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文听了五妹的一席话,心里一直想着自己嫁到陈家后的日子。
回到陈家后,她的态度也变了不少,人也圆滑了很多。
比如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她都会把好吃的放在中间,红烧肉,小炒肉这些硬菜谁不喜欢,不能就供着自己这个孕妇吃到饱吧。
这样在中间,谁都可以夹到,也不会产生什么分歧,让大嫂心里不舒服。
婆婆一直往她碗里夹菜的时候,也跟婆婆沟通过了,说娘家母亲跟她嘱咐了,少吃一些,这样才不会胎大难产。
还把自家的五妹拿出来举例子,那个时候难产可是差不多要了母亲半条命的。
就算婆婆对自己实在偏心,何家文也会私底下给嫂子做一身衣服,好看的头花,表达歉意。
就这样过去了好几个月,她都是这样为人处世的。
这几个月的相处中,也让陈大嫂知道何家文是个什么样的人,温和有礼,落落大方,看着她对自己这样。
陶忆敏就算面对婆婆的偏心,心里面也没那么多的怨气了。
她知道婆婆怨自己嫁到家里那么多年,没给陈家添个一儿半女,这些年她跟老陈也很努力了。
但是,她就是一直怀不上,自己的肚子不争气,她有什么办法,好多偏方也吃了,都没用。
从何家文的表现中,她也能慢慢的感觉出来,弟妹愿意让自己两口子跟孩子亲近的,她心里也高兴。
本来她想着,要是一直怀不上,实在不行,就收养一个吧。
她的娘家妈一直让她收养弟弟的女儿,说什么,好歹跟她沾亲带故的,以后肯定孝顺她这个当姑姑的。
只是老陈不同意,两口子就这样一直拉扯着,说服不了自己男人的陶忆敏也就没心思收养别人的孩子了,毕竟这种事要两口子有着统一的思想,才能办好。
前段时间,婆婆对待两房的态度,让她害怕自己在这个家的地位受到威胁。
又跟老公又说了一次,不过结果都一样。
她知道老陈是不想养一个,跟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但是养陌生的孩子,她也不愿意。
但是这会弟媳妇的表现,让她有些犹豫了。
收养娘家的外甥女再怎么说,跟老陈也没有血亲关系。
倒是要是他对孩子不好,或者是不管不问的,她为了孩子吵闹起来,对两口子感情也有影响。
不过,自己也理解他,他也怕以后不知道能不能养得熟,这些都正常。
但是现在,弟媳妇肚子里面的孩子跟他有血亲,他肯定喜欢。
陶忆敏想了很多,就想着生了再说,到时候要是老二家的,愿意让孩子跟他们亲,她就不想着收养的事。
要是不亲,她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就先斩后奏,把孩子抱回来了再说。
等孩子出生后,何家跟陈家的人都在产房门口守着。
经过漫长的等待,何家文在医院生下了一个儿子。
中途还停电了,把大家伙都急得不行,等电一来,就听到产房里面孩子响亮的哭泣声,听到护士说了生了个儿子,母子平安,大家高兴得不行。
枕头风不是胡乱吹的,老婆没有那么多事了,做大哥的也就心平气和了很多。
其实他对于老妈偏心眼的事,没有什么想法,但是架不住老婆天天说,说得他耳朵都起茧子了。
再一个,这看不上自己的媳妇,不就是相当于看不上自己嘛?
还是偏心小儿子,对他这个大儿子不喜欢。
生完孩子的何家文,就想让大哥给孩子取个好听的名字。
还说他是家里面文化最高的人,给孩子取的名字肯定很有意义,以后孩子长大了向他大伯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陈卫国听媳妇的话,也不反对,家文怎么说,他就怎么做,而且大哥确实是家里最有文化的,这一点他反驳不了。
何老太太看到兄弟俩感情好,她也高兴。
不是她这个老婆子多偏心,而是老大两口子都三十几的人了,一直怀不上。
再过几年,年纪大了,更没希望了,家文肚子里面的孩子,就是他们老陈家的根了。
现在生下来的孩子,可是老陈家的第一个小辈,她这个当奶奶的,高兴。
陈家大哥听到弟媳的话,看着胖乎乎的小侄子。
他心里面也有些触动,对这个突然到访的小家伙,好像有了一丝的血脉亲情的感觉。
他沉默了一会,也没推辞,孩子的父母那么给自己面子,这是对自己的信任。
他就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陈博宇?,代表着,学识渊博与胸怀宽广,代表智勇双全、谦逊友善。?
