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几年时间的暗中布局和发展,以耶律重元父子为核心的一个谋图通过军事政变篡夺皇权的团体已然在辽国的上层统治集团里悄然成形。这些人里面可不是些小鱼小虾类的宵小之辈,而是个个都堪称重量级人物:前北院枢密使(郑国王)萧革、同知北院枢密使事萧胡睹(丰国王萧孝友的儿子)、殿前都点检耶律萨喇图、 辽国统军使萧特里德、兴圣宫太保萧古迪、陈王萧特布。除此之外,耶律涅鲁古的身边还聚拢了一批与他同样出身显赫但又不知天高地厚的贵族子弟作为他日举兵起事的中坚力量。
精心准备和谋划了整整五年之后,耶律重元父子决定在公元1063年5月(也就是宋朝这边赵曙发疯最厉害的时候)正式发动政变除掉耶律洪基。正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有一个人此时就比耶律重元父子还要着急起兵,他不断催促这父子俩赶紧起事,再晚就可能要露馅了。这人谁啊?耶律重元父子帐下的“第一军师”、已经在家安享天年的丰国王萧孝友的好儿子萧胡睹(就是这个好儿子害得已近九旬的萧孝友晚节不保,事后还被砍了脑袋)。
三人围在一起商量着应该怎么做掉耶律洪基才最好,想来想去竟然是毫无技术含量的引君入瓮。简单说就是耶律重元诈称自己突然患疾,然后他们料定一向对其叔父礼遇甚厚的耶律洪基一定会前来探病,他们就在家里杀耶律洪基一个埋伏,最后耶律重元再从大侄子的身上扒下带血的黄袍出门昭告天下他这个弑君犯从此就是辽国的新皇帝。
对此,我实在是有些词穷,这种把戏与西夏的没藏讹庞父子妄图谋杀李谅祚如出一辙。何其蠢也!
就在这一众乱臣贼子准备按计实施武装政变的时候,他们突然又开始担心耶律洪基身边的辽国重臣、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会成为他们举事的障碍,所以他们认为必须在事前将此人给支开才好。为此,耶律涅鲁古和萧胡睹一起向耶律洪基举荐耶律仁先出任辽国西北路招讨使,这样就会让他们在动手之时少一个麻烦。
正当耶律洪基准备点头答应时,时任辽国北院枢密使的耶律乙辛提醒耶律洪基:“耶律仁先乃先帝旧臣且德冠一时,他这种人不应该轻易离开陛下的身边!”
这话点醒了耶律洪基,耶律涅鲁古和萧胡睹的阴谋就此破产。既然如此,他们索性就决定在兵变之时一不做二不休到时候把耶律仁先一起给做了。
两个月后,耶律洪基带着扈从前往滦河的太子山进行例行的年度夏季捺钵游猎,而耶律洪基的扈从当中有很多都是耶律重元的旧部。值此天赐良机,耶律重元父子便决定趁这个时机发动兵变杀死耶律洪基。
不巧的是,此事还在密谋阶段就被辽国雍睦宫使耶律良给意外知晓了。由于深知耶律洪基对自己的叔叔甚是宠信,耶律良担心如果将此事直接告诉耶律洪基反而会坏事,所以他直接将此事告知给了耶律洪基的老妈。
辽国的这位皇太后也深感此事兹事体大且不可外传,她以自己生病为由召耶律洪基前来探视,然后她将耶律重元父子准备谋反的事告知于自己的儿子。果然,耶律洪基根本不信有这事,他当场严厉责问耶律良:“你为何要离间我们叔侄?”
耶律良慨然回道:“臣所言句句属实,如有半句妄言愿任由陛下诛戮。此事陛下如果不早作防备,恐怕将遭不测。如果陛下不信,可现在就召耶律涅鲁古前来问话,倘若他不来,那么则证明他内心必是有鬼!”
耶律洪基半信半疑,他命人找来耶律仁先商议此事。耶律仁先大惊之余便是大怒,他说道:“耶律涅鲁古这小子我早就觉得他为人凶狠异常,当年兴宗皇帝就预言此人将来必反,如今看来果然不虚!”
耶律洪基顿时也是一身冷汗直冒:“那可咋办?要不你先把他找来问问,或者是先试探一下他?”
耶律仁先回道:“我这就找人去叫他过来!不过,陛下你这边也要做些防备才好!”
