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平和文汇是下午回来的,陈其野和陈大鹏还有陈丽媛,中午在连家小院吃的饭,一直等到他俩从殡仪馆回来。
云平细细说了火化出殡的细节,几个人又默默哀悼一番。
云洁发现文汇冻得嘴唇发紫,才猛然想到,他的衣服还在自己身上穿着呢。云洁赶紧把衣服脱下来,给文汇穿上。
文汇穿上带着云洁体温的衣服,突如其来的温暖让他心里一热,朝云洁微微笑笑。
云洁赶紧去厨房给哥俩热粥。
陈其野愣愣地盯着文汇的衣服,不知道在想什么。
趁着下午没雨,几个人赶紧回家了。
文汇喝完粥,休息一会也要回风市。云洁看文汇恹恹的,喝过米粥后,这会子已经缓过来了,又看着唇脸红得不正常,不禁伸手摸摸他的额头,惊到:“你怎么发烧了!”
“啊?”云平也吃了一惊,一定是今天淋雨的缘故。
云升闻声赶紧拿来了体温计,一量,果然是38.5度。
文汇这会已经浑身酸疼了,眉头都皱起来了,一副难受的模样。
“我先去做晚饭,中午肯定没吃好,吃点热饭喝了药再走。”云升赶着去厨房做饭。
文汇去卧室躺着,云平又量一次体温,已经39.2度了。
“发高烧了,刘哥,现在这情况还是先不要回风市了,万一在路上再发起高烧。这里有退烧药和感冒药,先吃饭喝药后观察一下吧,退烧了再回家。”
刘哥看一眼文汇,已经烧得浑身没劲了,“也罢,让他先退烧吧,我跟邓叔说一声,让他别等我们了。”
吃了饭,喝了药,又沉沉睡了一会,等到晚上8点多,文汇已经退烧了,直嚷嚷饿,又吃了一大碗面条,也就舒服了。
看他没有大碍,几个孩子也就放心了。这个时间了,不如就在连家睡下,明天一早再回风市。
刘哥放下心来,照旧开车去招待所住。
云平总走刘哥,关上大门,站在院子里。堂屋亮着灯,透过虚掩的屋门,朝着院里投下一缕温暖的黄光。
文汇、云洁、云升、连莲,坐在八仙桌前,不知在说着什么。
最是普通的一幕,却让云平发酸发胀的眼眶又一次酸胀起来。
多么寻常的夜晚,多么寻常的画面,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盏灯,家家户户终其一生寻求的也是这样一盏灯。
可这样的灯,蒋聪回家还有没有?
云平还是不放心,从厨房舀了满满两饭盒浓粥,用笼布包起来,叫上云洁,一起去给齐老师和蒋聪送去。
蒋家院里灯火通明,还有很多人在。
这是蒋家和齐家的亲戚,还有学校里的老师,还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完,等所有的事情忙完了,就只剩下齐老师和蒋聪了。
齐老师在屋里躺着,蒋聪在堂屋坐着,好几个长辈围着他在说着什么,云平明白,只是在交待下面要进行的程序,这些都得蒋聪出面。
云平朝蒋聪指指里屋,又指指手里的饭盒,意思是你忙着,我去看看齐老师。蒋聪点头。
卧室里的灯光有点暗,虽然也是黄色的灯泡,却有点惨白。
云洁轻轻呼唤齐老师,齐老师见是云洁来了,挣扎着要起身,云洁搀扶着齐老师坐好,把温热的饭盒放在齐老师手里:“齐老师,趁热喝点粥吧,我听说你这两天都没好好吃饭。这样可不行,你的身体垮了,蒋聪可怎么办?”
云平也来劝:“蒋聪这两天也没有好好吃饭好好休息,齐老师你快吃饱了,也劝劝蒋聪吧,他这样可撑不住。”
说到儿子,齐老师有点意动。
这两天她几乎都晕躺在床上,里里外外都是蒋聪主持大局,那孩子肯定是累坏了,不吃饭可挺不住。
云洁见齐老师要下床,赶紧找鞋给她穿上。
扶着齐老师走出卧室,蒋聪看见妈妈终于起身,忙迎上来,母子俩互相抓着,又是一番泣不成声,齐老师很快就稳住情绪,抓着儿子的手坐下:“吃饭吃饭,先吃点饭再说。”
云平赶紧把饭盒打开,拿出勺子,母子两人头碰着头,忍住悲伤,一口口把粥喝完。
好了好了,云洁心里说,只要能吃下饭,后面都会一点点好起来了。
蒋聪把云平叫到一旁,拿出一个信封:“这是邓文汇的吧,今晚记账的时候才发现,太多了,不合适,他可能不知道咱们这边的规矩,你跟他说一声吧。”
云平把信封推回去:“这是文汇的一番心意,毕竟蒋老师认了他做弟子的,这个他跟我们商量过,你就收下吧,不收才是不合适的。”
“太多了!”蒋聪有些为难。
“钱不在多少,10和1000元没有多大区别,这是他能拿出来的就让他拿吧。这里面也有邓家爸爸的意思。你就安心收下吧。”
“很多事情,我们也帮不上忙,还得你自己去办,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蒋大哥,你的遭遇和心情我都理解,斯人已逝,日子还要过下去的,照顾好齐老师,一点点来吧,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一定要说,我们四个住得也近。”
蒋聪思考良久,终是点点头。
云平云洁回家,这两天也是过得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明天还要上课,文汇还要早起赶路。
跟文汇说了蒋聪带的感谢的话,文汇也是唏嘘,蒋老师属于意外身亡,抚恤金只有一次性的,接下来娘俩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夜已经深了,文汇刚退烧也不宜受凉劳累,大家便洗洗睡下。
云洁眼睛盯着外面的树影憧憧,想起了秋分时刻,在大姨家扒玉米,窗外也是有风有树影,但那是温暖的,热情的,有很多人一起享受着秋收丰收的喜悦。
现在蒋家,恐怕只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