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大陵郡的官道上,十万壮丁组成的长龙蜿蜒如蛇,铁甲与粗布衣交错,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半边天际。远处传来铜锣声,传令兵纵马飞驰而过,“停战!原地遣返!”的喊声在队伍中此起彼伏,惊起林间栖息的飞鸟。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大陵郡的青壮们面面相觑,有人握紧手中还未磨利的长矛,有人解下腰间刚领到的半块干饼,茫然与不甘在空气中蔓延。
三个月前,战争动员令如惊雷般响彻南楚五郡,男人们放下锄头、犁耙,怀揣着对军功荣耀的憧憬踏上征途,如今却在半途戛然而止。
然而,这场未打响的战争并非没有留下痕迹。南方军区统帅罗英站在大帐前,望着麾下整编的新军,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的统率值在这场楚唐大战中成功突破90点,踏入大军团统帅的门槛。这一点的跨越,意味着他不再需要借助其他将领分兵指挥,十万大军可如臂使指。
“报!胡一刀、王守仁两位将军求见!”亲兵的禀报打断了罗英的思绪。
两位将领大步踏入帐中,先天境高手胡一刀背负的长刀泛着冷冽寒光,王守仁虽是后天巅峰高手,却身着一袭儒衫,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他们本是乡野间的豪杰,在这次动员中脱颖而出,被南方军区选中,即将成为虎贲军团的中坚力量。
“末将参见罗帅!”两人齐声行礼。
罗英抬手示意免礼,笑道:“二位皆是人中龙凤,日后在虎贲军团,定能大放异彩。如今南楚大军团统帅稀缺,正是你们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与此同时,在沅山大营,关麟军团的将士们正沉浸在战后的喜悦之中。这场激烈的战斗,让他们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战斗力,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关麟军团副将关铎,凭借着卓越的战功,成功兑换到了一枚珍贵的黄金建村令。这可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宝贝啊!关铎紧紧握着这枚建村令,仿佛它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关铎决定在沅山县选择一处水草繁茂之地,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村庄——关家村。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耕种和养殖,相信未来一定会发展得很好。
关铎站在沅山县一处水草丰美的河谷旁,这里风景如画,空气清新。他抚摸着手中的黄金建村令,想象着未来关家村的繁荣景象,嘴角不由得泛起了微笑。
而在不远处,洪旭也在为自己的村庄忙碌着。原来,洪旭曾在进山剿匪时,意外遇到了一只凶猛的华南虎王。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搏斗,他最终战胜了虎王,并在虎王的巢穴中发现了一枚建村令。
这枚建村令虽然不如关铎的黄金建村令那么珍贵,但对于洪旭来说,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沅山一处小盆地,准备在这里筹建自己的洪家村。
洪旭在小盆地里忙碌着,规划着村庄的布局。他偶然间发现,后山竟然蕴藏着一条精铁矿脉!这可真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啊!有了这条矿脉,洪家村的发展将会如虎添翼。
“大人,村民们已经开始搭建房屋了!”一名士兵跑来禀报。
关铎点头,望着渐渐成型的村落轮廓,心中暗想:“有了这关家村,日后在沅山郡也算扎下根了。”
而洪旭则在矿脉旁安排人手勘探,盘算着如何将铁矿转化为财富和实力。
南楚内阁此时也没有丝毫的懈怠,趁着停战的这段宝贵时间,他们马不停蹄地开始推行一项重要的举措——新的行政区划方案。这些方案犹如雪花一般,迅速地传递到了全国各地。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南楚的疆域覆盖了足足 400 万平方公里。为了更好地管理这片辽阔的领土,内阁精心规划了一个庞大而细致的行政框架:35 个府、223 个郡以及 2470 个县。这个框架的搭建,不仅体现了南楚对领土的有效掌控,更展示了其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
而对于新占领的南唐领土,南楚内阁也展现出了高超的智慧和策略。他们巧妙地将这片土地划分为 5 个府和 30 个郡,这样的设置既突出了南楚的统治权威,又充分考虑到了当地地广人稀的实际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兵部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们,特意在南方军区发放了大量的建村令牌。这些令牌成为了将士们的荣誉象征,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在这片土地上建功立业的机会。
在众多地区中,沅山县的变化尤其引人注目。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沅山县被破格提升为沅山郡。
这一举措使得沅山郡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以一县之力管辖着 24 个乡镇,而其辖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2.87 万平方公里,在整个南楚的版图上都显得独树一帜。
然而,尽管沅山郡的面积如此之大,但它的人口却并不多,甚至还不如沅山大营的驻军人数。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这片土地的发展。
驻军的存在为当地带来了稳定和安全,而新建的村落则如星星点点般散布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为它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南楚的权力中枢,五军都督府和枢密院的大佬们围坐在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墙上的地图详细标注着南楚与周边势力的疆域,每一条边界线都显得格外清晰。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地图上那些被重重标记的敌国名将名字,如李信、孙膑、岳飞、徐达等等。
这些名字旁边,还紧跟着一串令人咋舌的统率值数字。这些数字如同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沉甸甸地压在众人的心头,使得他们的眉头都紧紧皱起。
尤其是与南楚西线在浔阳郡对峙的湘军领袖,竟然是曾国藩。这位湘军领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高达93点的能力,而且统率值也高达87点,堪称双料人杰。
面对如此强敌环伺的局面,众人都深感压力巨大。“南楚大军团统帅不足,在与他国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下风。”枢密使曹刿捋着胡须,语气沉重地说道。
他的目光落在地图上,停留在罗英的名字上。罗英此次突破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与南唐李信93点的统率值、朱明岳飞94点的统率值相比,南楚的差距依然巨大。
“不错,”枢密院从事、91点统率值的陈庆之点头,感叹道:“统率值每提升一点都难如登天,这不仅需要天赋,更要机遇与学识。如今我们只能一边培养人才,一边等待时机。”
