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宴每年更换的武器、甲胄,床子弩,并非只是单一核算完价钱,而是几乎涵盖到四十个都护府的兵马,各种繁杂分配核算起来极为费劲,而且里头还包含运送的队伍的开支。
粮草推算。
试想一下,一只运送武器的队伍,要走遍大宴南北四十个都护府,将武器派发到几百个州府,其中工程之巨大难以想象。
光是刀枪就二十多种。
武官等级分明的甲胄更是详细得不行。
毕竟若是普通的大头兵都机会穿甲胄上战场杀敌,那只要计算庞大的人数就好,可按照官阶等级,派发不同的甲胄再核算成本,那可就难上太多了。
谢宁算的时候都想骂娘。
几十个州府,都他娘的自个派人来领不香么?
非得信不过,由中央派发,简直劳民伤财,折腾鸟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户部几个算手、书令史算盘打到飞起,随着一张张核算完毕的账目摆到乾元帝跟紫宸殿诸位大臣面前,所有人都神色震惊得不行。
“江州兵器账目没错……”
“恭州兵器账目没错……”
“漳州兵器账目没错……”
一张张与谢宁核酸结果无误的二次核算纸张摞到案头,众人都不禁到抽一口凉气。
何熙更是,看谢宁的眼神从一开始的不耐烦,厌恶看不上,到两眼冒光跟捡到宝了一样。
这样一个精算高手。
妥妥来户部算账的好苗子啊!
户部算手加上书令史一共七个人,都没他一个人算的快,这样的人划拉到户部,那岂不是大大节省了人手精力?
“那个,谢、谢秀才。”
何熙突然开口。
谢宁一愣,拱手道:“何大人。”
之前那般训斥人家,才多会功夫就要给人下橄榄枝,何熙嗓子紧了紧道:“你会试之后有什么打算呐?”
何熙这么一问,不光乾元帝,在场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许赦之暗暗翻了个白眼。
暗骂何熙打的好主意!
谢宁视线看了一圈,淡笑着回答道:“还没什么具体的打算,晚生高堂不在,能有今日全赖恩师栽培,待会试考完之后,不论结果如何我都想回西北去多陪陪老师、师娘,多给他们二老尽尽孝。”
“那若是你有机会进入殿试呢?”
何熙继续引诱,“若是会试取得好成绩,那可是要进翰林院的,从翰林院七品编修熬出头可是不容易,依我看你不如先来户部历练历练,在本官这里,本官也好趁至仕之前好好带带你!”
你是想让人给你好好算账吧!
顿时,许赦之、工部侍郎同时翻了个白眼。
只有付博先,一直都没有吭声,坐在炕头上仿佛老僧入定,睡着了般,毫不在意殿内发生何种情况。
“何大人,好盘算,这般青年才俊到了户部能干什么?从九品算手做起?”兵部尚书郑先伟仿佛就是要跟何熙过不去,他嗤笑一声道:“那也未免太可惜了些,翰林院纵然难熬,但你我不都是从翰林院一点点熬出来的!”
“谢举人,若是你无意去翰林院,可以直接来我兵部!”
“兵部武选司,自从去年之后一直缺人,只要陛下同意,你来了就能从从六品的位置做起,本官绝不苛待你一点!”
若论老谋深算,郑先伟可不差何熙半点,他笑眯眯地道:“正好兵部有好些,南洋文的海上舆兴图,你来给看看,破解破解!”
乾元帝一见两个朝廷重臣撂下脸面就开始抢人,他都乐了,“你们两个老家伙!在朕眼皮子地下抢人,朕还在这呢!谢宁要去哪里,你们问过朕么?”
“哈哈哈……”
一阵笑声响起。
殿内霎时间变得无比和谐。
彭举眼眸一转,勾唇道:“谢举人青年才俊,会洋文通精算,引得何大人、郑大人青眼有加,我们吏部不招徕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呵呵,谢举人有兴趣来吏部么?吏部左衙门现在就有缺!”
“你来了也一样可以从六品起步,会试都不用参加,怎么样有兴趣么?”
何熙、郑先伟说话的时候,谢宁都没什么反应。
只有这个彭举。
呵呵?
呵呵个甚?
这个举不举的说话,听起来就像是个老阴阳人。
谢宁直觉这人不咋地,他同样回以呵呵,他呵呵笑道:“多谢彭大人美意,多谢何大人、郑大人抬举,晚生还是想先回老家侍奉师长,至于日后从官,还是看陛下对草民如何安排!”
简而言之。
有皇帝在呢。
有粗大腿抱,就先不抱你们这些细的了。
“嗯……不错不错!”谢宁的话仿佛给乾元帝心坎抹了一层蜜,他高兴地眯眯眼睛,对廖吉昌的这个学生更满意了,“侍奉师长这说明你是个重孝心的好孩子,但科举读书必然要报效朝廷。”
“谢举人,你日后如何暂且不要多想,先好好准备会试!”
“会试之后,翰林院也好,进六部历练也好,到时再说!”
“多谢陛下赏识!”
谢宁恭敬地道:“草民必定好好准备会试!”
他嘴上说的好听,但心里已经吐槽开来:什么朝廷六部,翰林院扣书,他哪个都不想去,等会试考完,他就打包行李卷回西北,这乌烟瘴气的京城是再也不来了。
“既是武器核算完毕,那就再议议丝绸与瓷砖的事!”乾元帝已经打定主意,从这两样东西里头扣钱,俨然不拿个结果不罢休,“众位卿家方才说到哪儿了?”
“说到生丝所占土地,荒田改良田的各地政策。”
许赦之提醒道。
“对!是说到这了!”
何熙点头符合了一句。
“太子之前的提议,是想让大宴境内能种植桑苗的良田大量参与养蚕,无主荒地改荒为良,这必然要各地都护府的支持。”太子只给了个模糊的概念,乾元帝询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该具体该怎么进行才好?”
怎么进行?
何熙瞬间表情微妙。
郑先伟不外如是,眼神飘向一边明显不想参与。
宰相高林甫对政事参与度似乎并不高,他两只手揣在袖子里,端的一派劳神在在,就在这时中书令一位同样姓高的大臣道:“回陛下的话,该荒田为良田,地契归开垦百姓所有,这乃是彰显天威恩德的大好事!”
“但生丝价格比普通粮食价格高出好几倍,若是大范围推广,必然粮食产量收到影响,臣建议,可以先从几个州府试行,慢慢在推广到全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