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在那里站着许多人,大多数都是米家沟的居民,但也有来自公路附近其他村庄的村民。
他们围成一圈,纷纷议论着这场灾难。
有人说:“这事情可真是闹大了!”
另一个人附和道:“是啊,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又有人补充道:“不过,这些遇难的人都不是我们本地人啊。”
大家听后,都沉默了一会儿。
接着,有人开始讲述事故的经过。原来,当这些车辆行驶到桥上时,桥梁突然坍塌,导致五六辆车随之坠落。这些车辆连带着车上的人员一起倒扣在河水中,情况十分危急。
秋凌听着当地人的讲述,心里害怕极了。这是她当上交通局长以后第一次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她必须查清出事的主要原因。她听村民们说,都是施工老板偷工减料,才导致桥梁质量下滑。狗日的老板的心也太黑了,这次这些老板们一定会受到惩罚。
他们都知道庙沟村刘秋凌,知道她是现任市交通局长,就大胆地揭发了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河水很大,幸好掉下去的车子靠近河岸,没有被洪水冲走,下面已经有一群村民抢救遇难者,把每个人得了拉到河岸,有三个人还没有断气,被两个年轻人开着车送到县医院去了。其他十一个都已经死了。
秋凌看到此种情景,不由得落泪了。
她给黄城县交通局打电话,派人赶快来庄田镇米家沟。
局长接通电话,说刘局长,他他们正在赶往的路上。
黄城交通局长到来了。
秋凌和他们共同分析了出事的原因,不是因为交通监管不力,而是桥梁工程上出了问题。
交通局长紧张的心情渐渐平息下来,总是与他们县交通局没有太大的关系。
刘局长让黄城县交通局负责把这些遇难者进行识别,考证,尽快找到家属,把尸体运回他们家里,埋葬处理。
随后,她就要回到市委,着手处理这次遇难背后的真正原因。
又是被顾小川开着车,把她送到黄沙市交通局的。
她找来几个有经验的老人手,展开调查,这个出事的桥梁工程当时的主要负责人是谁?他们便迅速寻找案宗,整理资料,确定此项工程是十年前市政府投资五千万修建的高质量的桥梁,当时主要负责的领导是现任黄沙市的郑爱国副市长。
得到消息后,大家都很震惊。
这个工程竟然已经存在了十年之久!
而当初负责这项工程的人现在却成为了重要人物。
这让人们开始质疑这座桥的质量和安全性是否真的如当初所说的那样可靠。
毕竟,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很多事情可能会发生变化。
于是,她决定深入调查此事。
她想知道这座桥的建造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以及为什么它会突然坍塌。
为此,她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猜测。
同时,她也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责任人并追究其责任。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四处奔波,与相关部门和专家交流,收集各种线索和证据。
通过这些努力,她逐渐揭开了这座桥背后隐藏的真相。
原来,这座桥在建造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当时的领导刻意隐瞒,导致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终于暴露出来,引发了这场悲剧。
刘秋凌回到市里后,第一时间就把这次遇难的情况以及相关资料递交给了市检察院。
很快,这件事就引起了市委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并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解决方案。
最终,他们一致决定由市检察院负责此案的审理和核定工作,并要求对涉及此事的所有人员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公正和严肃处理。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这项工程是由市第三建筑工队负责修建的,但他们却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了其他建筑公司。
其中,第一建筑工队负责了一部分工程的建设。
然而,当事故发生后,各方都试图推卸责任。
据郑爱国副市长介绍,此项工程主要是由市第三建筑工队承包修建完成的,因此责任应该由这个建筑工队承担。
但令人意外的是,第三建筑工队的负责人却站出来提供了证据,证明郑爱国副市长在此项重大工程中收受贿赂近三千万!
这一消息震惊了所有人,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场事故背后的真相。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浮出水面。
郑爱国副市长在工程招标、施工监督等环节中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而第三建筑工队的负责人之所以愿意揭露这些黑幕,是因为他们曾多次向郑爱国副市长行贿,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工程份额。
面对这样的局面,社会舆论一片哗然。
大家纷纷谴责郑爱国副市长的贪污腐败行为,同时也对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表示不满。
此外,对于市第二建筑工队和第三建筑工队之间的分包关系以及工程质量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领导并未将此事提升到应有的重视程度。
他们所提出的处理意见显然对郑副市长极为有利,这让刘秋凌感到无比愤慨。
她坚信这种做法有失公正,于是毫不犹豫地将事件直接上报给了中央。
中央接到报告后,态度坚决地下达命令:必须严格依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涉及重大受贿行为的郑爱国进行公正的审判。
这样的决定体现了党中央维护法律尊严、打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
黄沙市检察院高度重视,最后把郑爱国进行严肃处理,没收他的一切财产,开除党籍和公职,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给遇难者和广大社会一个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