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还是没能把自己的堂哥推荐出去,焕丫不再跟她讨论这个话题,专心做起糖果子来。
醒好的面团再揉上几次,搓成三根手指粗细的长条后,开始切剂子。
每个剂子两根手指大小,放在掌心掂量几下,一两不到。
焕丫切好后,在砧板上撒了些糯米粉,又往手上抹了点,才开始搓糖果子。
“小妹来帮忙。”焕丫喊了声。
“哎!”
小妹应着,像焕丫那样往手上抹了点糯米粉后,捏着面剂子搓了起来。
搓糖果子她是会的,就跟搓汤圆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汤圆里面还要包馅,糖果子不用。
每个糖果子都搓得圆不溜秋的,小小一个瞧着跟大珍珠似的,白白的,好看的很。
焕丫拿的是三斤糯米粉,全都搓成了糖果子。
宋母进来时,砧板上已经摆满了圆嘟嘟的糖果子。
“哟,这是干啥?吃汤圆啊?”
“不是嘞!”小妹一点怕生,咧着嘴说:“是糖果子!姐最擅长的吃食了!”
宋母诧异:“没看到焕丫做过啊。”
她看向焕丫,“这是糯米粉吧?”
焕丫点头,笑道:“天香镇吃这个的不多,也没看到有卖的,就没想起。”
事实上,若不是方才小妹说想吃,她也记不起来。
宋母倒是点了点头:“咱们镇上的人好酒,这甜食不咋吃。”
“不过自从有你做的锅盔,大家也开始吃甜的了,这两月镇上糕点铺的生意都好了不少嘞。”
焕丫倒是没注意这个,不过她也不觉得跟自己有多大关系。
“还要搓多少?”宋母看着那些白圆子问道。
“还有这一小点!”小妹心情雀跃,她太久没吃到好吃的糖果子了,就等着这一口呢。
焕丫说:“婶子,你帮着揉下面条,咱等会儿下面条吃。”
宋母闻言点头:“成,我来切面条,你们忙。”
“嗯呢!”
小妹轻轻晃了下脑袋,搓得更攒劲了。
焕丫见状笑着摇了摇头,倒是故意留了些给小妹搓。
宋母则走到了另一边。
要说焕丫家里什么最大,还得是这灶房。
她家一大一小两个灶还是因为冬天不方便,天成他爹自己垒的,那也已经算是大的了。
可焕丫家这灶房,再来几个都能站得下,还能各做各的,互不影响。
最多的还是锅,单是炒菜的大铁锅就有两口,还都是安在灶头上的。
更别说普通炒菜的小锅了,砂锅铜锅啥都有,就是能够挪动的小火灶都有两个。
还有那挂了一排的勺子铲子,两大个比人还要高的碗柜……
宋母也是看到这些,才明白过来先前青苇村的百姓说焕丫娘喜欢做饭是怎么个喜欢法了。
哪个普通人家能买得起那么多厨具?
也难怪焕丫厨艺这么好,全是她娘真传啊!
宋母走到另一边,完全不影响到焕丫。
焕丫把剩下的面剂子全留给小妹后,起锅烧油。
炸糖果子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油,一定要多,不然糖果子飘不起来就容易糊锅。
这一糊,整锅的味道就变了。
焕丫倒了油,油热后沿着锅边慢慢下入糖果子,而后缓慢搅拌着。
白白的糖果子在油锅里起起伏伏,颜色一点点变得焦黄。
只这一点还不够,等到所有的糖果子开始漂在油面,焕丫直接下了一小碗切碎的红糖。
红糖下锅,搅拌的速度就要快了,不然红糖还没化完就得煳。
很快,一股红糖的甜香带着甘蔗的清香从灶房里飘了出来。
金黄色的糖油在锅里翻腾,时不时溅起几滴滚烫的糖点子。
炸得金黄的糖果子在油里打着转儿,表面鼓起一个个小泡,发出“滋滋”的响声。
一旁的小妹咽了咽口水,巴巴望着锅里的糖果子:“姐,还有多久啊?”
焕丫握着锅铲搅拌了两圈,笑着说:“快了,要不要撒点芝麻?”
“有吗有吗?”小妹光是听,就已经闻到芝麻撒在糖果子上的香味儿了。
“没有。”
“姐~”
小妹想到什么,说:“我晓得了!我去拿!姐你等我!”
话没说完,人已经跑到了门口,不等焕丫开口呢,人已经窜出去了。
焕丫失笑,一旁的宋母笑着说了句:“小妹的脾气倒是跟你很像。”
“啊?”焕丫一顿,反应过来宋母说的什么,脸颊微红。
“我跟小妹几乎是一起长大的,脾气,难免有点像。”
不过真要论起来,小妹还是被她影响了,小时候的小妹可腼腆,一点都不皮。
宋母莞尔:“这多好?可别像天成,有时候跟着锯嘴葫芦似的,一天憋不出半个字。”
焕丫没忍住笑了声,很快又敛了笑容。
宋母看着她,忽然问了句:“丫头,你可有看上的人了?”
这话跳得太快,焕丫完全没反应过来:“啊?”
宋母不动声色道:“就心上人啊,昨儿那些婶子都问呢,估计想着你快及笄了,想着你要是有心仪的,就尽早帮你把亲事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