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业内最关心也是最棘手的技术难题。
苏哲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自信笑容,从容应答:“安全性是我们考虑的首要因素。我们规划采用的,是宁得时代、比亚笛等龙头企业最新一代的储能技术。
这些技术均已通过最严苛的针刺、挤压、过充等安全测试,极大解决了热失控风险,可以实现系统层级的安全保障。
当然锂电池的安全问题确实是没有办法完全解决的。
但我认为,完善的管理,可以极大概率规避这个问题!
降低相关风险!
并且,我们京海市新能源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会同光明区产业投资基金、宁得时代、比亚笛等公司组成的产业联盟,还在同步研发其他储能方案!
譬如液流电池储能,现在可选方案有全钒液流电池、锌溴电池等等...
同时,还可以考虑营建抽水蓄能电站、飞轮储能等等!
相关技术和能力,我们在不断吸纳新的联盟企业加入!
有关测试报告和认证文件,在我们的详细方案附录中都有详细列出。”
苏哲顿了顿,继续道:“关于循环寿命,目前主流电池的循环次数已可达到8000次以上,完全满足甚至超过二十年运营期的要求。
并且,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电池梯度利用’规划,电站退役的电池仍可用于其他要求较低的储能场景,进一步摊薄全生命周期成本。”
回答条理清晰,数据准确,直指核心关切。
又一位专家追问:“电网接入和调度方面呢?如此大规模的可调节电源,对调度系统是新的挑战。”
“我们已与国网华东分公司进行了多轮技术对接,”
苏哲对答如流,“基于我们提出的‘虚拟电厂’聚合调控模型,储能系统可以与风电场协同,接受电网统一调度,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是增强电网灵活性和可靠性的优质调节资源。具体的技术协议框架也已初步形成。”
提问的专家满意地点点头,不再说话。
现场的气氛彻底变了!之前的同情、玩味、轻视全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震惊和浓烈的兴趣。
专家们交头接耳,议论的重点已经完全转向了这个“风电+储能”方案本身的技术细节和巨大潜力。
李达康彻底愣住了,他瞪大了眼睛看着台上那个沉稳自信、挥洒自如的年轻人,心脏因为激动而狂跳起来。
他猛地反应过来,一巴掌拍在自己大腿上,发出不大却清脆的一声!
原来如此!
原来这小子之前的沉默、所谓的“放弃”,全都是假象!
他根本不是来走过场的,他是憋着劲,要在最后时刻扔出一颗惊天动地的炸弹!
他早就准备好了这一切,就等着这个一鸣惊人的机会!什么黄江的优势,什么区位平衡,在这种碾压级别的技术方案和经济效益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是阳谋,是堂堂正正的实力碾压!
李达康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脸上因为兴奋而微微发烫。
他紧紧盯着苏哲,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和激赏。
这小子,真是太可怕了!
也太让人惊喜了!
与汉东省代表团这边的振奋和惊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申省代表团那边死一般的寂静。
钟晓春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脸色煞白,嘴唇微微哆嗦着。
他放在桌上的手,指节因为用力握紧而泛白。
他死死盯着台上的苏哲,眼神里充满了震惊、难以置信,以及一丝被彻底愚弄后的愤怒。
他脑子里嗡嗡作响,只有一个念头在盘旋:储能?风电加储能?他们怎么会想到这个?
他们怎么可能解决成本和技术的难题?
这不可能!
他猛地侧过头,看向身边的曲连江,却发现曲连江的状态比他更不堪。
曲连江张着嘴,眼睛瞪得滚圆,仿佛看到了什么极其恐怖的东西。
他的额头和鼻尖上瞬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眼神里充满了茫然和一种大势已去的恐慌。
他之前所有的自信和得意,此刻都被台上那个年轻人平淡却极具力量的话语击得粉碎。
“这怎么办?”曲连江失神地喃喃自语,声音细微得几乎听不见,“他们...他们什么时候搞出来的?”
突然,他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猛地一个激灵,脸上露出一丝狠厉和侥幸。
他几乎是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也顾不得场合是否合适,飞快地找到宁得时代一位高管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曲连江捂住手机,压低声音,语速极快甚至带着一丝恳求地说道:“王总!是我,曲连江!紧急情况!京海那边搞了个储能配套方案,你们...你们能不能立刻也给我们黄江提供一套类似的技术支持?对,现在就要!条件好说!什么都可以谈!”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传来一个为难又公式化的声音:“曲市长,非常抱歉。这个...恐怕不行。”
“为什么?!”
曲连江急了,声音忍不住提高了一点,引来旁边人诧异的目光,他赶紧又压低声音。
“价格不是问题!我们可以出比他们更高的价!”
“不是价格的问题,曲市长。”对方的声音带着无奈。
“我们...我们集团前几天刚和京海市光明区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产业联盟。
协议里有排他性条款,在华东区域,尤其是涉及海上风电配套储能项目,我们必须优先保障京海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供应,不能直接向其他竞争性项目提供同类方案...实在对不起,真的没办法。”
啪嗒一声,曲连江手里的手机滑落下来,砸在铺着地毯的地面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整个人像被抽掉了骨头一样,瘫软在座位上,面如死灰。
完了。
这是他脑子里唯一的念头。旁边的钟晓春将他的举动和最终的反应看得清清楚楚,虽然没听到电话具体内容,但结果已经明明白白写在了曲连江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