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黛玉微微颔首。
十王爷将锦盒递上:“路过江南,见这株双色海棠开得正好,想着你定会喜欢。”
黛玉打开盒盖,只见一株精心培育的海棠,半边粉白如雪,半边嫣红似火,正是她最爱的品种。
“王爷费心了。”
她轻声道,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这些年来,十王爷从未间断过对她的关心。
哪怕在她重病隐居期间,也时常派人送来各地奇珍。
更难得的是,他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从不给她压力。
“听说你最近在写《靖海策》?”
十王爷与她并肩走在花园小径上。
黛玉点头:“想把这些年治理海外、改革盐政的经验记录下来,或许对后来人有些用处。”
“你总是想着别人。”
十王爷停住脚步,深深看着她,
“那你自己呢?可曾想过往后要如何?”
黛玉沉默片刻:“如今这样,很好。”
“是吗?”十王爷轻叹,“可我总觉得,你还缺个人在身边照顾。”
这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再明白不过。
黛玉抬眼看他,忽然发现他鬓角已有了几根白发。
算起来,十王爷今年也该三十有五了。
这个年纪的王爷,哪个不是妻妾成群、儿女绕膝?
唯独他,至今未娶。
“王爷何必......”黛玉话未说完,就被十王爷打断。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他目光坚定,
“这二十年,我看着你从一个小姑娘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总督,看着你为民请命、改革盐政,看着你病倒又康复。这期间,不是没有人劝我娶妻,也不是没有世家想要联姻。但我始终记得那年在苏州对你说过的话——”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我愿等你,等到你愿意的那一天。”
黛玉心中震动。
她想起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在海外开拓时,是十王爷在朝中为她周旋;改革盐政时,是十王爷力排众议支持她;就连她病重时,也是他四处寻医问药。
这份情意,二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
“王爷...”她轻声道,“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姑娘了。”
十王爷笑了:“我也不是当年那个莽撞少年了。这些年来,我跟着你学会了耐心,学会了担当,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为民请命。玉儿,是你让我变成了更好的人。”
这时,原红蕖悄然出现,对黛玉微微点头。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黛玉终于下定了决心。
她抬头看着十王爷,轻声道:“若王爷不嫌黛玉年老色衰......”
“胡说!”十王爷激动地打断,“放眼全国,还有谁能比得上绛珠郡主风华绝代!”
这话一点也不夸张,黛玉也已经三十有余,可是岁月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黛玉终于露出真心的笑容:“那......黛玉愿意。”
简单的五个字,却让十王爷如闻天籁。
他激动得手足无措,半晌才想起手中的锦盒:“这......这海棠,就当是我们的定情信物可好?”
原红蕖在一旁笑道:
“王爷等了二十年,总算等到这一天了。”
消息传开,朝野震动。
谁也没想到,这位叱咤风云的女总督,最终会选择嫁给等了她二十年的十王爷。
皇上得知后大喜,当即下旨赐婚,还特意召见原红蕖:“先生教养有功,黛玉能找到归宿,朕心甚慰。”
阳春三月,京城的空气里都浸透了暖融的花香与喜庆。
从第一道晨曦划破天际,朱雀大街上已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人们挤在官兵拦出的御道两侧,翘首跂踵,欢声笑语如同潮水般涌动着,都在期盼那一场等了二十载的传奇婚礼——十王爷与林黛玉的盛世婚典。
“来了,来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嗓子,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只见宫门洞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列身着金甲、手持彩幡的皇家仪仗,步伐铿锵,在阳光下闪耀成一条流动的金河。
随后,乐声大作,编钟清越,笙箫悠扬,由六十四名青衣太监组成的卤簿乐队,奏响了庄严而欢快的《龙凤呈祥》。
在十六对提着鎏金宫灯、身着绯红锦裙的侍女引导下,那架举世无双的婚车终于缓缓驶出。
车以紫檀为骨,缀以金玉,四面悬着轻薄如雾的红绡罗纱。
微风拂过,罗纱轻扬,隐约可见车内并肩而坐的一对璧人。
新郎十王爷身着大红四爪蟒袍,金冠束发,往日里威仪棣棣的眉眼,此刻盈满几乎要溢出来的温柔与喜悦,他的目光,自始至终,都未曾离开过身旁的新娘分毫。
而新娘子黛玉,则成了今日整个京城最璀璨的明珠。
她头戴九龙四凤冠,珠翠环绕,宝光流动。
身上那件由江南三百绣娘耗费半年心血、以金线缂丝织就的大红嫁衣,其上海棠缠枝的纹样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随着她的呼吸而摇曳盛放。
霞帔垂落,珍珠流苏在她额前轻轻晃动,盖头下那张倾国之颜若隐若现,唯有唇角那一抹清浅而幸福的笑意,清晰地映入身旁男子的眼中。
婚车之后,并非传统的金银箱笼,而是由巾帼书院学子们组成的送亲仪阵。
她们手持卷轴,或捧书册,那便是黛玉的嫁妆——《靖海策》、《林公政要》、《盐政新编》……一部部足以安邦定国、泽被苍生的着作,被郑重地安置在铺着红绸的香案上,由力士抬着,巡游京城。
“快看!那是林总督的嫁妆!”
“这才是真正的十里红妆,天下无双啊!”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叹。
更令人动容的是,巡游所经之处,万民献礼。
白发苍苍的江南灶户捧上雪白的精盐,高呼:“愿总督与王爷,情谊洁如盐!”
始新州的各族代表献上五彩斑斓的织物与山珍,唱着古老的祝福歌谣。
甚至有海外使节快马加鞭赶到,献上璀璨的珊瑚与明珠,以谢黛玉昔日开拓海疆、互通商贸之恩。
每一份礼物,都承载着一段感念,一份民心。
道路两旁,花瓣如同雨落,纷纷扬扬,洒满了御道,也落满了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