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远方心里清楚,以京都投资那帮人为代表的资本势力,真正觊觎的正是那些尚未开发、位置优越的广阔土地。
他们希望趁地价低位时大量吃进,而当前那点土地出让金,恐怕连支付“七通一平”等前期基础设施投入都捉襟见肘。
一旦地价因城市发展而飙升,他们即便不开发,转手倒卖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会议结束后,董远方喊上刘少强,褚旭东,去接待华信集团考察团,参观棚户区和几个县区的钢铁厂。
“左家豪他们几年前在海岛省和江原省嵩州市,玩的不就是这套’空手套白狼’的把戏么?”
董远方在心中冷笑:
“最后受损失的,永远是当地政府和指望发展改善生活的老百姓。”
褚旭东没听说左家豪的大名,刘少强自然清楚。
长期蛰伏的势力何家,随着何云龙在权力核心圈的地位稳固,开始显山露水。
何家第三代中的几个子弟,一改往日的低调,正试图借助家族影响力,在“政商合作”的旗号下,将触角伸向唐海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
他们的动向,无疑为唐东新区的博弈增添了更复杂的变数。
董远方正是洞悉了这种资本与权力结合可能带来的隐患,态度才如此坚决。
他深知,一旦开口子,后续将难以抵挡。
因此,哪怕会彻底得罪手握重权的新市委书记李伟,他也必须守住这条底线。
绝不允许唐东新区这片承载着唐海未来产业升级与城市梦想的战略要地,被任何形式的投机资本肆意搜刮、透支未来!
相较于何家的急切,华信集团的慕容瑾则展现了不同的风格。
她此次并未亲自前来,毕竟在上次围绕唐海银行组建的谈判中,她已与董远方就合作框架达成了基本共识。
董远方始终秉持开放态度,欢迎包括华信在内的国内巨头投资唐海,但他坚持一个不可动摇的前提:“诚信经营、合作共赢”。
这是他划下的红线,即便他与慕容瑾之间已然滋生出某种的特殊情感,这个根本原则也绝不能因私废公。
他曾向慕容瑾分析过,积极参与唐海老城区的棚户区改造,短期内或许经济收益有限,甚至需要投入大量资源。
然而,这却是一个极佳的机会,向七百万唐海市民展示华信作为商业巨头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企业形象。
这份扎根于民心的“口碑资产”,将为华信未来深度参与唐东新区乃至唐海更广阔领域的发展,积累下无可替代的政治信誉和民众信任,其长期战略价值远非单纯计算当期利润所能衡量。
反观何家控制的京投公司,其策略则是试图通过高层政治关系,直接压价拿下唐东新区的大片优质地块。
这种模式追求的是一级土地市场的巨额差价,后续无论是囤地转手,还是开发高价楼盘,都带着浓厚的短期套利色彩,本质上是一种透支城市发展潜力以肥私囊的行为,必然损害地方长远利益和公众福祉。
慕容瑾在商界纵横多年,深谙平衡之道与长远布局的重要性。
她完全理解董远方建议中蕴含的善意与远见,这既是基于城市健康发展公心,某种程度上,也是为她以及华信在唐海的可持续发展铺路。
于公,这符合华信的战略利益和央企定位;于私,这也能回应那份特殊情谊背后的期待。
因此,无论是出于商业理性,还是顾及那份微妙的情感联系,她都会欣然接受董远方指出的这条更具前瞻性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