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师叔,我是李怀节,我有点私事要向您反映。”说到这里,李怀节停顿了一秒钟,给姜成林一个反应的时间。
如果他现在不是很方便接电话,他完全可以在这个空档里请李怀节挂电话。
“是怀节啊!你的事情我们都很关注,也很关心。你说吧,你担心什么?”
姜成林的话语声很温和,一句“我们都很关注,也很关心”把信息量直接拉满了。
李怀节听到这里,精神振奋。
他小声把自己的处境简单说了说,点出“如果被人从理论上挑毛病”的担忧。
姜成林笑着说道:“看到你越来越成熟,我们都很欣慰。
你的担心是有必要的。
毕竟,理论的对错和话语权有很大关系。
但是,如果别人要是真的在你身上挑理论上的毛病,那他可是真打错了算盘。
在学院派身上找理论错误,舆论这一关他就不好过。
你安心工作,不要在这方面想太多。
任何时候,工作成绩都是最好的护身符。”
姜成林是真拿李怀节当子侄,什么话都教他。
挂断姜成林的电话,李怀节思考了片刻,编了一条短信,给老校长发了过去。
这条短信里面,李怀节把自己的困境简单说了说,更多的,是感谢姜成林的多次关照。
说实话,虽然李怀节已经是副厅级的领导干部了,可是,让他给自己的老校长打电话,他还真有点勇气不足。
等李怀节办完这些事,司机老张也拉着向谨言一起,来市委大院接他了。
“领导,‘诽谤案’是在市局网监支队立的,立案材料很详实。
支队领导认为,在向市局领导请示完之后,就可以对柳奇志实行拘传措施。
法院那边的事情,也已经委托好了律师,现在就等着启动法律程序了。”
这就好,起码能在最短时间内,对柳奇志采取法律措施。
这样不但让红星市委宣传部的工作好做不少,也给省委领导减轻不少压力。
“小向的动作还是很快的!我这就通知刘部长,宣传部可以去法院和公安局取报道素材了。”
中午一点钟,红星市融媒体平台上,突然出现了一则红星市公安局对柳奇志采取立案侦查措施、李怀节对柳奇志提起上诉的短视频。
这个短视频上架得非常突然。
在大家都被这则短视频吸引了注意力之后,一则长达一刻钟的长视频,把柳奇志违反组织程序,利用手中职权对李怀节采取歧视性违规调查的事情,给说了个底儿掉。
刘广信也是豁出去了。
在这部长视频中,近乎还原了柳奇志身为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处长,组建违规调查组来红星市调查的全过程。
视频中出现了不少配合柳奇志调查的干部。由他们现身说法,指出柳奇志的调查多有针对性和歧视性,有多荒唐。
这两则视频很快被不少的自媒体人,自发地搬上了自媒体平台。
正面舆论开始发酵。
这个时候的李怀节,正带着专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前往安云县牛首岭镇,检查贫困户搬迁安置工程进展情况。
阳光正好,群山像一幅油画,颜色丰富饱满。
偶尔看到一湾碧水,静静地荡漾在峡谷中,美的醉人。
车到牛首岭镇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下午的两点多钟。
牛首岭镇上连面馆都关门打烊了。几人在商店里买了点面包和矿泉水,垫吧好肚子,来到了安置小区。
安置小区在镇子的西边,规模不大,20栋5层的安置楼,大概能住下200户人家。
这和资料里数据是完全吻合的。
小区里有人家正搬进来,好几辆拖拉机装得满满的,微微发黑的棉被、打了补丁的床单,甚至还有装满了竹笼的鸡鸭。
竹笼里的公鸡比年画上的还威武,红毛赤冠,昂着头四处打量着什么。
两名干部也在帮忙搬东西。
他们俩搬的是玉米,装满了的蛇皮袋很滑溜,两人搞了好一会儿这才抬上了肩膀,走进了安置楼。
李怀节带着向谨言,也跟着走了进去。
这户人家住在四楼。
搬玉米的干部可能没怎么干过农活,爬楼梯时腿都在打颤。
他没有吭气,一只手牢牢扶住肩上的蛇皮袋;另一只手紧紧抓住楼梯两侧的铝合金扶栏,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
李怀节先他一步走到四楼,一眼就看到这户人家的主人,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这名中年男子正在和一位七十来岁的老太太说着话。很明显,他是在安慰她。
“我可以进来吗?”李怀节站在门口,笑着说道:“县里让我们来看看,你们这里的条件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没有!”
中年男子一听李怀节是县里下来的,连忙把他请了进来。麻利地从一堆行李当中找出一把刷着桐油的椅子,邀请他坐下来。
就在这时,那位扛着玉米的干部也进来了。
中年男人立刻跑到他身边,把他肩上的蛇皮袋子接了下来,说道:“卫干事,这个活儿真不需要你干!
我把我老娘哄好就自己下去搬。我搬起来快得很,还不费力。
你们搬起来还要爬楼梯,吃不消的!
刚好,县里下来了领导,你陪一陪他!”
这个时候,卫干事已经注意到了李怀节。
他看到李怀节的第一眼就是一愣神,随即就有点不敢相信。
当他看到李怀节冲着自己点头的时候,才终于确认,真是李副市长来了。
要说其他市长的话,基层肯定不会记得这么清楚。
可李怀节不一样,多次出现在红星市的社会新闻里。
甚至还因为被打了黑枪,在这些基层干部当中被传得有些传奇色彩了。
“卫干事是吧?!你是驻村干部?”李怀节直接问道:“这家是个什么情况?”
“是的,领导!我是安云信访中心的,分驻牛首岭镇小池村的第一书记。
这户人家是从五子沟迁出来的。
那里路况不好,只好用拖拉机帮他们搬家了。
这户人家一共是六口人,平时只有两个老人在家带孩子,刚刚走出去的,是他们家的顶梁柱孙明五。
夫妻两人都在南粤这边打工,一家六口人,全指望着这一对夫妻的打工收入养活着。
孙明五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日子过的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