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孙鲁班也已经到了江东建业。
孙权和步夫人看到孙鲁班,都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如果作为后世人看待孙权,可以说他前明后昏,对待大臣对待哥哥对待侄子,甚至对待儿子,都冷酷无情,但历史上的孙权对待孙鲁班,从来都没有变过。国家大权,竟然交给了女儿,病重时竟然让女儿传达旨意,这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恩宠,以至于后来的几个权臣,都要依靠孙鲁班的威望才能压住朝堂。
八年未见孙鲁班,此刻的孙权心中全是欢喜,都忘了这个女儿是他的第二号敌人了。
孙鲁班也没有端着大汉皇后的架子,在外面她需要维护夫君的颜面,不会向江东鼠辈低头。但在家里,这里没有东吴大帝东吴皇后,也没有大汉皇后,只有八年未曾见面的父母和从小被捧在手心却为了政治联盟被迫远嫁的女儿。
被迫远嫁?!
既然互相为敌国,互相不承认对方的皇帝皇后,大家的身份也就抵消了,只用家礼相见。
孙鲁班眼泪涟涟,盈盈下拜,给父母行礼。
步夫人一把拉起女儿,将她搂在怀里,泪如雨下。
一向心硬如铁的孙权,此时也在旁边潸然泪下。虽然这个时代父亲不能像母亲那样与女儿抱头痛哭,但孙权的爱女之心,丝毫不比步夫人少。
此时的孙鲁班二十一岁,别看刘禅总是取笑她是老姑娘,但实际上她正值人生最美好之时,眉目如画,美丽动人。她若不是从小长得漂亮,又怎么让她父亲这种颜控如此的喜欢她。
谈了一会后,孙鲁班对小狸说道,
“小狸,你也回家去吧。这次每个人都回家探亲,你也是一样的。你带两百名兵士回家,将你父母和家人接到建业来。”
小狸的父母都在,她和刘禅身边的丫鬟有个很大的不同,她的家庭条件,是十常侍中最优越的,她不但父母都在,而且兄弟姐妹也有好几个。
原因也很简单,刘禅身边的丫鬟到刘禅身边时,是赤壁之战刚刚结束后不久,此时刘备还仅仅拥有半个南郡,虽然名气很大,但实力却很弱,卖到他家的丫鬟都是穷人家,不是穷人谁愿意卖儿女啊,就算是侄女外甥女,家族势力大也不会卖掉,丢不起那个人。
但小狸就不同了,她到孙家的时候,孙家已经割据江东十几年,又刚刚招降了士燮,名义上占领了交州,稳定了江东,说是江东的皇帝也不为过,能够到他家里成为大小姐的贴身丫鬟,不仅仅是平民,就算是士族的女儿也不会觉得丢脸。
然而现在,小狸却是十常侍中最尴尬的一个,虽然她是皇后身边的人,不但相当于常务副皇帝的唯一秘书,而且因为经常同时伺候帝后,深得刘禅信任,在十常侍中和巧儿,倩儿,六儿是同一档次的,但是她的父母却还在江东。
其余姑娘的家族都因为她们而飞黄腾达,成为了地方上的名门望族,但十常侍的权势可辐射不到江东来,小狸在汉地虽然权势滔天,她的家族在江东却得不到什么好处。
这次来江东,小狸打算带父母兄弟姐妹一家人全部去长安。留在江东,也没有什么好的,在江东她们家不过是普通家庭而已,到了长安,就完全不同了。
中常侍三千石的年俸,这些年十常侍个个都是有钱人,积累了无数财富。每次刘禅要办什么事,她们都恨不得捐出钱财来助刘禅一臂之力。只是刘禅从不找大臣,更不会找她们借钱而已,这个口子一开,卖官鬻爵的口子就跟着开了。
小狸听到孙鲁班的话,给孙权和步夫人屈膝行礼,随后便告退了。
步夫人问孙鲁班,
“大虎儿,这次在江东又住几个月吗?”
