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茹陪着笑脸,“误会,一定是误会。”
她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对方闹起来。一旦被定性为流氓,就完犊子了
“于莉,海棠,你们怎么来啦?”
陈雪茹身子一晃,差点跌倒。
她原本心存一丝侥幸,可李子民叫出对方名字,对方找上家门,
完蛋了,
李子民和她哥一样,让人找上门。失去李子民,她就成寡妇了,新年,新睿也没了爸爸。
陈雪茹如坠冰窟,心哇凉,哇凉。
“李大哥,我和爸妈特意来感谢你的!”于海棠看了一眼陈雪茹,惊到了。
李大哥的媳妇美艳动人,身材好!
“啥?感谢?哎哟,这不误会了吗!”
陈雪茹的心情一下子从谷底,又爬了起来。这才注意到,桌子上堆了一些礼品。
最上面,是一块显眼的腊肉。
李子民莫名其妙,“误会什么?”
陈雪茹白了李子民一眼,重新恢复了傲娇。她和于海棠对视,于海棠很快低下头,败下阵。
她和于母一聊,了解了前因后果。
“李副厂长,我们是来感谢你的。到了大院,跟人打听,才知道您就是电热毯厂的副厂长。”
“为了海棠的事,麻烦您亲自跑了一趟,给您添麻烦了呀。”
于母非常客气。
刚跟门口戴眼镜的大爷一打听,得知送海棠去广播学院报名的李子民居然是电热毯厂的副厂长。
立马觉得送的腊肉超值,不心疼。
“你甭客气,就是顺手的事。就算我不帮忙,于海棠早晚能当上广播员。”
这话,将于海棠哄得心花怒放。
感觉李子民是天底下,最懂她的人,不像爸妈坑完了大姐,还想坑她。
陈雪茹悬着心,放下了。
同时,
看李子民的眼神也变了。
陈雪茹摆出女主人的架势,和于母寒暄了一阵,临走前,于母打听起了阎家。
“实不相瞒,我家闺女莉莉,之前媒婆介绍给了你们院的阎家老大。这不,我听说,阎家不靠谱,又是掏大粪,又是搞什么恶心人的玩意,有这事吗?”
陈雪茹呵呵一笑,“老话说得好,无风不起浪,我们可是门对门的邻居,阎家岂止是掏粪,提炼粪油,恶心的事情多了去。”
于莉皱眉。
她来的时候,正巧碰上了阎解成。虽然两人没见面,但阎解成看过她的照片,认识她。
一聊,
于莉见阎解成模样周正,又是电热毯厂的技术员,总体上,感觉还不错。
“我看那个小伙子挺好,一口一个阿姨,挺有礼貌的。单位也好......”
于母对阎解成印象不错,想了解更多内幕。
“雪茹...”
陈雪茹躲开李子民,“哥,我知道你心眼好,不爱说人坏话。但事关女人一辈子的幸福,有些话,要说清楚。最后成不成,一切让人家定夺,对吧?”
于母连忙点头。
“您说得对,刚才那阎母一个劲打听陪嫁,我就感觉不对劲。都没有相亲,也不聊彩礼,就惦记女方嫁妆的?”
于母越想,越感觉不靠谱。
陈雪茹一听,乐了。
“我先给你讲讲阎埠贵的口头禅,这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话没毛病,过日子就是要精打细算,但阎家不仅算计自家人,还算计街坊邻居。”
“三大爷外号不少,阎老西,阎老抠,门神.....”
于母不解,“门神是啥?是保宅护院吗?和过年贴的秦琼,尉迟恭一个意思吗?”
陈雪茹笑得前仰后翻,肚子笑疼了。
“可不是好话,意思是啊,那阎埠贵杵在大院门口,谁经过,都要算计一下,就是一瓣蒜,一勺盐,那都是好的。”
于母瞬间没了好脸色。
于海棠连忙摇头,“虽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但人品也很重要。我可不想我姐被阎家扣死。”
她还年轻。
可不想等到嫁人,娘家那点家底,被阎家人算计去。
于母冷着脸。
“没错,嫁人不能光看条件,也要看人品。品行不端,就算有金山银山,那也不能嫁。”
“阎家有啥条件?”
陈雪茹要将阎家一扒到底,原因也很简单,如果于莉真和阎解成结婚了。
岂不是,
于海棠就有理由,隔三差五的往大院跑,趁机接近李子民?
“听媒婆说阎解成是电热毯厂的技术工,阎父是老师,这条件,也不错吧吧?”
陈雪茹嗤笑一声,
“ 这倒不假,但阎埠贵只是普通的小学教师,一人养一大家子。阎解成那工作可是花钱买的,谁嫁他,是要背债的。再说了,阎家两间屋子住六口人,两口子住哪里?”
“虽然电热毯在盖员工楼,就算阎解成能分到房子,那也是城外。咋滴?城里人嫁到城外去,图啥呀?”
“而且阎埠贵说了,儿女只要工作,就要上交养老钱。吃喝拉撒每一笔账,都算得一清二楚,别人养儿育女是帮扶,他们养儿育女是门生意。你闺女嫁了,指望公婆帮衬纯属妄想,不被她们盘剥,就不错了。说到油...”
陈雪茹扑哧一下,笑出声。
“当年,阎埠贵研究大粪炼油,可是闹到了派出所,传遍了整条街。研究那玩意,不是缺德冒烟吗?”
于父,于母,于莉,于海棠齐刷刷脸黑。
直接将阎家拉入黑名单!!
“你甭谢了,我也是看你大闺女有眼缘,才多说了些。出了门,可不许乱传,破坏邻里和谐......”
于家一走,李子民看陈雪茹的眼神有点复杂。他的介入,一定程度改变了四合院剧情。
让陈雪茹一搅和,于莉跟阎解成好不了。
“哥,你是不是特别可惜?”
“可惜啥?”
李子民觉得陈雪茹有些奇怪,刚才的话,可不像她的风格。
陈雪茹眼眸闪烁,
“你是看于海棠十八岁,漂亮,水嫩。随意将家庭地址透露了,生怕找不到你吗?”
“雪茹,我很早就认识于海棠,这不碰巧遇上了。我去街道办开会,正好有培训班名额, 就推荐了,随手之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