当见到耶律仁先的信使前来传唤自己时,耶律涅鲁古顿觉大事不妙,他觉得谋反之事很有可能已经败露了。如此,他只好在没有完全准备好进行政变的情况下提前动手,他下令将耶律仁先的信使给关押了起来,然后便去调派兵马准备立马突袭耶律洪基的御营大帐。
这是年轻且幼稚又愚蠢的耶律涅鲁古此生所犯下的最大的一个错误,他其实最该做的就是直接杀掉耶律仁先的这个信使,可他没有。更倒霉的是,这个信使竟然偷偷地逃了出去,然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部回禀。事已至此,耶律洪基彻底相信了自己的叔叔和堂弟将要谋害自己这一事实。
就在耶律洪基在大帐里来回打转时,耶律涅鲁古和萧胡睹这两个热血青年只带着四百亲兵以及一队弓弩手就向耶律洪基的大帐杀了过来。被自己的儿子这一顿迷幻操作搅得心神大乱的耶律重元也乱了分寸且慌了手脚,仓促之下他竟然也亲自带队跟了上去。
这一天是一个大雨天,天上的大雨如血红的鲜血一般洒落在大地之上(帐前雨赤如血),这种诡异的天象无疑加剧了耶律洪基的恐慌。当叛军的喊杀声传入耳中时,耶律洪基首先想到的不是迎战,而是立马跳上马背准备开溜,尽管这时候护卫在他身边的人达到了数千人。
见耶律洪基这架势是准备要跑路,耶律仁先拉住他,问道:“陛下欲往何处?”
“朕去找南北两院大王,他们那里兵多!”
耶律仁先大叫道:“不可!陛下怎知他们二人就一定没有参与谋反?况且,我们尚有数千人在此,一旦这些人看到陛下逃了,他们必然溃散,到时候叛贼一路追杀,陛下还能走得了吗?”
哪知道,耶律仁先的儿子这时候突然跟自己的老子唱起了对台戏:“父亲,圣意不可违啊!咱们还是暂避锋芒吧!”
耶律仁先气得差点吐血,他以马鞭猛击自己儿子的头盔,怒斥道:“你个蠢货!你是猪脑子啊!你给老子闭嘴!”
耶律仁先表面是在教训儿子,但实际上这话却是冲耶律洪基说的。恰好此时,北院宣徽使萧罕嘉努听闻兵变就火速带领一队兵马赶来护驾,他也劝耶律洪基不要跑,以现在的兵力他们完全可以与叛军一战。
耶律洪基这才作罢,他随即下令由耶律仁先统帅帐下诸军立马御敌。耶律仁先下令将马车环绕在帐前作为防御工事,然后又在前方设置拒马鹿角以阻挡叛军的骑兵冲锋,而工事之内则让骑兵列阵于于其间适时发起反冲锋。
眼见情势危急,耶律洪基的厨子们也拿着菜刀加入了战斗的队伍。耶律洪基的老妈、辽国的皇太后萧挞里也将自己的侍卫派出去御敌,而且她还亲自于阵前督战。(金庸的小说里她被耶律重元当做人质用以胁迫耶律洪基,但事实并非如此。)
待到两军交战之时,辽国南府宰相萧德亲自领军冲锋,这阵仗一下子就让跟着他一起冲杀的皇室近卫军军心大振,耶律重元的先锋随即就被摧毁。双方第一回合的较量,叛军完败!
就这点战斗力居然也想着要弑君谋逆,你说耶律重元父子以及他们身边的人是些什么脑子?即使他们是因为仓促起兵才败至如此,可这难道不正好说明他们蠢吗?蠢到要前来主动送人头!
见冲锋不利,耶律涅鲁古大怒,他这可不是在给别人打江山,而是在给自己打江山,他不卖命谁还肯给他卖命。耶律涅鲁古随即单骑出阵,正当他准备向手下的喽啰们发表战前激情宣言时,耶律洪基帐下的一名神射手一箭过来将其射翻在地并当场毙命(另有说法是受伤被俘然后被杀)。
耶律涅鲁古这一死,叛军军心大乱,他们立即就在磅礴大雨中开始仓皇奔逃。
不过,这事并没有完。耶律重元带人奔逃时,耶律洪基这边也没有追,而是继续坚守行营并召集四周的军队前来勤王,而耶律重元也重整旧部再次扎下了营帐,他也在召集同党向他靠拢。得知耶律重元这边已经起兵,辽国殿前都点检耶律萨喇图将随行的奚族猎户编入旗下前来与耶律重元会合。
耶律萨喇图也是直到此时才知道己方已经举事且遭遇大败,而耶律涅鲁古更是兵败身死, 他对此不禁是既痛又恨。他对耶律重元说道:“如此大事竟然如儿戏般行事,此可谓自取灭亡,如今我们唯有拼死一战方有一线生机。此刻御营宫帐的兵力还很薄弱,我们必须趁着他们的援军到来之前趁夜劫营,如此大事可定!倘若等到明天天亮,一切就将大势尽去矣!”
