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八月,农场接二连三地传来好消息。
八桂大学那边通过了研究生课题研究基地的报告,把黄星熠的农场全部纳入进去。
黄星熠得到了通知,下半年开始会陆续有研究生过来这边进行课题研究。
能成为大学研究生课题研究基地,也相当于帮了农场很多忙。这些免费的劳动力利用得好,可以产生很大效益。
就比如现在张宛如在研究麦穗鱼,让农场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技术,至少省了一个技术人员的工资。
同时也通知了本科生还是十一后会过来农场进行实习。
上次只来了半个班,这次是整个班前来实习。一共42个人,至少要准备21个房间。
还好,小石村的农场也在建设中,到十月份四十间房肯定是没问题的。
新农场那边也正在建设第二栋宿舍楼,到十月份也可以投入使用。
不管在哪个农场,都不会影响实习生的实习!
本以为这已足够惊喜。不承想,在八月底,星熠农场又多了一所学校作为实习基地。
这次的学校是县里的农业学院,就在他们家开的螺蛳粉店的那片开发区内。
黄星熠和县里的农业学校没有交集,要说有牵扯的,那就是2月份的招聘会上的确招聘了这个学院的一个学生:石艳!
8月中旬的时候,农业学院就来函征求过意见,县里的相关部门也发来函希望全力支持!
这破事其实就是梁局长撮合的,就因为他考察星熠农场的时候,看到八桂大学在这里设了个实习点。
经过一番商量,黄星熠还是答应下来了。
多跟几所高校合作,也相当于给自己身上穿上黄马褂。
目前农场就这么大,也不知道两所学校究竟真正会安排多少实习生过来。为了避免发生冲突,黄星熠建议县里的农业学院跟八桂大学的实习期岔开来的。
八桂大学这边依然是十月份,也就是说大四上学期进行实习。
县里农业学院安排的是过完年之后的那段时间进行实习。
这个八月份还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是黄星熠不知道罢了!
石螺研究项目经过一年半的研究,已经摸清楚石螺的生长规律,繁殖规律,养殖过程的注意事项,有多少种植养殖方式等等。
杨晓芸作为研究课题小组成员参与了这个课题研究报告的编写。这份研究报告,大量的数据来源于星熠农场。
石螺的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星熠农场引起了专家组们的高度重视。
这个研究项目是为了服务好柳城的螺蛳粉产业。没想到在柳城300公里外的一个城市,居然有着这么一家农场在默默研究着石螺。
结合近段时间星熠农场频繁参与发表论文。科技厅的一些专家也有心想和星熠农场成立一个项目共同进行研究。
现在要找到一些真真正正做实事,把研究成果转为生产力的企业不多了。
现在科技厅每年都有扶持任务,可要想找到一个好的企业,把这些资金落实到位,推动生产力也是他们头疼的一件事。
很多企业都是拿个噱头去申报,结果几年过后,钱花完了,项目也没了,造成了资金极大的浪费。
他们反倒是看好黄星熠这个蚯蚓养殖的项目,如果扶持一下,让他们迅速地发展起来,利用蚯蚓来消化城市的厨余垃圾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
虽然说现在国家也扶持这些有机肥的企业,但是有机肥在农业种植方面的应用还是非常低。
毕竟成本在这里,用量又很大,通常用于种一些经济价值高的作物,比如在园林花卉方面。
黄星熠不知道他的农场又被更高层的领导关注了,或许突然某一天就会有相应的扶持政策下来!
……
转眼间来到了九月份,陆瑶瑶和黄星熠又开学了。
陆瑶瑶正式进入研三,能不能顺利毕业,就看今年的研究课题做得怎么样了。
不过这研究课题对她来说也没有多大难度了,依然选择羊肚菌深入研究。刚好跟着吴教授研究大棚调温连接种植。
吴教授不需要发表什么论文了。他一门的心思就是想着书立传。
所以在菌类研究方面,他也会倾囊相授。今年跟着他做研究的人绝对会有很大的收益。
陆瑶瑶今年跟着吴教授做研究,毕业论文不说手到擒来,至少会比别人轻松得多。
而黄星熠的研究课题那就不得了了,直接就是大闸蟹的养殖方向。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养殖,他手中积累的数据都已经很多了。不说一篇论文,写半本书的资料都够了。
他们夫妻俩信心满满,到明年六月份通过研究生毕业论文绝对没问题的。
进入研三,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课程了,主要就是做研究写论文!
黄星熠和陆瑶瑶在邕城待了一个星期,确定了研究方向之后,交了相应的开题报告就返回了农场。
9月份,黄星熠的工作重心就是要清空鲥鱼,还有羊肚菌,给农场增加一点流动资金!
现在处处都要用钱,账上的钱暂时还够发工资,就怕突然发生状况需要大笔花钱。
许久未直播的黄星熠,又连续播了一个星期,基本上把羊肚菌销售一空,回款将近500万。
鲥鱼经过两个月的推广,现在的客户也积累了四五十个,几万条鲥鱼,到了9月中旬也卖了七七八八,剩下的就留给育苗。
鱼塘空出来了,黄星熠又联系了鲥鱼苗场,再次运来6万条鱼苗!
陆瑶瑶也全身心地投入到羊肚菌的研究。
现在的羊肚菌已经开始长出来了,吴教授的这个大棚调温种植,初步看到效果!
不出意外的话,国庆期间这些羊肚菌就可以上市。
物以稀为贵,黄星熠相信,这羊肚菌绝对能卖出个好价格。
虽然是在大棚内种植,但是这蚯蚓土种出来的东西绝对不会差。这营养成分肯定跟在自然条件下种植出来的相差无几。
看到这羊肚菌长出来,吴教授比谁都高兴,这是他大胆想法的首次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