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玲看着二姐确实有些苦恼,有些好笑的说道:“二姐夫宠着你,婆婆也宠着你,这日子过得多顺心啊,你就安心的享受好了,何必庸人自扰,要是实在觉得不好意思,你就学学老六,脸皮厚些,装聋作哑的日子就过去了。”
“你的针线活不错,要不然以后给你大嫂做几身漂亮些的衣服,这样两人有来有往的就行了。”
要不然让她怎么说,这种事主要问题就是在二姐婆婆的身上。
要是她一直偏袒着小儿子,这种事总是避免不了的,她大嫂也只会一直受气。
听到老五的话,何家文叹了口气,想到前几天一家人吃饭时候的场景,就有些尴尬的说道:“前两天,你二姐夫的大哥一开口就夸我厉害,那语气让人有些别扭。”
“还说让我跟为国多生几个,以后要是养不过来,他这个当大伯的帮着养,我这不是心里有些发怵,这孩子还没生下来呢,这就被惦记上了?”
本来吃得好好的,大伯哥这一句话说出了,把自己呛得不行。
这第一个孩子还在自己肚子里呢,就开始让她多生几个,她听到这样的话,当时尴尬极了。
刘小玲听到二姐的话,把手里的书本放下,看着二姐。
一脸认真的问道:“二姐,我们先不说其他的,就假设一下,要是以后陈家大哥两口子一直没有孩子。”
“等他们老了,病了,你的孩子要不要顾着他大伯两口子一些,不说其他的大事,生病住院后,端茶送水这些小事总要做的吧。”
何家文听到老五的话,想了想这个假设,要是大哥一直没有孩子,等大哥大嫂两口子老的时候。
孩子肯定要顾着几分的,不说其他的,这个家她也知道好多事情都是大哥大嫂出力,付出了很多。
而且这是孩子的亲大伯,哪有不管的道理。
刘小玲看着二姐脸上的表情平复下来后,就接着说道:“有句老话说的,侄子门前站,不算绝户汉,这是是一句中国传统俗语。”
“意思是指无子家庭若有侄子(兄弟之子)存在,便不算“绝户”(即无后嗣的家庭)”
“在古代时候,侄子可承担类似儿子的角色,提供养老支持、财产继承和家庭延续保障。?”
“而且说个很现实的问题,陈家大哥是党校的教员,他教出来的学生不知道有多少成才的,就算只有那么几个,那也是陈家的人脉资源,以后孩子肯定也能得到一些的有力的助力。”
“你这个当妈的,就算为了孩子好,也要让孩子跟自己的大伯亲一些。”
虽然在剧中,陈家上面的哥哥姐姐自私自利,在二姐夫去世后,不仅不帮忙,还落井下石,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好的思想。
让二姐二嫁过去,一直没有给老范生一个属于他的孩子,继父跟何光明的关系也一直紧绷着。
但是这一世,她要保住陈家老太太跟自己的二姐夫,这样二姐的日子才会好过。
但是以二姐夫的人品,还有二姐的善良,以后陈家大哥大嫂老了,肯定会让自己的孩子多去看看,照顾一下亲人。
何不如现在就打好关系,让陈家大哥对孩子多些感情,让他为了孩子的未来,多做一些打算。
就算再自私自利的人,付出多了,他的心里也放不下了。
何家文听到老五的话,心情好像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是啊,以后孩子在他们老的时候要照顾几分的,那么为什么现在自己别扭什么呢。
再说了大哥家两口子都是教师,以后孩子上学这些,都能帮的上的。
看着已经想通了的二姐,刘小玲笑了笑没说什么。
何家文看着老五,也不知道她小小年纪,怎么能把事情想得那么全面,自己这个比她大好多岁的人,还没她懂得多,难道学习好的人,脑子就是比别人好使些。
何小年走到外面,就看到外婆在做饭,他跟着走进厨房。
帮忙做一些洗菜,剥蒜这些小事,这些活以前爸妈都不让他粘手的。
但是被爸爸带在身边一段时间后,现在也能弄个西红柿鸡蛋出来吃了。
刘美心看着才八岁的小家伙,帮着自己一块干活,心里还是有些高兴。
两人聊着天,知道小家伙现在好多事都是自己独立动手了。
她笑着对着小年说道:“小年真能干。”
小年对着外婆说道:“五姨说了,不管男孩子女孩子,都要学会做饭,这样不管到什么地方,都饿不到自己。”
“还有,五姨也说了,以后的女孩子都是家里面的掌上明珠,要是男孩子能做饭,是很优势的选择。”
刘美心听到小年的话,有些无语的说道:“你五姨平时都对你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何小年不明白外婆为什么不认同五姨的话,但是五姨给自己举了最近的例子。
二姨夫就会做饭,这不就找到了二姨这样温柔贤惠的妻子。
刘小玲不知道何小年在外面,跟老妈聊着自己跟他说过的话,还掐头去尾的说出了。
她只是说了,以后孩子有出息了,去到外地或者国外上学,自己会做菜,才不会饿瘦,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还有遇到喜欢的女孩子,还可以抓住别人的胃,这样成功率比别人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