在楚唐大战的另一边,年轻将领卓青麟虽然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仅仅将统率值提升了 1 点,达到了 79 点,但这微小的进步却对他在军中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今,众人皆知,统率值越到后期就越难以提升,其他属性点亦是如此。就如同先天境的武者一般,他们需要耗费一万点的内功才能突破至先天境,然而,一旦进入先天境,每向前迈进一小步都如同攀登陡峭的山峰一般艰难。
同样地,当武力值进入 90 点之后,想要通过技巧训练来进一步提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卓青麟站在宽阔的练兵场上,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士兵们的操练。他心中暗自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宏伟的目标:“总有一天,我也要成为一名大军团的统帅,带领南楚的军队开疆拓土,建立不朽的功勋!”这个目标如同燃烧的火焰,在他的心中熊熊燃烧,激励着他不断努力奋斗。
在新的行政区划下,南楚的基层治理迎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乡村两级开始推行村民自治制度,这一举措旨在赋予村民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事务。
升乡立镇后,镇长、乡尉、户曹三老等职位的选拔和考核变得愈发严格。这些职位对于乡村的治理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选拔出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才来担任。
科举制度成为了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秀才、举人、进士们怀揣着各自的梦想,纷纷踏上仕途之路,奔赴各个层级的岗位。他们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才能,希望能够在官场中一展身手,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乡村两级实行村民自治,由乡立镇后,官府会派遣专门的人员进行指导。这些指导人员将帮助村民们了解自治的原则和方法,确保自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镇长、乡尉、户曹三老等职位的候选人也需要到县衙报备,并通过县衙的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人才能正式上岗,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
对于那些在治政方面表现优秀的乡镇属官,县衙会将他们推荐提拔到更高层级的岗位上,给予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责任。这样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官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基层治理的水平和质量。
科举选吏的制度也为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秀才可以报考乡镇一级的吏员职位,举人则有资格报考郡县级的吏员和乡镇的主官职位,而进士则可以报考省府的吏员以及郡县一级的主官职位。
这种分层选拔的方式既保证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又能够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选拔出最合适的人才。
沅山郡的关家村和洪家村在驻军的扶持下,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迅速崛起并展现出勃勃生机。
关家村紧邻关麟军团的驻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重要的后勤补给点。关麟军团的物资需求如同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关家村的经济飞速发展。
村民们积极响应,纷纷投身于农业生产和物资供应,源源不断地为军团提供粮食、草料等必需品。关家村的繁荣不仅满足了驻军的需求,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生活水平得到显着提升。
而洪家村则凭借丰富的铁矿资源,吸引了众多铁匠和商人前来。铁匠们在这里开设工坊,将铁矿石冶炼成优质的铁器,满足了军队和周边地区的需求。
商人则看准商机,将这些铁器运往各地销售,使得洪家村的铁器声名远扬。随着时间的推移,洪家村逐渐形成了以铁器制造和贸易为主的产业格局,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也日益增多。
在村庄的发展过程中,村民们展现出了高度的自治精神。他们通过推选,选出了有能力、有担当的村长来领导大家。
这些村长们深知村庄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村民的努力,于是积极组织大家开垦荒地、修建水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他们的带领下,村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村庄的繁荣贡献力量。
关家村和洪家村等有功将士建立的村庄,依托驻军所需,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它们不仅成为南楚在当地的统治基石,更为南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楚在停战的平静中默默积蓄着力量。各地的新兵们在严格的训练中逐渐成长,他们的军事素质不断提高,为南楚的军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新的行政区划也在逐步稳定下来,各级官员们各司其职,基层治理日益完善。南楚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坚实的根基,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周边势力的威胁始终如阴云笼罩,南楚的统治者们深知,这短暂的和平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唯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培养更多的大军团统帅,才能在未来的争霸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沅山郡的一处高地上,罗英、卓青麟等将领齐聚一堂,望着远方连绵的山脉。罗英目光坚定地说:“南楚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如今我们有了稳固的后方,接下来就是提升实力,等待下一次出击的时机。”
卓青麟握紧拳头,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末将愿为南楚披荆斩棘,总有一天,我们的旗帜会插遍天下!”
夜幕降临,南楚大地灯火点点,新建的村庄与城镇在夜色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战争的阴云虽然暂时散去,但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南楚的君臣将士们,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在这片架空的大陆上,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