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专属包间的门刚合上,蒋心就忍不住咋舌:“刚才外面那阵仗,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哪个顶流开粉丝见面会呢。”
莫云汐按了下呼叫铃,吩咐厨房上菜,闻言挑眉笑出声:“见面会?我倒觉得,像咱们家余少开的选妃大会。”
听到莫云汐这句话,心里藏着事的余顺不自然地摸了摸鼻子,顺手给两人添上茶水:“是我考虑不周,先前和安妮姐提过深度合作的意向,没成想她直接应了路川,把咱们的大会议室借了出去。
既然都答应了,总不好驳她面子,我已经交代下去,让下午的决赛尽量加快进度,待会儿就看不到这些人了。”
蒋心脸上仍带着几分不满:“你是没瞧见那些人看你的眼神,活像要把你生吞了似的。”
“扑哧——”莫云汐没忍住笑出了声,“我可是听说,当年拍《天龙八部》的时候,有人可是……”
“不许说!”蒋心连忙探过身,伸手捂住莫云汐的嘴。
两人很快闹作一团,若是余佩蘅和冷启轩在场,定然想不到,平日里端庄得体的母亲,竟有这般鲜活闹腾的模样。
没闹一会儿,厨房的人就推着餐车进来了,两人这才收了玩心,边吃边聊了起来。
“老公,你最近开了什么新项目?这几天工作室那边看着忙得不行,蜜蜜和小刀都在群里‘投诉’你,说你在她们那儿待着时,手机就没停过。”莫云汐夹了一筷子菜,状似随意地问。
余顺点头:“确实忙了些,在做《流浪地球》的前期筹备,上午还特地请了中科院的老院士来,给我们做数据参数支撑。”
“不管你忙什么,尽量别把工作带回到家里——你今晚去茜茜那儿可不许这样,把手机交给南哥拿着。”莫云汐语气软下来,眼底带着关切。
余顺愣了愣,没明白她的用意。
莫云汐便接着说:“茜茜怀着孕呢,孕妇情绪最不稳定;
蜜蜜和小刀也刚分娩没多久,你得多顾着她们的感受,多陪陪她们。
你想想,你的女友团足有十多位,这还是有姐妹在外忙工作的情况,这段时间你正好在燕京,就这样轮下来,每人六天才能见你一面。
难得见一次,你还忙着工作,未免太对不起姐妹们了。
有什么事先压一压,明后晚再把工作带到我和心姐这儿来。”
听着这话,余顺心里顿时涌上一阵愧疚——既愧疚自己花心招惹了这么多女友,却没精力好好陪伴;也愧疚方才竟对古力娜扎和迪丽热巴起了邪念。
“云汐,我……”他想解释些什么,却被莫云汐打断。
“老公,你不用说什么,我知道你肩上扛着元老托付的任务,要弘扬中华文化,姐妹们都能理解。
只不过——”莫云汐抬眼看向他,目光认真,“我得提醒你,再忙也别忘了顾及我们姐妹的感受。”
“对呀,我和云汐这儿倒没什么,茜茜都六个多月了,你可得多上心。”蒋心也在一旁帮腔。
“是是是,我一定注意。”余顺忙不迭点头,不知是不是他心里有鬼,总觉得莫云汐的话里藏着别的意思。
这时,包间门被轻轻敲响,阿南推门进来禀报:“余少,中科院张院士派来的两位研究员已经到了,我先把人请到小会议室了;国内几家头部特效公司的负责人也在路上,很快就到。”
余顺三两口扒完碗里的饭,跟两人匆匆打了声招呼,起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走,去看看咱们的‘行星发动机’,能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莫云汐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眉梢微蹙,若有所思。
“怎么了,云汐?”蒋心见她神色不对,问道。
“你没觉得老公今天有点不对劲吗?”
“不对劲?是说他忙着筹备电影的事?”
