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和皇帝那边对于林贾两家的称赞,让不少人心中都暗暗揣摩起了圣意不提。
相比较由于两位圣人同时到场,而显得有些拘束的外朝臣子们的宫宴,皇后在后宫所举办的专门招待女眷的宫宴,气氛就显得融洽得多了。
毕竟这些长袖善舞的夫人们,更能把笑里藏刀、口蜜腹剑等种种本领表演的活灵活现。
去年宫宴的时候,黛玉就已经深受皇后的青睐,今年有了太上皇明目张胆的撑腰,黛玉更是成了宫宴上格外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
而黛玉也今时不同往日,多出了一群\/交情甚好的贵女作为手帕交,不必再像去年那样亦步亦趋的跟在贾母的身边,而是在同几位认识的长辈见了礼之后,就被相熟的贵女们召唤到了她们的小圈子里,一边用着茶点,一边低声交谈,倒也自得其乐。
不过有对待黛玉友善的人,自然也就有那种不识趣的蠢人,仗着自己家世显赫,或者又是长辈的身份,表面上是体贴备至的来跟黛玉叙话,实际上却阴阳怪气的对黛玉在这一年中所做的事情横加指责。
比如说黛玉牵头所组织的鹊桥会活动,就被这些贵夫人、小姐们百般弊病,明里暗里打着为黛玉好的招牌,劝她多呆在家里读书写字、修身养性,少出门蹦哒,插手那些不该她管的事情,失了大家闺秀的身份。
对于这些出言嘲讽、阴阳怪气的人,甚至都等不到黛玉亲自应付,跟她交好的那些贵女们就坐不住了,一个个气势甚足的杀入了战场,反唇相讥的表示,黛玉的才华品格有目共睹,若是连她都需要在家里读书识字、修身养性,那整个京城的权贵子女恐怕都没有资格到外面抛头露面,而是该闭门不出、好好学习了。
要不是黛玉足够优秀,太上皇和皇帝又怎会明确指定由她来担任玉华公主的伴读,甚至连太上皇和一众皇子皇女都要以半师之礼对待黛玉?
你们这些夫人、小姐自己孤陋寡闻,如同坐井观天的癞蛤蟆,体会不到黛玉所作所为的个中深意也就罢了,难不成太上皇和皇帝这两位圣人还不如你们有眼光?
黛玉所交好的这群贵女们性格各异,有知书达理的,有细心缜密的,有爽朗豁达的,也有大方泼辣的,但除了少数几个如湘云那样的愣头青之外,人均都有好几百个心眼子,只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一波冲锋下来,那些敢于阴阳怪气黛玉的贵夫人和小姐们就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不过打了炮灰、来了boss,几乎是宫宴上必不可少的场面,特别是黛玉不久前才刚刚当街惩治了福康郡马一番,与之相关的人等,早就将黛玉怀恨在心,碍于太上皇和皇帝对于黛玉的宠信,自然不敢直接明目张胆的上门找茬,也就只能在宫宴这种人多的场合找找存在感了。
找上黛玉的,正是甄太妃所出的长公主,身边还跟着那位已经和离了的福康郡主。
长公主毕竟是金枝玉叶、身份高贵,有着显赫身份的同时,又端起了长辈的架子,表面上是来给处于争端之中的双方解围,实则暗搓搓的拉偏架,让那些已本已经溃不成军的夫人、小姐们有了喘息的机会,重新恢复了几分战斗力,又压制着黛玉这边的一帮贵女忍气吞声,只能听她的教导和训斥。
毕竟身份和辈分都在这里压着,长公主所代表的是皇室的脸面,所以就算这些贵女们再为黛玉鸣不平,为了不给自己的家族招灾惹祸,表面上也只能摆出个顺从的态度,不能像之前对待其他的夫人、小姐们那般肆无忌惮。
说到底,还是实力为王,权势压人。
若她们的身份和辈分在长公主之上,现在自然又是另外一种态度。
可惜长公主一出,能够压制她的,也就只剩下寥寥几人。
然而,皇后还正在挨个接见来参加宫宴的女眷,此时尚未正式莅临宫宴现场,因此倒让在此地身份最高的长公主捡了个便宜。
众贵女们不敢跟长公主呛声,黛玉却不像她们那样心存顾忌。
反正太上皇和皇帝已经明示暗示的够多了,只要黛玉不危害到大夏朝的皇权,平时谁要是敢对她找茬和挑衅,她都可以当面反击回去,自然有两位圣人给她撑腰。
只不过黛玉并没有因为拿到这样的尚方宝剑就变得飞扬跋扈,到现在为止,只只是因为福康郡马主动撞上门来,这才惩治了对方一番,因此倒是让长公主之流对她产生了软弱可欺的错觉。
长公主或许也就是不服气太上皇对于黛玉的宠爱,这才故意当众找茬,倒要看看一旦自己同黛玉发生了冲突,那位高居大明宫中的父皇究竟会偏袒哪一方。
黛玉因为长公主和福康郡主的挑衅而觉得有些不耐烦,想着要不要同样也给她们俩各上一张真言符,让她们同福康郡马一样当众出丑。
不过想到对方毕竟是太上皇的女儿和外孙女,正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要是真让她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了大丑,太上皇和皇帝的面子上也不会太好看。
但是忍气吞声也绝对不是黛玉的风格,所有参加宫宴的人都在旁边看着呢,若是黛玉不及时予以反击的话,这一局就会被长公主和福康郡主压上一头,免不了会被某些人在私底下嘲笑,而今后类似的挑衅也会接踵而来。
正在黛玉犹豫要怎样惩治长公主和福康郡主的时候,贾母却已经挺身而出,不卑不亢的三言两语间,就化解了长公主和福康郡主的攻势,顺带着还反过来对她们阴阳怪气了一把,暗搓搓的揭了不少短,让旁边的吃瓜群众们大呼过瘾。
贾家这几年虽然有些败落了,但贾母自始至终都是超品的国公夫人的身份,跟她往来的也少不了公主、王妃之类的身份高贵的诰命,对于京城各家权贵的八卦自然也听了不少。
因此,真要倚老卖老起来,就算是长公主也免不了要退避三舍。
更何况要是再不退让的话,还不知道贾母会不会道破有关她们家的更多的丑事,到时候成了笑话的,可就变成她们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