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徐达形态谦逊,连忙侧身,将身旁的黄权引出:“陛下,收复洛阳非臣之功,全赖公衡老将军布局远虑,洛阳城才得以和平归附大汉,臣,不敢居功……”

刘禅闻言,目光转向黄权。

黄权慌忙跪地叩首,声音颤抖道:

“罪臣黄权,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黄权:武力70,智力83,政治80,统帅81,综合评级A级。

技能:攻城二级,指挥士兵攻坚之时,全体士卒武力值+2。)

……

刘禅上前,双手扶起黄权,笑呵呵道:“老将军,往事如烟,皆已过去……先帝早有定论,将军无罪,何言罪臣?”

“建安二十四年涪城一别,朕记得将军那时对先帝说过:愿为大汉永镇北域!今日,朕方知将军此言不虚呐……\"

黄权眼眶泛红,声音哽咽:“罪臣……谢陛下宽宏大量!”

“老将军听旨!即日起,朕恢复你大汉镇北将军之位,望将军继续为大汉江山披肝沥胆!”

黄权再度跪地,叩首谢恩。

……

此时,诸葛亮也走上前,满是感慨道:“公衡,多年不见,风采依旧啊!”

黄权望着诸葛亮,泪水夺眶而出:“孔明,一晃六年未见,你两鬓竟已斑白……”

诸葛亮仰头轻笑道:“岁月不饶人啊,公衡……你又何尝不是呢?”

话落,黄权郑重向诸葛亮行了一礼,泣声道:“孔明,大汉幸赖有你……”

诸葛亮扶起黄权,手掌轻轻拍着他的手背,哽咽无言。

赵云上前作揖道:“公衡兄!”

黄权望着赵云,叹息道:“子龙将军,多年不见,一切可好?”

……

一番叙旧后,远处洛阳城头忽然传来七十二声钟鸣。

见时辰已到,众人齐整列队,向着洛阳城进发。

黄崇早已安排好洛阳百姓居于中轴大街两侧,迎接刘禅入城。

刘禅行至朱雀门前,望着前方天街两侧翻涌的人潮。

洛阳百姓早早等候在天街两旁,手捧香烛。

忽有老妪捧着陶罐挤到道前,颤巍巍抓出把黍米撒向空中。

而后,待刘禅进入天街时,满街的百姓竟纷纷抛洒起五谷,金黄的粟米与赤红的朱砂混着积雪纷扬,恍若九天星河倾落。

洛阳城中,声浪四起:

“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欢呼声汹涌澎湃,一波接着一波。

洛阳百姓沿街跪地,向刘禅行叩拜之礼,天街两旁,彩绸飘舞,红灯笼高高挂起,格外喜庆。

又见天街旁跪着个独臂老兵,老卒以额触地,泣泪满面。

身旁一个木匣中,竟整整齐齐码着数十枚箭簇,每枚箭簇上皆刻着“章武元年”。

望此情形,饶是久居高位的刘禅,也觉一股热流自心间涌起,澎湃不已。

……

刘禅在羽林卫的簇拥下,沿着宽阔的天街大道,向洛阳皇宫缓缓进发。

片刻,皇宫的轮廓逐渐清晰,阊阖门处,三重阙楼高达十二丈,门道铺七政纹石板,刻有大量日、月、星之图案。

穿过阊阖门,太极殿巍峨耸立,三层白玉台基,殿顶覆满黑色琉璃瓦,殿前立有十二根盘龙金柱,殿顶藻井二十八宿星图皆用夜明珠镶嵌。

……

刘禅仰头打量着这东都宫殿,笑骂道:“他娘的!那曹丕父子还真是懂得享受,这皇宫竟修得如此奢华……”

“朕在成都的皇宫与长安的未央宫,跟这里一比,简直就像破落的寒舍!”

此刻的刘禅有一种乡下土嗨来到大城市的感觉。

忽的,刘禅又想起另外一个时空,汉魏两国在硬实力上的差距,不可谓不巨大。

单从两国帝王的居所,便可窥出一二。

那时的局面,别说姜维无法北伐成功。

就是让嬴政、刘邦复活,在这种局势下也无能为力。

以一个川蜀之地,对抗已完全稳定北方全境、中原地区的强大政权?

两国之间的人口、生产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这种差距谁来也不好使……

即便刘禅魂穿至此,拥有系统之力又开了天眼。

在这五年时间,屡战屡胜,消灭了魏国大量有生力量。

到今天,曹魏那边还拥军三十万,虎踞河北、中原地区,所拥人口近千万。

这让原本历史上凑出十万军队都够呛的蜀汉,要怎么赢嘛?

……

诸葛亮笑容温和,侧头笑问刘禅:

“这洛阳皇宫极尽奢华,陛下可是动了迁都的念头?”

刘禅负手而立,沉思片刻,缓缓摇摇头,“不,眼下并不适合迁都,最少三十年内,朕不会考虑。”

诸葛亮颔首,脸上浮现出欣慰,“陛下圣明!”

闻言,赵云浓眉微蹙,不解道:

“陛下、丞相,洛阳城经曹氏三代精心修缮,远比长安繁华。况且洛阳本就是我大汉故都,又临近中原,往来便利,为何此刻不将都城迁至此处,却要等上三十年?”

刘禅和诸葛亮相视一眼,微笑不语。

而黄权走到赵云身旁,解释道:

“子龙将军,陛下乃天下英主,所思所想,自然深远。”

赵云满是困惑:“公衡兄,还望明示。”

“自董卓之乱后,华夏大地东部与西部发展差异愈发显着,出现了明显的“东富西穷”、“东强西落”之局面。”

“若陛下此时将都城迁至洛阳,东部凭借基础及地利,则会发展得更富更强……而西部便会因缺乏足够的关注与资源,愈发落后。”

闻言,赵云若有所思。

诸葛亮又微笑道:“公衡言之有理!大汉疆土,东西部皆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部百姓同样是陛下的子民……”

“若任由东西部差距持续扩大,西部百姓的生活难以改善……”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久而久之,西部百姓必定心生不满,这对大汉的长治久安极为不利。”

“定都长安,便能更好的发展关中地区,缩小东西部差距,尽量实现均衡发展……”

刘禅目光深邃,望向殿外,微微点头:“你们说的都对,不过……未来迁都一事,朕仍有考量。”

诸葛亮捻须笑言道:“若把关中农业、商业、人口稳固后,确可考虑迁都洛阳。”

闻言,刘禅却轻轻摇头,语出惊人:“不,朕并不准备迁都洛阳,而是迁都河北。”

诸葛亮闻言,不禁一愣,手中的羽扇停滞,目光惊愕:“迁都河北?”

赵云与黄权亦是面面相觑。

刘禅神色笃定,语气坚定:“不错,正是迁都河北。”

“有一事,朕可断言,未来大汉必定会出现南强北弱的局面,并且这个局面诞生要不了太久,短则数十年,长则不过百年。”

黄权瞪大眼:“陛下,南边那地方?”

刘禅再度点头:“正是,就在孙权所处的吴郡一带,未来那里定会成为国家的核心之地。”

“孙权此人,有一点功绩不能否认,那便是他带头开发南方。此一项,于民族长远而言,他是有功的。”

黄权疑惑:“陛下何意?仅凭孙权开发南方之故,完全不至于使南方超越北方……”

刘禅神秘一笑,负手而立,并未作答。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忽然,诸葛亮眼睛一亮,试探问道:

“陛下的意思是……建兴稻?”

……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大乾暴君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路过漫威的骑士楚韵最强炊事兵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