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来的好东西,全部掌控在刘备手中。
东州军的将士们也是人呀,他们也喜欢蓬莱仙、百果酿、即墨老酒、肉干、果干、豆腐香干……
东州军更喜欢吃一品天下的炒菜、烧菜,而且还是半价。
一品天下?
没错,在沧海商号的配合下,刘备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就在成都开了第一家一品天下,用的便是刘备出青州时,随身带的厨子,以及这个厨子教出来的新厨子。
更何况,很多东州军的将士已经成家。
如何保证家眷衣食无忧?
当然是加入刘备组建的农庄了。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
为了在一品天下半价吃喝,为了家眷的衣食无忧,整个东州军,除吴懿、吴兰、雷铜、泠苞几将外,已经没有几个人愿意听从刘焉的号令,更不愿意与刘备为敌。
何况,现在刘备麾下有三万兴汉军,主帅是关羽,副帅是张任、张飞,还多出一个水陆皆通的年轻猛将甘宁甘兴霸。
兴汉军是刘备命名的,表明大汉中兴从此开始。
甘宁是刘备找来的。
刘备让贾龙陪同张飞去巴郡临江,张飞以其武力,一举降服了被称为“锦帆贼”的甘宁,并将其带回了成都,任其为关羽的亲卫队长。
这其中,最让人不解的就是张任。
在益州人的心目中,张任是一文官。
一介文官,怎么会被刘备任为兴汉军副帅了呢?
其实,张任从来没在外人面前暴露他的惊人枪法。
刘备找到张任后,告诉张任,他的三个师弟:张绣、文丑和赵云,都在护民军中为将。
其中,赵云已经成为征西军团的副军团长。
那还说什么?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何况师傅离开张任前,还专门叮嘱过张任,让他一定要跟着小师弟走,才会躲过死劫。
于是,张任马上就成为了刘备了绝对支持者。
而张任的枪法,私下与张飞比试过三次,结果都是不相上下,还“不打不成交”地成为了好朋友。
当然,“不相上下”是假象。
张任多年来,只是自己悄悄练枪,从未与人对战过。
待张任对战经验积累起来后,张飞肯定不是张任的对手。
刘焉还发现,不止是张任,就连他手下的文臣,各郡的太守、各县的县令,也都对刘备能消弥益州兵祸赞赏有加。
其中对刘备最为敬佩者,乃巴郡太守府长史黄权黄公衡和广汉郡太守蔡茂。
蔡茂支持刘备,是因为他姓蔡,和青州蔡氏一样,是陈留蔡氏的分支。
可黄权支持刘备,就让刘焉不好理解了。
黄权可是巴郡土生土长的。
关键是巴郡太守王咸是个唯唯诺诺之人,几乎一切都听长史黄权的。
而犍为郡的太守又是任岐。
也就是说,成都所在的蜀郡周边三郡,已然全部被刘备掌控。
当然,此时刘备入益州也才半年多,说是完全掌控这三郡还说不上。
但很明显,这三郡是亲近刘备的。
益州九郡三属国,最富庶的便是蜀郡、巴郡、广汉郡和犍为郡,这其中还包括蜀郡属国、广汉属国和犍为属国。
可见,刘备当前掌控的三郡三属国,再加上蜀郡本身,都是益州最富裕的地方。
当然,刘备也没“亏待”刘焉的儿子,安排刘璋为蜀郡太守高联的主簿。
高联代表的是益州本地世家大族。在刘备入蜀时,高联掌控了蜀中平原几乎全部的丝绸和蜀锦(蜀绣)的生意,亦是任岐、贾龙反抗刘焉的主要支持者。
而且高联麾下还有由他从子高靖、侄子高燕率领的数千私兵。
因为任岐、贾龙的关系,刘备入蜀后,高联就与刘备建立了比较好的关系。
刘备在益州组建的商号,高联在其中足足占了一成的股份。
一年后,也就是公历394年初,高联就把自己麾下的数千兵马交给了兴汉军。
当然,刘焉也想过暗杀刘备。
可刘焉观察了两个月,发现暗杀几乎不可能。
益州陈氏全力支持刘备,派出族中弟子陈到率族中部曲为刘备亲卫,自号“白毦”。
刘备走到哪儿,陈到率白毦兵便跟到哪儿,饮食等一切,皆要经过白毦兵的检查。
在此情况下,刘焉还能怎么办?
打?不敢打。根本就打不赢。
谈?不能谈。是刘焉下令让刘备主持推行新农体系的。
张任、张飞领兵去汉中,打的不就是“推行新农体系”的旗号吗?
从这点来说,刘备没和刘焉汇报派兵去汉中一事,还真不算过错。
你让人家负责推行新农体系,人家去推行新农体系,有什么错吗?
就凭刘备半年多,便得到了“仁心厚德,勤勉爱民”的广泛赞誉,你就想打压人家?
刘焉知道,如果他真敢对刘备动手,都不用关羽出兵,整个益州,包括益州南部的那些蛮族,都会瞬间造反,然后把刘焉父子撕成碎片、剁成肉泥。
刘焉不敢动刘备,自己一日复一日地被架空,只能自己关起门来郁闷,待过了公历394年的年节,刘焉就背疮发作而亡。
刘焉死后,刘璋上表内阁,想继任益州牧未果。
在内阁诏令刘备为益州刺史后,刘璋和三哥刘瑁走上庸道返回了京都,去投靠他的大哥、二哥。
按理说,刘备已经完全掌控了益州,他应该马上回归朝廷。
但刘备并没有这么做。
他给内阁的理由是:
刘焉曾想割据益州,世家大族参与众多。要想让益州不生乱,安安稳稳重归大汉,他需要做好那些世家大族的思想工作。
但他答应,三年后,把益州治理出个样来,便回京都述职。
这个理由站得住脚吗?
当然站不住脚。
益州的世家大族几乎全部心向大汉。
他们自秦灭巴蜀两国之后,就成为了中原王朝的一分子。
真要割据一方,他们担心重新成为蛮夷。
而刘备对关羽、张飞说的却是:
如今成公子不在了,内阁虽为成公子所建,可到底如何需要观望。
如果内阁坚守大汉新制,益州就会重回大汉怀抱;如果内阁恢复帝制,那益州就是重塑大汉的根本。
毕竟他也是刘氏血脉,他完全可以仿照刘秀,再一次光复大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