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个年代的观众们真的不挑食,电视台喂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一部风光片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两个原因,首先肯定是运动会刚结束没几年,国家百废待兴,大多数产业都处在恢复、摸索的阶段。
其次是产能不足造成的,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产量有限,从业者也不多。
即便从业者多了,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的思想还没有那么开化,传统思维模式使得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制作依旧像5、60年代那样保守。
在娱乐匮乏的年代里,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有个节目看,就是很难得的享受了。
《小院人家》的播出,这种新颖的类型剧,激发起观众们的兴趣也就顺理成章了。
家家户户吃完饭后等在电视机前翘首以盼,据说街面上的治安都好转了。
电视剧在播放到第27、28集的这天,元旦到来了。
1980离我们远去,1981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噫!
多么古早的描写方式啊。
过完元旦没几天就是新年。
紫禁城影业已经进入了放假状态。
李老师的父母从武汉来京,和女儿共度新春佳节。
去年过春节,李健群回了武汉,李爸李妈看得出来,整个春节闺女都提不起精神来。
李爸打趣道:“这孩子啊,才离开小远几天呐,就跟丢了魂儿似的,要不然我们明年去京城过春节吧,省得她一天到晚没着没落的。”
李妈也笑着点头附和道:“你说得没错儿,看着她整天无精打采的样子,我都替她愁。”
李健群闻言俏脸一下红了起来,眼珠儿一转,一手挽着老爸一手挽着老妈,笑嘻嘻问道:“爸、妈,你们俩有没有想过去京城生活啊?”
一句话把老两口问愣了。
李爸苦笑道:“京城是说去就去的?首先住房问题就不好解决,国家不允许私人买卖房屋,我和你妈去了,住哪儿?横不能真住到你那公寓里去吧?
即便亲家宽容大度不说啥,我和你妈还要脸呢。”
李健群说道:“房子的事情你们不用管,只要你俩同意来京城,我和高老师来想办法解决住房问题。”
李妈一听她称呼高远为“高老师”,就感觉一股子怪异。
刮了下闺女的小鼻子,李妈嗔怪道:“你这孩子,可不许给小远添麻烦,小远已经帮你够多的了,你自己心里要有数。”
李健群一翻白眼儿说道:“我们俩这叫互相成就的好吧。”
“好好好,互相成就。”
“嘻嘻,总之你们俩别管了,我肯定给二老安排得妥妥当当。”
李爸李妈拧不过女儿,便随她去了。
这不,今年过年老两口来京,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房。
华侨公寓四号楼又腾出了一套小面积,格局跟高远买下来的那套一模一样。
原主人是澳门驻京办事处的一名翻译,因工作需要得回澳门,于是托人出售这套房子。
高远是从保卫处一个大哥那里听说的消息,遂拜托大哥代为联系对方。
接上头后简单聊了聊,一个想卖一个诚心买,很快达成协议。
高远花一万五千块把这套房子拿下,然后又重新购置了家具电器。
李爸李妈一看自然非常满意。
李妈把一个存折递给高远,攥着他的手说道:“孩子,我和你李叔这些年多少也存了些钱,不多,你先拿着,剩下的房款我们慢慢还。”
高远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往后退了一步,道:“崔姨,您要是这么做,可就太拿我当外人了,这钱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收的。
我也不瞒您,买房子的钱也不是我出的,这一万五是群群挣的,您二老心安理得住下来就行。”
李妈哭笑不得,打他一下后说道:“你这孩子怎么跟阿姨还睁着眼说瞎话呢?群群每个月领多少工资阿姨又不是不知道,她上哪儿挣那么多钱去?”
李爸也说道:“是啊小远,你可别给群群打马虎眼,她挣多少钱我和你阿姨一清二楚。”
高远拉着二位坐下,见李健群笑嘻嘻的样子,他也乐了,道:“我和群群还做了点儿小买卖,在西单北大街开了家买衣服的店面,生意好的不得了。
所有衣服样式都是群群设计的,您二位坐稳当咯听我跟您说。”
李爸李妈不明所以,却正襟危坐。
高远清清嗓子,道:“年前盘点,我和群群挣了这个数。”
他伸出四根手指来。
“四……四万?”李爸都结巴了。
“嗯嗯,四万,这还是只拿了纯利润的30%,剩下70%又投进去了,所以说,群群孝敬您二老一套房算不了啥,您二老安心住就是了。”高远笑着说道。
老两口震惊了,接着摇头苦笑。
李妈说:“你们两个啊,不声不响净干大事!得了,就这样吧,只要钱来得干净,你们做啥我们这些当大人的也管不了了。”
李爸却饶有兴趣地问道:“卖衣服真这么赚钱?”
没等高远和李健群回答,他自个儿说道:“是了,连陈小二倒腾服装都能发,他还是散着卖的,你们俩开了家店,成规模了,挣得只会更多。”
您这是受电视剧的荼毒不轻啊。
高远和李健群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李健群还是跟老爸解释了一句:“爸,我和高老师只是其中一个股东,另外还有两个股东,一个是李诚儒,一个是小叔,其实挣得也不算多。”
李爸点点头,道:“你们自个儿的事情,一起商量着办,合伙也好,独立经营也罢,只要依法依规正当经营,那就一定没问题的。”
让高远高兴的是,老两口都是开明的人。
春节说来就来,一家人再次聚在新开路胡同老宅里。
今年有了李家三口人的加入,这个春节过得更热闹了。
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大年初六是高跃然出嫁的日子。
婚房是电影局分配给靳鹏飞的,两室一厅,布置得喜气洋洋。
这年头儿结婚不兴搞什么仪式,本着不铺张浪费的原则,一切从简。
一大早,靳鹏飞来到新开路胡同接新娘子。
高跃然拉着齐慧芝和张雪梅的手掉了会儿泪后就跟他她老爷们儿兴高采烈地走了。
“没心没肺啊!”高远感慨道。
高雅也点着头,叹息道:“结婚就那么好吗?”
