花桂英特意派出了一支五十人护卫队,装备了左轮手枪,手榴弹,驳壳冲锋枪随行保护。
为了保证找到钨矿之后能够把钨炼入钢水中,程风提前把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制作工艺,各绕组参数给了方以智,只希望在钨矿开采之前,先搞出三相发电机来,为电弧炼钢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