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乱集团的头目被全部抓获。
暗卫对他们的案情进行深挖后,不出所料,发现更多问题。
他们已经偷偷开始向民间贩卖退役的火炮,以及从后勤偷取火药盗卖。
整件事情,大明海军没有刻意隐瞒。
在有心人的探查下,在沿海城市引起了轩然大波。
海商们庆幸,自己没出海是对的。
在那种情况下,谁也不能保证海军的水兵们能够保持头脑清醒,万一被当成是曲松的同伙,那被击沉也算白给。
不过这些事情,对于帝国的中心,京师来说,并不重要。
对于京城的贵人们来说,大海上的这些东西,不过就是一些财源。
反正战舰又不能上岸,和他们没啥关系。
他们现在关注的,还是帝都的政治情况变化。
王振对于朝堂的第一波试探,被徐谦暴打一顿宣告失败。
可他和皇帝之间的关系,让他在这个君权社会中,天然就处于一个优势地位,还是有些失意官员投靠。
这些人因为出身,派系等问题,上限已经被固定,一辈子能望到头。
在这种情况下,总要拼一把,看能不能搏出个未来。
内阁虽然还掌握在杨士奇,徐谦的手中。
但是他们只能保证大明的大方针不会发生改变。
对于基层的掌控力,却在逐渐变弱。
有些心思活络的底层官员,已经开始慢慢投身于新兴崛起的大太监王振。
升任掌印太监后,王振就是内相。
除了在宫中当值的日子,他在宫外也有宅子。
朱祁镇虽然还未亲政,朝堂上的事务不太能插得上手。
但他毕竟是大明天子,作为现在世界上最富裕的皇室,钱财大把,他亲自赏赐了王振一座豪宅。
饮水思源,王振知道他的权势从何而来。
对于朱祁镇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把小皇帝哄得浑身都舒服。
平时哪怕是不当值,大部分时间,也都陪在朱祁镇身边。
自己是如何上位,王振很清楚,可不能让其他人钻了空子。
一旦等他回到宅子中,宫中那个谦恭有礼的王公公就彻底不见了。
那些想要求一个进身之阶的谄媚,还有宫中义子的跪舔,让他鼻子都快扬到天上去了。
那些投靠早的,也都尝到了甜头。
关键位置的京官,王振安排不了,但是下面的地方官,他去和朱祁镇美言几句后,小皇帝也就无条件地答应,然后找到张太后。
自家孙儿的要求,太后也不好拒绝,在听取内阁汇报时,会装作不经意地提上那么一两嘴。
徐闻这个首辅辞职,就是因为没有和宫内搞好关系,杨士奇可没有恩师那个敢于和宫中正面对抗底气,还有那种说走就走的魄力,只能选择妥协。
为了安抚太后,这些官员的职位给就给了。
通过这些一点点对朝堂的渗透,王振身边很快便聚集起一股可观的力量。
在朝堂之外,王振也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有了听命于自己的势力。
回宫后,他很聪明地把这些事情都说给朱祁镇听,并表示这些人都是看在皇上的面子上,才来讨好自己的。
小皇帝被内阁和太后双重压制,很难插手朝政。
正是满腹牢骚的时候,王振这么一说,正好聊到他的心坎上。
原来自己这个天子还是有威望的,不过被内阁这些人限制了。
在对杨士奇和徐谦更加不满的同时,朱祁镇也愈加器重王振。
大明海军的出事,其他人不关心,王振可不会。
他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给朱祁镇添油加醋地描绘当时的情况。
在说书方面,王振还是有些天赋的,绘声绘色地讲述下,小皇帝听得眼中发光。
听到徐闻一点事没有,而且还到达刘家港以后,朱祁镇拍了下自己的大腿。
“可惜啊,这些人的计划为什么不周密一点,能够把徐闻一起解决了多好!”
王振赶紧小声提醒道:“嘘!陛下慎言,宫中侍卫可都是锦衣卫。”
小皇帝心领神会,但同时也无比憋屈。
自己堂堂大明皇帝,在自己的寝宫里面说点心里话,居然也要注意,这究竟是谁的天下啊?
朱祁镇的喜怒,王振跟了这么多年,简直一清二楚。
看到皇帝不开心,王振马上给少年天子画饼道。
“等陛下亲政,统领朝堂之时,一定把这些人全部裁换!”
朱祁镇听得重重点头:“一定要裁换!”
他们的这些小动作,怎么能瞒得过暗卫。
王振和那些官员们接触的记录,都送到了徐谦的案头,看得这位次辅很是头大。
父亲不在,他只能扯着自己的大哥倾诉。
“哥啊,你说要办点事情怎么这么难,我和杨士奇他们,尽力想维持先皇和父亲留下的局面,让大明和大明的子民能够过得更好,可是看看我们的皇帝在做什么?”
“重用亲近宦官,身为皇帝,亲自帮人要官,简直脸都不要了,这可是他们朱明的江山,他们自己都不珍惜,我们到底在维护什么?”
徐谦说着,一下就明白父亲为什么要辞职了。
为这种君王服务,需要强大的内心,还有自我催眠的态度,否则迟早被朱祁镇气死。
徐明对朝中之事也帮不上忙,只是他也一肚子的不爽也想说出来。
“你那算什么,要不要看看现在京营变什么样子了,只有神机营因为有考核,塞人不进来,爹才走了多久,五军营塞了多少人进来?”
次辅一直忙着斩断王振伸向官场的黑手,倒没有注意军方居然也出了问题,他赶紧追问道。
“不是还有英国公看着吗,怎么就让人进来了?”
徐闻之所以敢于潇洒离去,就是因为各个关键的位置上,都是宣德甚至是永乐年间的老臣在保持。
预估不会出什么问题,所以才会头也不回地辞职。
张辅现在作为五军都督府的中军都督,京营主官,理应是和兵部一起,把控住军权,可没想到,这才多久就沦陷了?
徐明只能苦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你以为谁家都和我们家一样,这么和谐,他们家大业大,还有其他张家的旁系找过来投靠,总要有安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