孩子的奶奶还是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光明。
老陈边上的陶忆敏看到自家的男人,自己了解他,他眼里的变化,自己就知道他看到孩子,还是动容了。
她摸了摸孩子的小脸,何家文还让大嫂抱一抱,说什么沾点孩子的喜气,来年给他带来个弟弟。
看着一直让自己抱着孩子的家文,她忍不住把孩子抱在自己怀里,
何家文看着大嫂一脸温和的抱着孩子,大哥在她旁边也摸着孩子的手。
他们两口子高兴的样子,让何家文心里也高。
她心里挺感激五妹的,至少大家面上都好看。
在坐月子期间,刘小玲也去看过自己的二姐。
她提着老妈买的鱼,听说没多少奶水,她自掏腰包,还买了的话两罐奶粉,就去了二姐家。
看着二姐抱着孩子幸福的样子,刘小玲也替她高兴。
有时候,想了想也挺搞笑的,父母那一辈想要个儿子怎么生都生不下来。
剧中,小的这一辈,每个姐妹生的第一个孩子都是男孩。
刘小玲看着二姐抱着孩子,就笑着说道:“你不能老是抱着他,抱久了,以后你的胳膊就会莫名其妙的酸胀,还会时不时的痛起来,这是月子病,你自己要注意些。”
“而且孩子很聪明的,要是让他习惯了抱着,以后你想要把他放下了,就不愿意了。”
何家文听到老五的话,有些好笑的说道:“你小小年纪的,从什么地方知道那么多的事啊。”
刘小玲听着二姐的打趣,笑着说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很多事,都可以看书,里面都有的。”
何家文也是一个听劝的,她把孩子轻轻的放在床上。
摸着孩子柔软的肌肤,对着刘小玲说道:“以前我都没有那么的喜欢孩子,但是生下小宇后,感觉怎么抱的不够,就想跟他亲近,忍不住就想亲一亲他的小脸蛋。”
说着还笑着看向刘小玲,对她问道:“你说,这是不是就是血脉相连的感觉啊。”
刘小玲想了想,就说道:“有些人感情充沛点的,就会有这种感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不过就像我说的那样,你在喜欢,也得顾着自己。”
两人说着话,陈大妈就从屋外端着一碗猪脚汤进来。
老太太对着何家文说道:“家文,来把这碗黄豆炖猪脚给吃下去,汤也喝完,好下奶。”
说着就准备喂何家文,何家文马上不好意思的说道:“妈,我自己来。”
等何家文接过她手里的碗,就吃了起来。
老太太看了一眼自己乖孙孙,小嘴巴一在吧嗒着,看着就可爱,头发也黑黝黝的,小家伙长得好,没白瞎她弄的那么好东西给他娘补身体。
后头对着刘小玲笑得一脸开心的说道:“小玲啊,你陪你姐好好说会话,她坐月子也无聊。”
“一会就在家里吃饭,我去给你做好吃的,大妈的拿手好菜红烧肉,你姐怎么吃都吃不够,你肯定也喜欢。”
刘小玲听到陈大妈的话,笑着说道:“行,我就在这谢谢大妈了,要不大家伙都是我二姐嫁得好呢,大妈不仅人和善,还烧的一手好菜,平时我二姐回娘家的时候,老是说她婆婆对她很好,做菜也好吃,今天我就好好的尝一尝。”
陈大妈听到刘小玲的话,喜得牙都漏出来了,她看了看儿媳妇,没想到自己在她眼里,是那么好的婆婆。
何家文看到婆婆看向自己那慈爱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吃东西,自己怎么不知道自己说过这样的话啊。
看着婆婆被老五哄得,眼梢都笑眯起来。
老太太挥了挥手,准备出去做饭去了,她要好好的拿出看家本领,把亲家小姨给吃美了。
还嘱咐着儿媳妇,一会吃完后,就把碗放在桌子上,她等会进来收。
看着婆婆出去的背影中,还透露着欢快的气息,她笑着点了点刘小玲的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