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子鸣和柏燕所率领的建设营寨的队伍逐渐勾勒出了一个初步的轮廓。与此同时,后续的部队也如涓涓细流般源源不断地抵达。
眼前的这一幕,对于审配来说,无疑是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他的三观。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些敌军,心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
在如此严寒的天气里,这些敌军竟然能够行动自如,仿佛丝毫不受寒冷的影响。这简直就是超乎想象的事情!审配不禁对这些敌军的适应能力感到惊叹,同时也对自己一方的士兵们感到失望。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周边那些站在城墙上站岗的士卒们,心中涌起了一股怒其不争的情绪。这些守城的士兵们三三两两地围在篝火旁边,有的在取暖,有的则在闲聊,偶尔才会有一两个人抬头观察一下敌军的动向。而其他的人,则无一不是在尽可能地偷懒,完全没有一点战斗的紧张感。
这一切,其实都是审配纵容的结果。毕竟,目前敌军还没有展开攻城行动,所以士兵们稍微放松一些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审配心里却很清楚,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一旦敌军发动攻击,这些懒散的士兵恐怕很难抵挡住敌人的猛烈进攻。
实际上,审配内心非常渴望能够亲自率领骑兵杀出南皮城,直接冲向城外的敌军。他想象着自己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将那些敌军砍得四分五裂,让他们尝尝自己的厉害。
可是,现实却让他不得不顾虑重重。如此严寒的天气,城外的积雪覆盖了大地,这对于骑兵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最让人担忧的是,马匹很有可能会陷入积雪中,导致无法顺利冲锋。这样一来,不仅会失去骑兵的优势,还可能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审配站在城墙上,目光如炬地审视着城外的敌军。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胜负关系到南皮城的生死存亡,因此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下达了让士卒们既能得到休息时间又能兼顾监视敌军动向的命令后,他匆匆离开了城墙。
审配的身影渐行渐远,他的脚步显得有些匆忙。他知道,自己需要回到府邸,去那个温柔乡中放松一下身心。作为一名世家子弟,他一直以来都以刚正不阿着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懂得享受生活。相较于城墙上的冷风刺骨,那温暖的温柔乡才是他心中真正的归宿。
回到府邸后,审配被一群侍女簇拥着。她们轻柔地为他脱去铠甲,换上舒适的衣物,然后奉上香茗和点心。审配靠在柔软的榻上,尽情享受着侍女们的贴心服务。他闭上眼睛,感受着那温暖的气息和轻柔的抚摸,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
在这温柔乡中,审配忘却了战争的残酷和压力,他的思绪渐渐飘远。然而,城外的子鸣、柏燕以及后续抵达的赵弘却没有他这般悠闲。他们正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如何攻打下这座固若金汤的南皮城。
南皮城的城墙高大而厚重,仿佛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屏障。城墙上的士卒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这无疑给攻城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子鸣、柏燕和赵弘围坐在营帐中,对着地图仔细研究,商讨着各种攻城的策略。
他们知道,要想攻下南皮城,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攻城器械。于是,大量的攻城器械在城外持续建造着,投石车、云梯、攻城塔等一应俱全。然而,他们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这些攻城器械可能还不足以攻破南皮城的城门。
“虽然我们可以用炸药将城门炸开,”子鸣皱着眉头说道,“但是如果敌军在城门后堆积杂物,那么炸开城门就毫无意义了。”
柏燕和赵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陷入了沉思,思考着如何应对这一难题。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决定优先建造那些攻城器械,以此来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等到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再巧妙地运用炸药将城门炸开。当然,如果城门后面堆积了大量杂物,导致炸药无法发挥作用,那也只能归咎于运气不好了。
不过,即使遇到这种情况,也并非完全束手无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尝试。
在随军的能工巧匠们的精心打造下,投石机逐渐呈现出完整的形态。而这场大雪封路,虽然给行军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也并非毫无益处。至少,现在南皮城内的守军根本无法派遣士兵前往其他郡县求援。因为白茫茫的雪地会让人迷失方向,而且战马在积雪深厚的环境中行动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积雪越深,战马就越难以从中挣脱出来,不仅如此,寒冷的天气还会让马匹和骑手都遭受冻伤。
然而,这其中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投石机完全可以投掷雪球。只要在雪球中掺杂一些碎石,当这些雪球被投掷到敌人的城墙上时,雪球就会瞬间碎裂开来,碎石也会随之四溅,从而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对敌人造成伤亡。
伴随着投石机的试射结束,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城战正式拉开帷幕。一颗颗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雪球,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径直朝着南皮的城墙呼啸而去。
然而,南皮的守军并非等闲之辈,他们作为久经沙场的精锐士卒,在遭受雪球的持续轰击后,迅速展现出了过人的战斗素养和应变能力。经过一番观察和思考,他们终于悟出了一种能够显着降低伤亡的防御方法——利用盾牌进行防御。
当雪球如雨点般袭来时,守军们迅速躲到墙垛后面,然后将盾牌高高举起,严密地护住自己的身体。盾牌不仅能够直接阻挡雪球的撞击,还能有效地防止碎石的溅射。这样一来,即使有部分碎石穿透盾牌的防护,也会被盾牌的边缘所阻拦,无法对守军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这种巧妙的防御策略充分体现了精锐士卒的智慧和灵活性。他们并非一味地蛮干,而是在面对敌人的攻击时,冷静思考,迅速找到应对之法。这种临危不乱、善于动脑的素质,正是他们成为精锐之师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