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后,方荼路过御花园看见了满园绽放的牡丹花,姹紫嫣红,香气扑鼻,不禁又想起了生辰那日,见过乔书吟。
以及往年,为了朵花让她难过许久。
李嬷嬷见她停了下来,疑惑:“娘娘?”
方荼犹豫了片刻决定去一趟太和宫,换了个方向,李嬷嬷见状赶紧劝:“娘娘这个时候去找皇上,可是要质问四殿下的事?”
“嬷嬷,小皇子的事本宫已经不生气了,只是去看看。”
昨夜她想了一夜,四皇子的事情她气不起来了,皇族需要皇子,于情于理没有理由怪罪无辜的孩子。
无奈,李嬷嬷只好让开了。
到了太和宫
门口小太监大老远就看见她来,赶紧进去禀报,不一会儿魏公公出来了,弓着腰上前行礼:“老奴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看着魏公公,方荼敛眉:“皇上呢?”
“回娘娘话,皇上正在里面和大臣商议要事。”
“商议何事?”
“是……是秦将军送来的战报。”
闻言,方荼道:“本宫就在此等着,等皇上忙完了你再进去通传。”
见此,魏公公也不敢阻拦,只能进去禀报。
约莫半个时辰后她听见了孩子的哭声,稚嫩有劲,但很快又不哭了,方荼眼眸微动。
不一会儿几个大臣出来了。
魏公公再次出来请方荼进去,进了门,并未看见朝曦,她朝着偏殿方向看去,听见了一些动静,便朝着偏殿走去。
映入眼帘的便是无数孩子用的东西,婴儿摇床还有拨浪鼓,小木马等等……
一袭明黄色的男人转过身时,怀中抱着约莫六个月大的孩子,孩子手里握着拨浪鼓,那上半张脸像极了乔书吟。
方荼愣了一下,而后再抬眸看向朝曦时,整个人都愣住了,上次见面时也不过是半个月前。
眼前的男人竟是一头少年白发,若挡住脸,就说老妪也不为过。
“你……”方荼震惊得无以言表,将原本要说的话悉数咽了回去,直勾勾地盯着头顶的白。
朝曦微微笑:“皇后来了。”
方荼看着朝曦熟练的抱着孩子,弯腰坐在榻上,将孩子放在腿上,伸出手任由孩子把玩,逗得孩子时不时笑出声。
“臣妾给皇上请安。”方荼回过神,屈膝行礼。
朝曦摆摆手:“不必多礼。皇后来找朕,可有事?”
“臣妾……”方荼如鲠在喉,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她看着朝曦,明明脸上挂着笑,可却令她感受不到半点真实。
她也想过乔妃死后,朝曦会愤怒,伤心难过,甚至借酒消愁,罢朝几日,需要耗费些时间走出悲伤。
可自从那日后,朝曦从未罢朝,倒是发过几次怒,之后就好像平静的一汪湖水,没有一丝波澜。
见他这副模样,方荼宁可朝曦发泄出来。
“皇上的头发……”方荼指了指他的头发。
朝曦莞尔微微笑:“不碍事,朕已经让太医院调配药方,过几日就能染回来。”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方荼眼眶一红,心中满是心疼,吸了吸鼻子:“臣妾今日去过乔家了,乔家只有霁蓝一人,过几日就该安排下葬了,皇上当真要让乔妃落葬乔家吗?”
说到这些的时候朝曦仍旧是神色淡淡:“此事朕已经交给内务府去办,按照习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至于落葬乔家,朕已经下令将乔妃从皇谍除名,北梁之后再无乔妃。”
闻言方荼又是惊愕,心里五味杂陈不知该说些什么,想了想道:“皇上日理万机,若是需要臣妾帮忙,臣妾可以代为照顾四皇子。”
提到了四皇子,朝曦先是怔了片刻,而后歉意地朝着方荼道:“皇后知道了,抱歉,早该告知你的。”
他轻轻捏了捏呈安的脸蛋:“呈儿很乖,这几日朕上朝,他极少哭闹,又有凌云陪着,朕倒不费事。凤仪宫还有庆安和元安两个孩子,皇后已是辛苦,呈儿就留在偏殿吧。”
呈安咧着嘴笑。
见他这么说,方荼也不勉强了。
无数的话在此刻都化作一声长长叹息,她微微笑:“呈儿很乖,像极了乔姑娘。小小年纪失了母亲,皇上多疼些也是应该的。”
这话朝曦并没有反驳,只是眉眼间看向呈安时多了几分温和。
“臣妾没什么事,先告退了。”方荼屈膝离开。
出了门仰着头看天,心里微起波澜,真让霁蓝说对了,她永远都越不过乔书吟了。
不,日后在朝曦眼里,唯有呈安。
“娘娘,小殿下是皇子,又刚失了母亲,皇上多些怜惜也是应该的,您别往心里去。”李嬷嬷劝。
方荼摇头。
转眼乔家那头丧事办完了。
又过了几个月
沁贵人平安诞下了一位小皇子。
待沁贵人出了满月后,朝曦下令册封小皇子为慎郡王,在京城赐郡王府,许沁贵人出宫照顾。
同时册封芸妃的大皇子为恭郡王,赐郡王府,许芸妃出宫抚养。
接连两道圣旨赐下
方荼正陪着沁贵人看孩子,听闻圣旨时,沁贵人有些懵了:“二皇子才满月,皇上就要挪出宫?”
“不,这不是二皇子。”
话音刚落外头再次传来第三道旨意。
揭开了四公主乃皇子身份,册封储君,三日后举行册封大典,昭告天下。
京城后宫瞬间炸开锅,百官上奏,求朝曦收回旨意。
“皇上还年轻,大可不必这么早立储君,三位皇子年龄太小,暂看不出品性。”
“求皇上收回旨意。”
甚至求到了慈宁宫,求着太后帮忙劝。
锦初一句二皇子聪慧能担大任,直接承认了呈安储君身份,自此呈安被尊称一句小太子,由皇帝亲自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