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过后,又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雪,听说城内城外有不少人家的房顶被大雪给压塌了。
现在,唯一还完好的,估计就只有清都观和林氏族地附近的村子房屋是好的了,毕竟,都是加固过的,加上他们每天都会将房顶的积雪清扫干净。
好在没什么伤亡,第二天一早,官府还没有动作,叶泠鸢和叶初母女俩已经通知管家,调取粮仓里的粮食,以及其他物资,带着护卫前去施粥,顺便带着工匠帮着孤寡老人修缮房屋。
就在林府的人离开的半个时辰后,住在林府左边的王府和右边谢府的管家,也带着护卫和物资出发去西门和东门外受灾严重的村子驶去。林府的管家去的是南城门外受灾严重的村子,北城门则是留给官府的。
这是姑苏所有豪族的默契,他们在赚取好名声的同时,并不会彻底将官府排除在外,他们可以看不上寒门出身的官员,但还是要给他们留些面子。
最重要的是,他们并不想与朝廷为敌,他们只是想挣点钱,赚点好名声。
后续,除了受灾严重的地方,其余的都已经修缮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北城门附近一处极为偏僻的小村落。
不过,叶泠鸢收到消息说是清都观的观主,早已带人前去帮着完成了村子的重建工作,即是如此,她便让人给清都观送了些过冬物资,其中有家里绣娘们赶制出来的棉服。
清都观一直都是自给自足的,他们从不下山化缘,也不会收取大额的香火钱,他们收到的最大笔的香火钱,估计就是叶泠鸢捐赠的一百两,年年如此。
因为,多了,观主不会收,少了,她又觉得不合适,所以,剩下的钱,她都是折算成物资送到观里的。
其实,今年的她已经送去观里了,但这不是想着他们估计将除他们自己的口粮外的粮食全部捐出去了,因此这才让人又送了一批。
没过几日,叶泠鸢便收到了清都观观主的回礼,是几个观主亲手绘制的平安符和几味珍贵草药,正好都是黛玉能用得上的。
这些东西家里都有,平安符在黛玉被送回来的当天,叶初就给他们每人都分发了一个,这东西在三生的时候,根本就用不上,哪怕当初他们去小世界寻找地府散落在外历练的工作人员时也没有用上过,因此她还真想不起还有这东西。
这还是林如海离开前,叶泠鸢问她会不会画平安符时,她才想起来还有这东西。若是她早点想起来,估计这次黛玉和贾敏母女两就不会中毒了。
不过,一切皆有定数,事情既然发生了,那说明这是逃不掉躲不开的。
叶泠鸢叹了口气,将平安符小心放回盒子里。哪怕观主送的平安符没有叶初绘制的效果好,但这是观主的心意。
这几日天气好,女儿送孙女去扬州和父母团聚去了,还不知她什么时候回来。以前府里只有她一个主人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府里不过少了两个人,她就感觉整个府里都冷清了许多。
今日天气还不错,既没有刮风,也没有下雪,甚至还出太阳了。
所以,叶泠鸢百无聊赖地在府中踱步,突然,管家匆匆来报,说是有个自称是清和的小道童求见。
叶泠鸢有些诧异,最近没有什么事,女儿也不在府里,不过她还是让人赶忙将清和带进来。
清和进来后,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现在师姐不在姑苏,故观主让我告知夫人,近日天象有变,恐怕又得下大雪了。”
“好,我知道了。”叶泠鸢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随即拉着清和的手来到一旁的暖阁,给他倒上一杯热牛乳,然后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接着问道:“清和是一个人前来的吗?”
清和在叶泠鸢对面炭炉旁的小凳上坐下,双手捧着杯子,看着她乖巧的回道:“夫人放心,我是和师叔一起来的,只是师叔去官府了,他让我先来府里,等会儿要回去了再来接我。”
叶泠鸢看着他,温柔的说道:“那等下在家吃午饭,我让厨房做些点心,你们带回去给师兄弟们分分。”
清和一本正经的说道:“夫人,打扰了。”
叶泠鸢并没有笑他,而是同样正经的回道:“这些都是小事,今日你能留下来陪我用午膳,我该感谢你才是,这都是我的心意就收下吧。”
清和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就多谢夫人了。”
两人正说着话,管家又匆匆来报,说是林府的马车回来了,大小姐回来了。
叶泠鸢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赶忙起身迎了出去。清和也赶忙放下手中的杯子,跟着一起迎了出去。
只见叶初从马车上下来,身后还跟着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
叶初看到母亲,快步走上前,笑着说:“母亲,我回来了。”
随后,她低头就看到站在母亲脚边的清和,微笑着拍拍清和的脑袋道:“什么时候来的?”
“师姐,你回来了。”清和开心的看着她说道,“我一刻钟前到的,小师叔带我来的,他现在在官府。”
而叶泠鸢则是一脸疑惑的看向那年轻男子。男子恭敬地对着她行礼,并说道:“夫人,在下白真。”
叶初拍拍他的脑袋,随即看向母亲和身后的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