孙鲁班摇头说道,
“这次住不了那么久,一个月左右吧。”
听到女儿好不容易回家,却只能住一个月,步夫人顿时有点不舍,但毕竟不是离别的时候,她倒是没有哭,只是遗憾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么久才回来一次,只一个月就回去,也不知道下次再见是什么时候了。”
孙鲁班露出了笑脸,说道,
“娘,你放心,这次我八年没有回江东,夫君姐姐已经知道错了,她也在反思自己,她现在鼓励民间的女子若有空闲多回娘家看看,她说,以后只要没有战事,每过两三年都会让我回江东。”
听到孙鲁班的话,步夫人和旁边的孙权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甚至内心已经在感叹,刘禅其人,真是什么事都想到了前面,她对天下人这么好,女人是她的配偶,当然只会更好了。
还没等孙权出声感叹,孙鲁班的下一句话就让孙权如同坠入了冰窟,浑身冰冷,孙鲁班说道,
“我夫君如今正休养生息,整兵备武,这样过几年后,兵甲和粮草充足,百姓安居乐业,夫君神威盖世,并魏吞吴,不过一战而已,到时候,父亲封爵吴侯,母亲二品诰命,我们一家就可以在长安团聚,再无分离之苦。”
孙权和步夫人面面相觑。
这话说的!
孙鲁班竟然理所当然的在东吴的领土,当着东吴皇帝的面,说她的夫君不过几年后要并魏吞吴,连父亲作为亡国之君的爵位,以及母亲的品级都想好了。
现在可不是一二品诰命夫人满天飞的时代。
现在的二品诰命夫人,是最高等级的夫人了,比皇帝的婕妤等级还高,仅仅次于皇后,是权力极大地位极高的皇后的母亲独享的,一般的皇后母亲可享受不到。
孙权忍了半天才将骂人的话收回去,算了,自己的女儿,自从八岁时第一次见到刘禅起,就变成了这个德性,他又不是第一次见到,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再说了,孙鲁班在大汉的消息,孙权也不是没听说过,虽然前年刘禅大杀士族,让孙鲁班被骂成一代妖后,但随着那件事慢慢平息,她的名声又渐渐好起来了,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孙鲁班在大汉的权势,比起当年汉高祖在世时的吕后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孙权也给不了女儿这样的权势,她站在她夫君那一边,也能够理解。
步夫人本来怕孙权发怒,见孙鲁班说出了这种话孙权也没说啥,这才松了一口气,岔开话题说道,
“好了好了,你从长安一路骑马到江陵,又从江陵来到建业,一路上累坏了,先去好好的休息一下吧。”
孙鲁班点点头。
于是孙鲁班就这么在江东住了下来。
这次她回家省亲,就是单纯的省亲,顺便帮小狸把家人接到长安去,也没有其他事情要办。
这次省亲,对于孙鲁班来说,无疑是非常轻松的,不像上次母亲病重,又不像上次那样,父亲知道了刘禅其实是个女人,想尽了办法要拆散她和刘禅。
现在的孙权,已经不指望自己能拆散孙鲁班和刘禅了,他已经越发的知道,把江东所有的青年才俊全部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刘禅的一根小手指头,想用优秀的男人来改变孙鲁班,根本就不可能。
周循?
