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内部对“武库新法”的接受度在叶明润物细无声的推动下逐步提升,那间用作讲习的厢房日渐热闹,一些年轻官员甚至开始主动运用新式表格整理自己分管的事务文书,效率与清晰度确实胜过往昔。
然而,叶明深知,武库管理之弊,根源不仅仅在于登记核算之法,更在于流入武库的军械本身。
京西武库清点出的那些制式不一、质量参差的枪械箭矢,如同鱼刺般鲠在他的喉间。
若不能从源头上确保军械的标准化与质量,那么武库管理得再清晰,也不过是整理了一堆良莠不齐的存货,于提升军队战斗力并无根本助益。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负责军器制造的将作监。
这一日,叶明带着几名精干属吏,以及格物院“标准制定司”的两名匠师,来到了将作监衙署。
将作监监正,那位以稳妥着称的老侍郎,闻报后亲自迎出,脸上挂着程式化的笑容。
“叶侍郎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老监正将叶明让进客厅,吩咐看茶。
“监正大人客气,叶某此番冒昧来访,是为军械制式统一之事。”叶明开门见山,将京西武库清点中发现的问题简要陈述了一番,尤其强调了制式不一给武库管理和军队使用带来的困扰。
老监正听罢,抚须沉吟道:“叶侍郎所虑,确有道理。然,各地匠作工艺传承不同,物料亦有差异,欲求完全统一,恐非易事。”
“且将作监近年来,亦是按工部定例行事,并无逾越之处啊。”他巧妙地将责任推给了工部定例和各地差异。
叶明早料到他会如此说,并不争辩,只是从属吏手中接过一个木盒,打开后,里面是几支形制、长短、重量乃至箭簇角度都截然不同的弩箭。
“监正大人请看,”叶明拿起两支差异最明显的弩箭,“此二箭,皆标注为‘制式弩箭’,然其长短相差半指,箭杆粗细不一,箭簇角度偏差逾五度。若混用於一弩,轻则影响射程准头,重则损毁弩机。此等‘制式’,如何能称制式?”
老监正看着那对比鲜明的弩箭,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强自道:“这个……或许是各地工匠理解定例稍有偏差,亦或是物料所致细微差别,应在允许误差之内……”
“允许误差?”叶明打断他,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监正大人,军械乃杀人利器,非是孩童玩具。误差几何,当有明确标准!何谓允许?何谓不许?若无标尺量器,仅凭工匠‘手感’与含糊‘定例’,则我朝将士手中兵器,永远只能是这般参差不齐!”
他示意格物院的匠师上前。
那匠师打开随身携带的工具箱,里面是各种制作精良的铜尺、卡规、角度规等测量工具,以及几份绘制着极其详尽的弩箭、枪头等军械的“标准图纸”,上面不仅标注了所有关键尺寸,还明确规定了允许的误差范围。
“此乃格物院初步拟定的‘军械制造基础标准’,”叶明将图纸推到老监正面前,“其中对尺寸、重量、材质、乃至关键部位的角度,皆有明确规定与量化误差。格物院愿协助将作监,以此为标准,重新审定所有军械制式,并制作标准量具,分发至各官营匠坊。”
老监正看着那细致入微的图纸和琳琅满目的测量工具,心中暗暗叫苦。他岂不知统一标准的好处?
只是此举牵涉太广,要触动无数匠坊、官吏固有的习惯和利益,其中阻力可想而知。他本人亦不愿多事,只求安稳度过任期。
“叶侍郎雄心,老夫佩服。”老监正斟酌着词句,“然,此事体大,非将作监一衙所能决断。需上报工部,乃至陛下圣裁。且制作如此多标准量具,所费不赀,户部那边……”
“监正大人,”叶明直视着他的眼睛,缓缓道,“北疆将士,正用着这些‘制式不一’的军械,与狄人浴血厮杀。”
“每一年,因军械质量问题导致的非战斗减员,并非小数。其所费,又岂是银钱可以衡量?若因惧难、惜费而固步自封,我等食君之禄,扪心自问,可对得起边关将士,可对得起陛下信任?”
这番话,叶明说得并不激昂,却字字沉重,敲在老监正心上。他可以不惧叶明,却不能不顾及边关将士和皇帝的态度。尤其叶明如今圣眷正隆,又握着京西武库那确凿的证据。
见老监正神色动摇,叶明退了一步,提出一个折中方案:“监正大人,标准推行,确非一日之功。叶某亦不强求立刻全面更张。不若如此,先将作监与格物院合作,选定一两种消耗最大、制式最乱的军械,如这弩箭,依新标准进行试制。”
“由将作监选定一两家可靠的官坊,格物院提供标准图纸与量具,并派匠师指导。待试制成功,比较其与旧制之优劣,再行定夺,如何?”
这个“试点”方案,既给了将作监缓冲余地,也堵住了他继续推诿的借口。
老监正沉吟良久,知道再无法拒绝,只得叹了口气,拱手道:“叶侍郎思虑周详,老夫……便依侍郎所言,先行试点。只是,这所需银钱……”
“首批试制及标准量具制作费用,可由格物院一力承担。”叶明果断道,“若证实有效,再请朝廷拨付不迟。”
事情就此定下。离开将作监时,随行的格物院匠师低声对叶明道:“三少爷,那老监正看似应下,只怕底下执行起来,还会多有掣肘。”
叶明望着将作监那略显陈旧的匾额,淡然道:“无妨。只要开了这个口子,将标准的种子埋下去,便由不得他们再完全回到老路。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次试点,做得无可挑剔,让所有质疑者,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
源清则流洁。叶明知道,整顿武库只是治标,统一生产标准才是治本。这场关乎帝国武力根基的变革,终于触及了最核心的领域——生产的标准化。
前路必然荆棘遍布,但他手持“格物”的标尺,已然踏出了最坚定的一步。接下来,便是用无可辩驳的优质弩箭,来证明这条路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