这是耶律重元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可坏他好事的人这时候跳了出来。萧胡睹针对眼下己方的处境发表了不同意见,他说晚上劫营天太黑,不好区分敌我,所以还是等到第二天黎明时分再动手更好一些。耶律重元这个老糊涂不知怎么想的竟然也赞同萧胡睹的观点。他命令全军戒备,等到黎明时分再杀向耶律洪基的宫帐。
那么,从晚上到黎明的这段时间,耶律重元和他的这伙叛军又在干什么呢?答案是登基称帝!
在萧胡睹的一顿忽悠之下,耶律重元“名正言顺”地当上了辽国的皇帝,而他也“名正言顺”地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讨伐耶律洪基这个“杀父篡位”的宗室败类。契丹人被汉文化熏陶了百余年,师出有名这种把戏他们早就学得有模有样。
萧胡睹之所以在这事上如此卖力当然是有原因的,而他的努力也没有白费,耶律重元现在当了皇帝,他这个头等拥立功臣也跟着水涨船高——他被耶律重元封为了北院枢密使。辽国和宋朝可不一样,辽国的北院枢密使在权力和地位上等同于宋朝的首辅宰相,所以萧胡睹可以说是一跃而成为了辽国的第一重臣,但他们的这个“辽国”是超级迷你版的,甚至是拿来闹着玩的。
等到耶律重元这边自导自演又自我臭美了一番后,他们点集身边的所有兵马总计两千余人于黎明时分再度杀向了耶律洪基。
他们以为耶律洪基身边还是之前那么点人,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忙着给新皇帝举行登基大典时,耶律洪基的御营外围已经新增了两支援军。在兵力上仍然是耶律洪基占优且他的帐下多是辽国的精锐之师,而耶律重元这边却有很多人都是被其胁迫而来的奚族人。如今是契丹人在争抢皇位,作为奚族人的他们根本不想为耶律重元卖命。
耶律仁先在开战前激励众将:“叛军白天的时候刚刚遭遇大败,此时正是他们气馁的时候,诸辈当趁此时机急攻之!”
耶律仁先将手下人马分为数队,然后分别将其交由耶律乙辛、萧德、萧罕嘉努、萧惟信、耶律良等人统管。耶律仁先这一次根本不打算防守,他就是要跟叛军来一次正面对决并将其战而胜之,他命令全军背营而阵。等到叛军冲杀过来时,他下令全军与其迎头对冲,他要在气势上从一开始就压过对方。
一场恶战下来,刚刚才受了封赏而热血沸腾的叛军被硬生生地敲了一记大闷棍。耶律重元下令后撤数里,他想等到中场休息过后双方再来杀个你死我活。
耶律洪基这边却不打算给叛军喘息之机,北院宣徽使萧罕嘉努策马立于两阵之间。他决定对士气明显已经堕落的叛军玩一出心理战,具体来说就是他想从内部对叛军进行瓦解,因为叛军里面充当了主力和炮灰角色的并非是契丹本族的军队,而是奚族人。
萧罕嘉努对这些人大声吼道:“你们这些奚族人最好马上放下武器,如果你们拒不投降今后必然会给你们的族人带来灭族之祸,倘若你们现在放下兵器向陛下请罪,陛下将会对你们的行为既往不咎!”
萧罕嘉努的这番话堪比小说里乔峰的绝世大招——降龙十八掌。奚族人本就不想给耶律重元卖命,眼下他们又见耶律洪基这边兵力雄厚且战力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于是乎他们纷纷扔掉手中的兵器,然后跪地颔首请求耶律洪基赦免他们。
自此,耶律重元算是彻底完蛋了,他的余党见此情形开始掉头逃窜,而他自己也在几名亲卫的扈从下开始了逃亡。
此时不追更待何时?耶律仁先等人率军在一望无尽的草原上对这些分散逃窜的叛党进行穷追猛打,他们追杀了二十余里才收住兵。这其中辽国殿前都点检耶律萨喇图被直接斩杀,辽国统军使萧特里德、兴圣宫太保萧古迪虽然被生擒但随后就被当场处决。
耶律重元亲口册封的辽国新任“北院枢密使”萧胡睹拼死逃命最终得以单骑逃遁,但天下之大已然无他的容身之地,并且他这么一闹也必将让包括他的父亲和儿子在内的所有宗室亲族全部人头落地。想及于此,萧胡睹最终找了一个风水好的地方投河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