前年周循被邓艾生擒后,在长安见了刘禅一面后,就已经魔怔了。本来一直对孙鲁班念念不忘,幻想迎娶孙鲁班的周循,被孙权用一些财物从刘禅那里赎回来以后,仿佛变了一个人。
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谦谦君子,不再浮躁,真正有了父亲周瑜的风采,而不是长相上像父亲而已。如今他熟读兵书,麾下的兵将都很信服他。
至于谈起刘禅,他更是没有任何愤恨之词,没有以前刘禅抢走他心上人的嫉恨,而是对她多有褒扬之词。
……
此时,住在江陵城外避暑山庄的刘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得很清闲。
去年她也有这么一段开心的日子,可是因为父亲病重,让她只能中途回长安。
此时没事,十常侍中六儿,倩儿等家里离江陵近的,已经回来了,而春梅也回杨家去了。
春梅父母双亡,早在两年前,她已经成了弘农杨氏的嫡女,弘农杨氏的传家宝《欧阳尚书》她也有。
她入弘农杨氏的门墙之时,刘禅还没有与士族决裂,当时弘农杨氏对刘禅宣称杨春梅是杨氏嫡女,是持欢迎态度的,甚至说她是杨彪兄弟的孙女。
毕竟那时候刘禅已经收复长安,以她的能力,可以想见,三国鼎立最后的胜者,大概率是她。杨家虽然处在曹魏,但跟大汉第一中常侍春梅攀上关系,是一件好事。
后来刘禅开启民智,全民读书,又杀了很多士族,弘农杨氏也不可能再自己打自己的脸又去跟春梅断绝关系。
再说了,现在刘禅与士族的战斗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就算是曹魏境内的士族,也知道大汉现在的形势,士族势微掀不起风浪的大汉天下,并没有崩溃,反而一片欣欣向荣,将来统一天下的,仍然最有可能的是大汉,不跟杨春梅决裂,杨家未来或许未来还有一条退路。
荆州地区,对上学儿童的全面考核,已经结束了,成绩也已经通过各县县令汇报给太守,因为刘禅人在荆州,太守们就没有送到长安朝廷了,直接将成绩送到了刘禅的避暑山庄。
现在的大汉,四州仍然存在,但已经废牧为刺史,州刺史已经不再是行政长官,而是监察长官,权力大大小于当年的州牧,有关行政的事,郡都是直接与朝廷对接,而不是再通过州与朝廷对接。
历史轮回无数次的事实证明,无论是秦汉的郡,还是南北朝的州,还是唐的道,元明清的行省,中央统辖三十到五十个最高地方行政单位是最合适的,少了的话,地方权力太大,多了的话,又统辖不过来,又要再建立更高层次的行政单位。
刘禅现在领土四十余郡,加上草原,西羌国,蛮地,朝廷正好能统辖过来,将来统一天下之后,郡多了,还是要合并郡,或者分州,才方便直接统辖。
刘禅观看了一下各县的儿童学习检测。
感觉很满意,南郡,南阳,襄阳等郡儿童检测的通过率竟然高达百分之八十,江夏和荆南几郡的通过率也有百分之五十几。
虽然这样一来,给儿童们的奖励也是一大笔钱,但这钱,刘禅花得开心。
国家的财政,就应该用在正经的地方。
但凡顾全大局的时候,你在大局里,不惜一切代价的时候,你不在代价里,那么说这话的你,无论说的多么大义凛然多么义正言辞多么道貌岸然,你也一定是一个流氓。
每个人的岗位都是不同的,不一定非要你付出生命,但至少不能你让别人付出一切代价包括生命的时候,你自己坐在楼船上寻欢作乐。
刘禅说修路,用的是国家的财政,帮助的是天下百姓,没说过为了天下事苦苦百姓的话,没发过徭役,她自己也出力,也亲自带着百姓们在工地上担土开路,所以她从来都不是一个流氓。
雍州的关中地带,益州的蜀郡等地方,都是经济发达,读书风气好的地方,小士族多,估计教书的先生们也多,再加上有些儿童可能本来就读过一点书,儿童们检测的通过率不会低于南阳,南郡等地,而凉州,益州,雍州的偏远地区,检测的通过率应该也会和荆南四郡差不多或者略低。
想不到才天下百姓才全面读书一年多时间,就有这样的成就了,这让刘禅对用一代人的时间开启民智的大业,又多了一份信心。
想到这里,刘禅突然觉得,趁着自己空闲时间,应该给孩子们一些特殊的奖励。
在这个世界上,她做过很多事,担任过各种职位,但她还没有做过老师呢。
二十三岁的年纪,风华绝代的玄女娘娘,若是做几天老师,教教小朋友读书写字,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