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袁绍热情地接待了袁术,两人相谈甚欢。然而,当袁绍听闻南方的诸侯们纷纷称帝时,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别样的心思。
袁绍心想,北方有太平天国,南方有吴国、楚国,西南方还有蜀国,这些诸侯们都已经称帝,那他袁绍又何尝不能呢?毕竟,他可是四世三公的名门之后,地位显赫。
如今,袁绍不仅收拢了袁术所在的袁家所有长辈亲属,还成功地将自己打造成了袁家的嫡系。尽管从血缘关系上来说,他只是旁系,但现在的袁术已经沦为失败者,而袁绍手中却掌握着强大的实力。
袁绍暗自思忖,他完全有能力成为袁家的主家,进而称帝。他手握青州和冀州这两大州郡,拥有雄厚的资本。相比之下,孙权虽然占据江东,但实际上也不过是占领了一个扬州而已;刘表和刘璋分别占据着荆州和益州,也不过如此。而他袁绍,坐拥两个州郡,绝对有资格称帝!
于是,在众人的瞩目之下,袁绍毅然决然地称帝了。他将都城定在建业,并定国号为“魏”。
尽管袁术在战场上遭遇了惨败,但当他得知袁绍称帝的消息时,内心依然感到极度的痛苦和难以接受。这种矛盾的情感源于他对兄弟的复杂态度——既担心袁绍在称帝后会遭遇苦难,又害怕他会因此而享受荣华富贵。
袁术深知自己的实力已大不如前,无法与袁绍正面对抗。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试图通过一些手段来挽回局面。他首先拉拢了几个家族中的长辈,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人脉,向袁绍施加压力。
经过一番周折,袁术终于成功地说服了袁绍,让他同意给予自己一部分士兵,以便去争夺司隶地区。袁绍之所以会答应袁术的请求,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毕竟是兄弟,有着血缘关系;另一方面,袁绍也考虑到,如果有朝一日自己也遭遇失败,或许还能指望袁术来为他撑腰。
就这样,袁术率领着他的将领和士兵们,浩浩荡荡地开往了司隶地区。而袁绍则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轻而易举地攻占了这片土地。
与此同时,袁术还与马腾、韩遂二人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这两位势力强大的军阀,在袁术的劝说下,决定成为他的雇佣军,为他效力。
说白了,这就是袁家深厚底蕴的体现啊!想当年袁家在朝堂之上担任四世三公之时,那家底简直丰厚得难以想象。而且袁家的名望所带来的好处,在这个时候也展露无遗,连马腾和韩遂这样的势力都心甘情愿地与袁术合作。
司隶的那些世家大族们,一见到袁家的人前来收拢他们,二话不说,纷纷将手中的权力交了出来。袁家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情况。然而,正因为如此,袁家的人情在袁绍和袁术这一辈算是被消耗殆尽了。
司隶的这些世家大族们,其实也是最后一次选择相信袁家了。他们渴望着袁家能够带领他们一飞冲天、飞黄腾达,但同时,他们也清楚地看到了如今大汉的局势。所以,他们采取了一种“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广泛撒网,多捞几条鱼。虽然大部分的赌注还是压在了袁家身上,但也会在其他诸侯麾下稍微下注,以防万一。
不过,唯一让这些世家大族感到不爽的是,他们根本没办法在林北所统治的太平天国那里下注。这无疑给他们的计划带来了一些遗憾和不确定性。
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一个王朝很难延续百年之久,但世家大族却可以传承数百年。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袁术在得到司隶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继续称帝。他不仅有马腾和韩遂这样的强力打手为其撑腰,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国号“仲”似乎有着特殊的情感,仿佛这个字蕴含着某种深意。
尽管袁绍心里清楚袁术称帝的结局会如何,但对于弟弟的这一举动,他心中仍然有些许不满和纠结。然而,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袁术自生自灭了。
至此,整个天下的格局似乎就这样固定下来了。林北所领导的太平天国,在大汉州郡中拥有最多的地盘,地域也最为辽阔。他们占据着平州、幽州和并州这三个重要的州郡,实力不容小觑。
然而,林北的势力并非没有弱点。粮食短缺问题成为了他们面临的唯一难题。尽管拥有广阔的土地,但如果无法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太平天国的发展恐怕也会受到限制。
天下局势逐渐稳定,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各诸侯心怀鬼胎,都在暗地里默默积攒实力,等待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爆发。
林北所在的太平天国,并没有被这看似平静的局面所迷惑。他们深知科技的力量,于是开始倾尽全力发展科技,疯狂地攀升科技树。
在这个过程中,林北提出了蒸汽原理,这无疑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发现。然而,要将这个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发明——蒸汽机,却并非易事。毕竟,当时的各种技术都相对落后,虽然有了理论基础,但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
林北虽然对蒸汽机有所了解,但他自己并非理科出身,对于其内部构造可谓一窍不通。这就好比一个人站在大海边,望着那无边无际的海洋,虽然心中充满了渴望,却只能望洋兴叹。
不过,幸运的是,林北知道如何制造热气球。这至少为太平天国提供了一种制空手段,使得他们在战争中能够占据一定的优势。
此外,林北还用丹青画出了枪械的草稿图。然而,他对枪械的内部结构同样一无所知。这就好比一个画家画出了一幅美丽的画作,却不知道如何将其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