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太子在裕亲王的全力支持下,成功稳住了局势。
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他的势力逐渐得到恢复,但定西关的战火却始终没有停歇。
为了应对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太子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兵力和财力,这无疑给他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而在这两年里,东蛮地区更是乱成了一锅粥。众多新兴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它们往往刚刚崭露头角,就被其他势力无情地消灭。
三方势力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频繁爆发激烈的战斗,使得东蛮大地伤痕累累,满目疮痍。
如今的镇北王麾下可谓是兵强马壮,而且在武器装备方面更是有着显着的提升,镇北王那颗躁动的心早已按捺不住了。
今日,镇北王麾下的文臣武将齐聚北州宛城,众人皆知此次前来所为何事,镇北王已然准备好要出击了。
周宁环视着众人,朗声道:“此次本王召你们前来,想必你们心中已然猜到了结果吧?”
卫青云拱手道:“王爷,莫非您是准备主动出击了?”
周宁目光如炬,沉声道:“东蛮如今陷入内乱,而我们这两年的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所以此次我们要一举终结大周多年的内乱,让大周重新恢复统一。”
各位文臣武将听后皆是热血沸腾,摩拳擦掌,似乎看到了镇北王登基称帝的那一日。这些人自然是欣喜若狂,因为他们即将立下不世之功,成为从龙之功的功臣。
周宁朗声道:“诸位,都来谈谈自己的想法,看看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事。”
镇东将军卢开山高声道:“王爷,依末将之见,我们应当先发制人,攻打二皇子周立,夺取帝都。只要得到传国玉玺,王爷您便是当之无愧的皇帝了!”
丞相林清平沉声道:“王爷,我认为当务之急应是先解决南州的福亲王以及长生教。毕竟他们实力最弱,犹如土鸡瓦狗,比较容易消灭。”
林清平所言甚是,先解决弱小之敌,再对二皇子和太子动手,方为上策。
赵飞虎皱眉道:“若是进攻南州,前去的军队必将陷入孤立无援之境,粮草补给全靠自身,此乃极度危险之举。倘若粮草一旦出现问题,这支军队恐有覆灭之虞。”
林清平胸有成竹道:“我们的海军实力强大,足可负责运送粮草之事。”
赵飞虎忧心忡忡道:“若进攻南州,我们虽会在沿海城池登陆,但随着部队的推进,战线将会被拉长,补给也会变得愈发困难,如此一来,我们随时可能陷入被动。”
卫青云朗声道:“诸位有所不知,福亲王在南州的威望如日中天,深受百姓爱戴,二皇子屡次进攻南州,却都以失败告终,这其中的缘由,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福亲王深得民心,有百姓的鼎力相助。”
二皇子进攻南州时,许多人明面上假意投诚,背地里却给二皇子的军队使绊子,让二皇子的军队吃尽了苦头,最终导致了二皇子的失败。
周宁沉声道:“近来海上风云变幻,波涛汹涌,因此海军的重心都放在了大海之上,无法参与此次战斗,大家不妨斟酌一下,从何处入手为妙。”
卫青云拱手道:“王爷,其实末将认为镇东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应当果断出击,进攻二皇子周立,或者趁东蛮内乱之际,一举将东蛮拿下,以绝后患。”
关项天眉头紧皱,说道:“若是我们此时进攻东蛮,待到他们摒弃前嫌,团结一致,共同对外,那我们岂不是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林清平微微一笑,说道:“若进攻东蛮,大可不必担忧他们会携手合作,毕竟两年的战争,已让他们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敌,这恩怨怕是难以化解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许久,最终将目光如炬地落在了镇北王周宁身上,究竟进攻何处,还得看镇北王如何定夺了。
周宁朗声道:“本王欲先挥师攻打二皇子周立,夺取帝都,继而进击南州,再讨伐东蛮,最后收拾那不足为惧的太子。”
旁人虽不明周宁为何要进攻帝都,可卫青云却是心知肚明,只因帝都诸多官员暗中与镇北王往来,皆有投靠镇北王之意。
此外,还有一个缘由便是二皇子名不正言不顺,若进攻其势力,必能得到众多人的支持,故而周宁才会选择先拿二皇子开刀。
既已做出决定,就需未雨绸缪,这一次周宁志在必得,镇北王亲自挂帅出征,率领关项天的十万黑甲卫,赵飞虎的十万宁家军,铁牛的十万亲卫军,金涛的十万青龙军以及关翔天的屯卫军。
周宁精心谋划作战方略,拟从凌城发起攻势,而后兵分四路,如疾风骤雨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占中州,令金涛镇守茂兰河,以防太子乘虚而入。
周宁沉凝地说道:“关翔天所率的十万屯卫军负责补给,金涛的青龙军则驻守茂兰河,你只需牢牢盯住裕亲王即可,切不可与之发生冲突,更不可主动出击。”
关翔天和金涛皆信誓旦旦地表示,定当不辱使命,完成镇北王所交代的任务,绝不会拖后腿。
周宁和亲卫军如同从中路长驱直入,直接向帝都推进。而关项天的黑甲卫则从右路推进,向帝都进发,与镇北王在帝都汇合。
赵飞虎则率领着那十万如狼似虎的宁家军,从左路推进,同样在帝都汇合。
精心定制好了作战计划,周宁大手一挥,让他们各自回去秣马厉兵,各个部门紧密协作,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为进攻帝都做准备。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十天已逝,周宁一声令下,五十万大军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向凌城进发,只要突破了凌城,拿下中州便如探囊取物,毫无难度。
镇北王的军队刚刚从宛城启程,各方势力的情报人员便如嗅觉灵敏的猎犬,迅速将这个重要的消息传递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