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安顿马良后,乃与众谋士商议往武关集结之事。
而此时,黄忠与严颜亦于帐中得见马良。
黄忠谓严颜道:“看见没有,这就是咱们五弟。”
严颜愕然道:“怎如此年轻??”
“不年轻了,都二十多了,再过几年都三十了。”
“那也比我等年岁轻了太多,怎能相拜结义?”
“结义结的是义气,又非年岁?你看看你,又老顽固了不是?”
“你……这人家能愿意吗?”
“他没说不愿意啊!”
“这……”严颜无语,想了想,乃说道:“一会你去和五弟说,我是没脸开口。”
“好好好,我去与他说。”
待与刘备开完了会,马良走出帐外,得见黄忠和严颜,遂拱手一礼:“学生见过黄老将军!”
“看看,季常五弟,礼数何其周备耶?”
马良纠正道:“黄老将军此言差矣,良兄弟五人排行老四,五弟乃马谡马幼常,非吾也。对了,这位老将军是……”
“这是你四哥啊!”
“四……四哥?”一对雪白的眉毛拧成一团。
黄忠遂把江东结拜之事,告知于马良。
便见马良满脸愕然的听完,嘴巴半张着,久久不发一言。
“怎么了五弟?”
“何……何以将我拜了进去?”
“自古真兄弟,向来有福同享,肝胆相照,兄既结拜,岂能漏下贤弟?”
“这……你我年龄差别何其大也?”
“那又如何?昔有廉颇、蔺相如,年齿相悬却为刎颈之交;今你我以义气相投,何惧年岁之差?难道非要同庚同岁,方算得兄弟么?”
黄忠一番话,说得倒在情在理。
马良摇头苦笑,只感命运无常,时常捉弄。
不过话又说回来,马良纵然无语,也没太当真,只当陪老年人寻寻乐子。
问明缘由,当即拱手拜道:“马良见过大哥,四哥。”
黄忠严颜一起近身相扶:“都是自家兄弟,五弟无需多礼。”
……
刘备整军过后,乃定兵分二路取武关之策:一路由己亲率,督陈到沙摩柯等为左右翼,自上庸沿汉水北岸西进,经锡县、商南直扑武关南关,沿途扫清曹魏戍卒,直会夏侯惇主力大军。
另一路大家都猜测会以黄忠为主将。
但刘备深虑之下,却选择了刘封。
在刘备看来,曾经的刘封虽然有其性格上的缺陷。
但今生所见,已如关张一般,确已改过为新。
而一旦抛弃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这还是一个忠心无比,骁勇善战的好孩子。
这样的刘封,才是留给阿斗的坚实臂膀与宗室屏障。
于是,他命刘封为偏师主将,马良为其军师,傅肜、冯习为其副将,自上庸南出房陵,循武当山北麓绕至武关西关,断敌粮道并阻孟达援兵。
二路约定于武关城下汇合,以共破此关。
而就在此时,一个消息从北方传来。
言诸葛亮雄踞凉州,觊觎长安,名曰还复旧都,实则欲拥兵自重,窥伺神器而图篡逆。
刘备闻此言语,第一念便是叱骂那禀报之人,怒斥其何以传此虚妄之言。
然细思之下,又觉此事恐非表面那般简单,遂强按怒火,耐下性子以深思熟虑。
说孔明要自立?
那一刻,刘备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种想法。
就算他真要自立,朕亦未尝不可解甲归权,退居藩属,以助他安定天下,成就大业。
就凭他前世为我基业所谓,这份情谊值得如此相报。
然而,转念又思。
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代忠良,满门忠烈。
刚才那般想法,看似信重无比,实则乃是侮辱了诸葛亮。
刘备越想越觉愧疚,慎思此节之重,当谨慎应对,稍有不慎,便会将孔明置于进退两难之境地。
刘备苦思辟谣之法,而后召集群臣入帐,面色沉肃地将北方谣言公之于众。
“今北方有流言至,妄称诸葛令公踞凉州欲图自立,窥伺神器,诸公如何看?”
帐下诸臣议论纷纷。
信以为真、面露忧色者有之,半信半疑、窃窃私语者有之,洞悉虚妄、怒而斥之者亦有之。
大家都在筹措着语言,待一会陛下问起,直言己意以陈己意。
这时,一臣拱手而出。
此非旁人,正是被诸葛亮评价为“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的廖立。
“陛下,臣有一言,敢为陛下陈之。诸葛令公自随陛下以来,虽多有勋劳,然其久镇凉州,手握重兵,又广纳贤才、培植心腹,如今凉州军政皆出其门,已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今北方流言虽未必全实,却也非空穴来风。
诸葛令公雄踞西北,觊觎长安,若说全无自立之心,臣实难信之。
为陛下计,为我汉计,当速召丞相家眷入成都居住,名为优待,实则以为牵制,如此方能防患于未然,免生他日之祸啊!”
刘备闻其说完,拍案而起,吓得廖立一个激灵。
他声音铿锵道:“孔明先生自随朕以来,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昔日出隆中定三分,今镇凉州抚边民,无一不是为兴复汉室。
此等造谣之人,要么是曹魏细作,妄图离间我君臣;要么是无知之辈,妄议国之柱石!
朕原以为,朕帐下之臣,皆与朕并联同心。
能感孔明先生一片赤诚、辅汉之忠,未曾想,朕之帐下亦有此等疑贤妒能、摇唇鼓舌之人!”
廖立的那点小心思,刘备是彻底看出来了。
他虽有才华,但亦确实有嫉贤妒能之心。
正想借此机会,想削弱诸葛亮的于刘备心中的影响力。
殊不知,此正中刘备逆鳞。
廖立被刘备的震怒吓得双腿发软,忙跪地叩首:“陛下恕罪!臣……臣只是担忧陛下安危,绝非有意构陷令公啊!”
“担忧?”
刘备冷然相望:“你若真为大汉着想,便该审慎此谣,而非借此妄言!今日若不斩你,何以儆效尤?何以安孔明之心?何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言罢,刘备抬手下令:“来人!将廖立推出去,斩于帐前!”
见刘备欲斩廖立,帐中文武皆下跪求情。
他们非是认同廖立的看法,而是觉得陛下此举多少有些草率。
更何况,大战在即,就先斩臣属,实非明智之举。
大家都不想让刘备在这件事上犯糊涂。
他们却不知,刘备乃故意如此所为。
他就是要借此让众人明白,他信任诸葛亮的决心。
面对众文武求情,刘备终是慨然一叹:“今既多人为汝叩请,朕便暂留汝命,发往凉州,听凭诸葛令公裁处。传朕旨意:此后再有妄议诸葛孔明者,无论官爵高低,立斩无赦!”
廖立被带下了。
帐中群臣见刘备竟如此维护诸葛亮,皆知其对诸葛亮的信任已无可撼动。
刘备取下双股佩剑。
将其中一柄递与邓方。
“你替朕转告孔明。”
刘备郑重嘱托:“凉州军政诸事,凡他决断,无需奏请,如朕亲临。有疑令公者,以此剑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