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整个天下突然间变得异常宁静,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一般。
各个诸侯都在暗中默默积攒自己的实力,他们心知肚明,这场和平只是暂时的,未来必然会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曹操,这位雄踞一方的霸主,占据着兖州、徐州和豫州等地。其中,徐州和豫州是他的粮仓,源源不断地为他提供着充足的粮草;而兖州则是一个四战之地,这里不仅盛产英勇善战的士卒,更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曹操在诸侯之间已经拥有了数一数二的霸主地位。
然而,曹操和袁术的大战早已经落幕,袁术的战败却给曹操带来了一个难题。尽管曹操与袁术之间有着旧情,但他也明白,袁术的实力不容小觑。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曹操决定让袁术交出玉玺和士卒,然后放任他带着谋士和将领以及他们的家眷北上投靠袁绍。
对于曹操的这一决定,众人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放虎归山,给了袁术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曹操这样做是明智之举,因为他心中非常清楚,如今的林北在北方已经一家独大,实力强大无比。有了袁绍作为缓冲,曹操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势力。
所以,曹操让袁术北上,其实也是为了壮大袁绍的实力,让袁绍能够与林北相抗衡。这样一来,曹操便可以在两者之间游刃有余,坐收渔翁之利。
江东的孙策突然离世,这对整个江东地区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震动。然而,在这动荡的局势下,孙权挺身而出,接管了江东的各项事务。
为了稳定那些世家大族和元老重臣们的心,孙权决定采取一种巧妙的策略。他表面上仍然高举西进的旗帜,让那些老臣子们与荆州的刘表展开激烈的争斗,而他自己则坐镇后方,悄然收拢人心,并暗中筹备称帝的事宜。
这一切都是在瞒着元老重臣和世家大族们进行的,他们对孙权的真实意图一无所知。然而,当他们最终察觉到孙权的计划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孙权已经成功地称帝,秣陵也被改名为建业,成为了新的国都。事实上周瑜是知晓此事的,就是他在暗中促成了孙权称帝的事宜,为的就是让孙权能够更好的统治江东。
孙坚在建业称帝,国号定为“吴”。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江东的政治格局,孙权成为了吴国的开国皇帝。尽管那些元老重臣们在名义上仍然是孙权的臣子,但他们此时已经不敢过多地发表意见,只能纷纷表示祝贺,庆祝孙权称帝。
孙权深知人心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对所有的官员都进行了加官进爵。这一举动不仅是对他们的一种奖励,更是为了笼络人心,让所有人都对他忠心耿耿。
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孙权终于成功地将整个吴国的人心都拉拢到了自己这边,使得他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
刘表年纪渐长,也开始有些不谙世事起来,然而听到了周边诸侯又有人称帝,他心中立刻升起了一个宏伟的目标——登上那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宝座,内心的欲望被彻底点燃。
在一些世家大族的怂恿和支持下,刘表终于下定决心,在襄阳称帝,国号定为“楚”。他所统治的地区,正是大汉最为富庶的州郡之一,这使得当地的世家大族对他的称帝之举无不拍手称赞。
与此同时,刘璋得知自己的亲戚刘表已经称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甘。他心想:“我位于益州,占据着天府之国,同样也是汉室宗亲,岂能比刘表矮上一截?”于是,刘璋也毅然决然地称帝,国号定为“蜀”。
而刘备,这位同样身为汉室宗亲的人,此时却只能在新野默默叹息。与其他汉室宗亲相比,他的境遇可谓是最为落魄。他仅仅是新野的太守,地位远不及刘表和刘璋。面对如此现实,刘备感到无比的无奈和沮丧。
然而,司隶地区却在这场诸侯纷争中保持着中立。尽管如此,司隶地区仍需时刻警惕着来自雍凉之地的马腾和韩遂二人的频繁袭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既要应对外部的威胁,又要维持内部的稳定。
马腾和韩遂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举动,完全是出于过冬的考虑。他们深知,如果南下去攻打张鲁,将会面临巨大的困难。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以他们目前的实力去攻打,无疑是以卵击石,不仅难以取得胜利,还可能会损失惨重。
而如果选择东进并州,他们也清楚自己的实力与林北的太平天国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根本没有胜算。在这种情况下,司隶地区就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司隶地区不仅富庶,而且没有实力雄厚的诸侯镇守,这对于马腾和韩遂来说,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肥肉。
于是,雍凉地区和司隶地区之间的战斗变得异常频繁。司隶的那些世家大族对西凉人充满了轻视,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群粗鲁的匹夫。然而,这些世家大族并没有意识到马腾和韩遂的真正实力。
为了抵御来犯的马腾、韩遂联军,司隶的世家大族们不惜耗费大量的家财,供养着自己的士卒,拼死抵抗。但马腾和韩遂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他们在司隶地区横行无忌,肆意打草谷,就像挑选软柿子一样轻松。
由于马腾和韩遂实力强悍,他们对司隶的世家大族们不屑一顾,认为这些人不过是些不堪一击的土鸡瓦狗。因此,他们在司隶地区的行动愈发肆无忌惮,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恐慌。
司隶的世家大族们不惜耗费大量的家财还是有些用处的,所豢养出来的士卒们一个个守城是一顶一的卖力,使得马腾和韩遂只能挑司隶地区的村庄劫掠,而并非挑选大城市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