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没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京市。”
相传早在辽宋时期,豆汁儿就已在京市地区盛行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更是成功跻身宫廷饮料之列。一次朝会时,有人上殿奏本提及此物,乾隆帝还就此专门下了个谕帖:“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
从此以后每年旧历九月至次年立夏后五天,清宫御、寿两膳房都会精心制作豆汁,帝后们酒肉之余,常以豆汁解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宫里贵人都如此珍爱豆汁儿,旗人们自然不甘落后,于是就产生了“豆汁儿豆汁儿,旗人的命根儿”的俗语。
苏暖端起碗,喝了一口,微烫的豆汁儿入口并没有她想象那么难喝,豆汁儿的馊臭味被熬散了许多,酸味在口中弥漫,回味还带着甘甜。
苏暖喝完一口说道:“不错,消暑解渴,祛毒除燥。”
这时候早餐店的大厨插口道:“哈哈哈,小姑娘学的中医啊,懂得真不少!这啊是熟豆汁儿,比起生豆汁儿,那股子酸臭味会更淡一点,酸香回甘,更容易入口。”
“这豆汁儿还分生和熟?”
侯主任一脸满足喝着豆汁儿,听到苏暖这话,开口道:“分,不过你不要尝试,生豆汁儿味道太呛,你是接受不了的。”
“对,咱们当地人也都是喝熟豆汁儿的多!”楚希文顺手递了一个焦圈过来,“老师,你再试试这个。”
焦圈,类似油条,但做成圆圈,口感爽脆。
苏暖一口豆汁儿,三两口的小点,最后还要了一碗馄饨吃得小肚子圆溜。
分分钟就把这点食物消灭殆尽。
咳咳,也不对,苏医生吃东西动作还是很优雅的,也没发出声音,可是那速度真不是盖的。而楚希文也早就被老师练出来了,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待看到师徒俩起身,侯主任忍不住开口了:“你们这就吃完了?”
苏暖一脸淡定地抬手拿起手绢擦了擦唇,“嗯,谢谢侯主任招待,您慢吃啊,我就先过去实验室了。”
“等等,差点忘了还有个事情,上次那个交流会,这次你没去,老郭那边好像是出了什么状况,说让你回来之后给他回一通电话,无论什么时间都可以。”侯主任突然提起来这事儿。
听到郭部长让她回电话,苏暖愣了一下,似乎也没那么意外。
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啊......
“那咱们赶紧回去吧。”
苏暖话音落下,一行人便朝着来时的地方过去,一边走还一边乐呵呵说着话。
上午十点的天空湛蓝如洗,几许流云懒散地游荡于蓝天之上,微风不燥,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金黄,有一种特别的岁月静好之感,心情也随之放松了起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啊啊啊,救命啊!”
突如其来的一声尖叫打破了巷子的宁静,职业习惯,苏暖和楚希文第一时间朝着闹哄哄的地方跑过去。
侯主任见他们跑出去的背影跑了十几米远了,才记起自己要迈出脚。
“天啊,怎么这么严重!”
“谁家的小孩也不看着点儿,到处横冲直撞,那么一大碗热油砸到人身上,这下非得毁容了不行。”
“说是砸到两个人,那小伙子是为了救朋友才被烫伤的,太可怜了。”
“另一个也没好到哪去,瞧着头都破了,流了好多血……”
与此同时。
听着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儿,三人已经冲到了现场。
人群呈现一个真空包围的状态,中心位置地上躺着两个人,一个年纪大些的捂着脑袋痛苦呻吟,另一个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大概是由于刚才意外发生的太突然对方根本没来得及做什么防备,滚烫的热油只见撒的他浑身都是,脸上已经烫起了无数个硕大的水泡。
这模样看起来简直惨不忍睹!
这里靠近卫生部,出现这种情况立即有人想到过去喊人帮忙,再不济卫生部也有电话,可以联系医院,或者是救人心切了,其中两个大爷上前想要挪动扶起来那个被烫伤的年轻人。
“不要动他!”突如其来的严厉呵斥打断了两位大爷的动作。
众人听见这声音。纷纷转头看过去,入目的便是一个漂亮小姑娘。
苏暖蹲下身来看了年轻人一眼之后,便知道这种情况是没办法直接触碰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