高远嗯嗯道:“好啊,结婚的乐趣你想象不到。”
高雅似乎明白了什么,白他一眼,道:“臭流氓!”
年味儿在过完15后渐渐淡去。
这天是阳历的2月20,宜打扫、作灶、馀事勿取、铺路。
忌祈福、安葬、安门、祭祀。
上午阳光明媚,但小风一吹,还是很寒冷。
紫禁城影业全员到齐,邬倩倩、肖雄、顾小白等人也都回来了。
坐在会议桌上首的高远逡巡一圈,甚是欣慰。
兵强马壮啊。
“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会,首先对去年的工作做个总结,其次说一下今年的工作安排。”高远开口了。
大家全神贯注望着他,都很好奇公司今年有什么大动作。
会议室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高远满意地微微颔首,又道:“众所周知,公司前年底成立,去年初正式投入运营,因为人员不充足等因素,去年我们只拍摄制作了一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
但成效大家已经看到了,《霸王别姬》和《小院人家》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霸王别姬》斩获了柏林影展的三项大奖。
《小院人家》深受观众们的喜欢。”
掌声瞬间爆发出来。
大家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不料高远一抬手,话锋一转严肃道:“你们别高兴得太早,有成绩就有不足,过完年后,我们公司收到了几麻袋观众来信,其中不乏批评的声音。
鲁主任,你给大家念几封吧。”
鲁晓威点点头,拿起一封信,拆开后取出纸张,道:“批评声主要集中在《小院人家》上面,因为《霸王别姬》获得了国际大奖,即便是有些同志不喜欢这部片子,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批。
像这一封,是京城一位老同志写来的,他表示,《小院人家》低俗、庸俗、媚俗,剧本粗制滥造,演员表演夸张不入流,硬把讽刺到幽默。
故事里处处充满了调侃。
语言是生活化了,但却给人一种浮躁、矫情、假大空的感觉。
本人觉得这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郑晓龙也拿了一封信拆开,说道:“我这里也有一封反面意见的,这是位退了休的老工人,哦,机床二厂的。他说,这部电视剧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极尽讽刺之能事,不伦不类!
还有讽刺、污蔑老干部的情节,你们剧组要为这种不当行为向人民群众谢罪!”
众人懵了。
田壮壮问道:“我们有吗?”
李少红摇摇头,道:“我反正是不记得了。”
高远目视着郑晓龙,道:“这位老职工有没有提起过哪一集讽刺、污蔑老干部了?”
郑晓龙苦笑道:“他在信里说,编剧们把艾和平这个人物塑造得太事儿妈,并不是每一个在基层工作的居委会大妈都像艾和平那样咋咋呼呼,张家长李家短地搬弄是非。
咱们这么去塑造艾和平,是对广大基层工作者的不尊重。
是会让人民群众对基层工作者产生巨大误会,从而给基层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制造难度。
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最大的不负责任。”
“言辞犀利啊!”高远也苦笑一声。
鲁晓威点点头,道:“几百封信,有四分之一都是批评声。但是高总说这属于不足我觉得言重了。
我听说,剧本创作之初编剧团队就已经把故事的总基调确定了下来。
我们这部剧就是以讽刺当今的社会现象为主题,通过故事给大家一个思考的空间。
这个空间,你想得多就回味无穷,你想得少就茶余饭后哈哈一乐。
我觉得有批评声未必是坏事儿,这个问题可大可小,但值得重视。”
向来不怎么掺和具体业务的孙文今看着高远,严肃地问道:“我们要不要回应一下?”
“怎么回应?”高远反问道。
孙文今瞪着眼理直气壮道:“我哪儿知道怎么回应?”
行吧,你是大爷你厉害。
梁晓声斟酌了片刻后说道:“我倒是有个办法,说出来大家参谋参谋。”
高远笑道:“您说。”
梁晓声抽口烟,道:“咱们作为出品方,是不好出面说些什么的,何况各地方台还在热播这部剧,想来在接下来这段日子里我们还会收到不少观众来信。
既然咱们不方便出面,不如通过其他媒体开辟个专栏,让那些喜欢、支持我们这部剧的观众们,和批评、反对我们这部剧的老同志们自个儿争论去。”
陈贝贝笑道:“这主意好,有道是理不辨不明,观众们产生不同的观点是好事儿,从另一个角度上去说,也说明了我们这部剧是成功的。
开辟个专栏,让他们畅所欲言,也能提高报纸的销售量。”
高远乐了,道:“那就这么办吧,这事儿你负责。”
陈贝贝翻着白眼儿愤愤不平道:“这种破事儿您想起我来了,好事儿跟我从来不沾边儿。”
大家哈哈一笑。
高远笑道:“回头给你个采访大明星的机会。”
“谁啊?”
“你猜。”
陈贝贝嘁了一声,不屑一顾的样子。
诶你不是应该说你猜我猜不猜吗?
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
高远很郁闷,又道:“好了,下面我说一说今年的工作安排,今年公司要拍摄三部电影和两部电视剧。”
同志们立马精神起来,两眼放光望着高远。
大动作,这绝对是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