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能源公司副总经理齐强,作为此次考察的带队人,紧跟在董远方身侧。
慕容瑾此前已向董远方介绍过,这位年富力强的副总,极有可能在未来长期驻扎唐海,担任华信在此地分支机构的掌舵人。
此行,既是考察,也是对他的一次重要历练。
在唐北区副区长侯亚威的引导下,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行于一钢厂和几个老钢铁企业的家属院之间。
侯亚威指着眼前密密麻麻、样式老旧的楼群介绍道:
“董市长,齐总,我们唐北区是全市的钢铁产业重要集聚区,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六个国营大厂,加上后来改制成的鑫海钢铁集团,几代产业工人在这里扎根。老住户还没搬走,新一代又成长起来,整个生活区现在住着七万多人呐!”
“七万多?”
人群中有人低声惊呼。
这个数字,几乎抵得上一个中小县城的常住人口规模了。
映入眼帘的,是各个钢厂自建的家属楼,高的不过六七层,沿街的商铺低矮破旧。
这些建筑如同沉默的史书,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过去半个世纪的辉煌与沧桑。
走出家属院,董远方阴沉着脸,目光扫过坑洼不平的路面、被岁月蒙上厚厚灰尘的墙体、随处堆放的生活垃圾以及那些早已失去光彩的门面房。
他沉声问道:
“侯区长,一钢厂和鑫海,这些年就从来没提过要对生活区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和投入吗?”
侯亚威闻言,脸上掠过一丝无奈,叹了口气答道:
“董市长,您也知道,一钢厂前些年经营困难,连离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和基本福利都常常拖欠,哪里还拿得出余钱来改善生活区呢?”
他随即转身,指向远处另一片更为破败的建筑:
“至于鑫海钢铁…这些年确实是赚了钱的。但他们是私营企业,老板和高管们早就搬到市里的高档小区去了,谁会愿意把钱投回这看不见即时回报的老旧家属院?”
董远方默然点头,没再继续追问,但紧蹙的眉头显露出他内心的沉重。
离开唐北区,考察团又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古平区的棉纺厂、造纸厂老家属院,南润区的矿务局家属院,以及丰冶区的铁路家属院。
这些地方的情况与一钢厂家属院大同小异,只是规模略小,但那份被时代遗忘的破败感,却如出一辙。
当晚的接待宴会上,齐强端着酒杯,郑重地走到董远方面前:
“董市长,不瞒您说,我从小也是在矿上家属院长大的。今天看到唐海这些老家属院的现状,我特别能理解您…为什么放着唐东新区那么多空地不让开发,非要顶着压力,推动这项看似’吃力不讨好’的棚户区改造。这是功德无量的事。”
董远方与他轻轻碰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感慨道:
“我让建委初步盘算过,且不算那些城中村,光是这些老旧家属院的改造,就能彻底改善近三十万人的居住条件。我们唐海市区总人口,也不过一百三十万。这是无法回避的历史责任。”
齐强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董市长,您是真的有魄力,有担当。如果我们华信能参与到这项伟大工程中,对我个人而言,也将是职业生涯中一份沉甸甸的成就感。”
次日,董远方需前往冀州参加省政府的经济工作会议,便委托符春雷副市长继续陪同齐强一行,深入县区考察钢铁厂、电厂以及开滦县矿务局。
华信集团此前已在唐海完成了对乐南县、化州市两家私营水泥厂的合并重组,并参与了唐海银行的筹备,与唐海各级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