“不是这个。”莫云汐摇头,“他刚才摸鼻子了。”
“摸鼻子怎么了?”蒋心更困惑了。
“从小到大,他但凡有什么事没做好、或是藏了心思,就会下意识摸鼻子。”莫云汐舀了勺汤,语气平淡。
“或许是我们刚才发牢骚,让他觉得不好意思了吧。”
“不清楚,不想了,咱们先吃饭,还有一堆报表要看呢。”
蒋心“嗯”了一声,笑着说道:“他除了那点癖好,也没别的毛病,无非就是女友从十三个变十四个罢了,他真有念头了,咱们也拦不住。”
女人的第六感虽准,这次却猜错了——余顺心里的念头,是从十三个跳到十五个。
推开小会议室的门,里面早已聚了不少人。
十几个人围着会议桌上的行星发动机3d模型,中科院的两位年轻研究员手持平板电脑,正给公司特效组的人细致讲解物理原理;桌上摊开的十几张设计图上,蓝色线条精准勾勒出发动机的喷射口、重核聚变核心,连每一根管道的走向都标注得丝毫不差。
见余顺进来,众人立刻停下话头,纷纷起身打招呼:“余少”“老板”。
余顺摆摆手,径直走到模型前:“不用拘礼,你们继续聊。
只有摸清了工作原理,才能做出让观众信服的行星发动机特效,我也听听,看怎么平衡‘硬核’和‘易懂’,让普通观众也能看明白。”
没等多久,受邀的特效公司负责人就陆续到齐了。
余顺走到主位旁,却没坐下,先笑着致歉:“实在不好意思,大会议室临时被征用了,这里空间小了点,不过那边很快就能空出来,大家先委屈挤一挤。咱们公司的人,给客人让个座。”
众人客套了几句,外来的负责人推让不过,纷纷坐下;最后还空着几个位置,余顺便招呼特效组的几位负责人一起落座。
等大家都坐定,余顺才开口:“今天请各位来的目的,想必大家都清楚吧?”
特效公司的负责人纷纷点头,其中一人笑着接话:“知道,余少要拍咱们华国影视圈第一部史诗级科幻电影,我们都是来帮忙的。”
“既然是‘史诗级’,自然离不开大量特效支撑,辛苦各位了。”余顺语气诚恳。
“余少这话就见外了!”另一位负责人连忙摆手,语气带着几分坦诚,“说句不怕丢人的话,我们这些做特效的小公司,最近都快撑不下去了。您能给我们派活,我们巴不得多些这样的‘辛苦’。”
余顺笑了笑,语气笃定:“咱们华国人做事务实,拍电影总喜欢‘真刀真枪’,确实很少依赖特效。
但我敢保证,随着影视业的繁荣,将来不管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动画片,都会用到大量特效——到时候这块大蛋糕,咱们这些在座的都吃不完。”
“有余少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先前说话的负责人松了口气,“谁不知道您最有前瞻性?就算现在难,我们也得挺下去,等那一天到来。”
“老赵,哪用‘挺’啊?”又一位负责人插话,语气带着兴奋,“你没听说吗?余少这部《流浪地球》,计划先拍两部呢!单是这两部漏下来的活,就够咱们吃饱了,等将来影视特效爆发,咱们更是不愁饭吃。”
在座的人都善意地笑了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余顺也跟着笑:“放心,今天请各位来,就保证让大家都能吃饱。就算《流浪地球》拍完了,后续我还有别的项目,到时候照样找各位合作。”
他话锋一转,侧身指了指身旁的两位研究员:“这两位是中科院的研究员,专门来给咱们做数据支撑的。
有了这些核心数据,咱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冰冷的数字,变成银幕上能让观众信服的画面。”
话音刚落,一家特效公司的负责人就指着设计图上的喷射口发问:“余少,根据数据,发动机喷射的等离子体温度要达到1.5亿摄氏度,这个温度对应的光效该怎么呈现?
用纯白色还是偏蓝色?
另外,喷射时的气流扰动,要不要加入地表灰尘被卷起的效果?”
中科院的研究员立刻接话:“从物理角度来说,1.5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视觉上会呈现极亮的蓝白色;
而且喷射产生的冲击波会让周围空气扭曲,地表的碎石和灰尘会被瞬间卷起,形成柱状尘埃云——这些细节都得还原,才能体现真实感。”
“我们公司之前给别的电影做过一版发动机喷射火焰的方案。”
另一家公司的负责人皱着眉开口,“当时用粒子特效模拟等离子体燃烧,温度感是拉满了,但问题是太耗渲染时间——按电影里‘全功率运转’的镜头时长算,单帧渲染就要8小时。
那部电影的出品方一听这个时间,直接就否决了,说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