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办公室里,李宏看着手里的电报,气得胸膛翻涌。
“无耻,卑鄙,不愧是连盟友都鄙视的兽兵,简直是人类世界的毒瘤。”
李宏一把撕碎了电报,对着鬼子破口大骂。
“石井四郎,老子记住你了。这一世老子发誓,只要你还在地球,老子就全球追杀你,一定拿你和你全族的人头祭奠被你害死的无辜国人在天之灵。”
李宏咬着牙,内心对石井四郎判了极刑。
说完后,李宏让梁舒云起草命令,令郑耀民的情报处和沈光的特种部队全力合作,前往北平,除掉石井四郎,毁掉他的实验室。同时,令张文白、罗大山、李渝等人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控诉鬼子细菌战恶行,利用舆论败坏鬼子国际形象,并向全球悬赏石井四郎和731部队的人头。
10月20日,张文白等人在河曲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张文白声泪俱下诉说了察南地区国人的惨状,以争取外界同情,获取更多援助。同时,张文白又铿锵有力地向外界传达了他们战胜细菌战的决心,并当众宣布向石井四郎和731部队下达全球追杀令,不接受任何投降,即使战争结束,追杀令也依然有效。
在场的记者以及各界人士都震惊不已,他们没想到张文白等人竟会说出此等极端的话。
对于国人记者来说,听着却非常解气,他们当场就予以张文白等人热烈回应,表示一定会如实揭露倭寇暴行,为察南百姓争取更多的援助。
一些闻讯赶来的外国记者则是惊呼不已,纷纷扬言日本人惹怒了一头雄狮,如今雄狮要开始反击了。
10月21日,张文白奉李宏的命令接见了八路军新华日报记者,向他们表达了合作意向,愿意为八路军免费提供武器,支援他们的百团大战。
“吕记者,八路军与我们同属抗日友军,理当互帮互助。这一次李主任亲自下令,要我援助你们武器弹药。我已经准备好了第一批60万发子弹、支三八式步枪、500挺轻机枪和150挺九二式重机枪支援贵军。除此之外,第二批、第三批武器弹药都在准备中,半个月之内即可起运。”
“真的吗?张将军,这太感谢了,这将极大改善我们的装备情况。”吕记者对如此大手笔感到惊喜无比。
“当然,你一会回去就可以通知太行山的贵军准备接收,最迟两日,武器必到。而且后续武器还会有火炮。”张文白一脸微笑和善地说道。
“不过,我们也是有私心的,这批武器弹药必须要全部用来打鬼子。要是你们能消灭敌人的化学部队,我们按人头算,一颗人头10支步枪、100发子弹,若是佐官人头,价格更高,就是重炮我们也给。”
吕记者听出了张文白对鬼子的痛恨,当即保证道:“张将军,请放心,我们八路军即使没有这些武器弹药,也会坚定不移地抗击鬼子。不过此事我做不了主,我需要请示上级。”
张文白微笑点头:“可以,我这里可以提供电台,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一定满足。”
支援八路军不过是李宏临时起意的决定,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但眼下自己所有精力都用来对抗鼠疫,无法反击,只能借援助八路军来出这口气。至于光头他们的猜忌,李宏已经豁出去了。
很快,舆论战的影响开始显现出来。
国内,原本低迷的抗战情绪再一次被调动起来,各界人士均对鬼子发出强烈谴责,连同几个月前鬼子在浙江的细菌战也被揭露出来。一时间,抗日情绪再度达到高潮,各战区军心士气高涨,投敌之风被大大遏制。
国外,鬼子直接名声扫地,臭名昭着。美国,在罗斯福刻意引导下,民间掀起了一股抵制鬼子的浪潮,导致不少鬼子企业陷入瘫痪。
在伦敦,丘吉尔更是罕见的宣布放开滇缅通道三个月。许多滞留的援华物资趁机加紧运输,最终绝大多数全部运到了国内,极大地缓解了国内困境。
这场由河曲开始的舆论战,一直蔓延到全国乃至国外,给鬼子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多田骏双目喷火,如同一头吃人的野兽,怒视石井四郎:“石井君,我不是告诉你不要招惹李宏,你为什么不听我的命令?”
石井四郎到现在还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依旧固执不屑道:“司令官,不就是区区一个李宏吗?值得你如此大惊小怪?你看我的细菌战不是已经起到绝佳作用了吗,相信用不了多久,帝国就能重新杀回蒙疆……”
“住口!”多田骏愤怒地打断了他的话,怒斥道,“石井四郎,你真是无知到不可救药,真以为你的细菌战天下无敌了吗?李宏若是那么好解决,那帝国何至于丢失蒙疆?我告诉你,你已经惹怒了一个不该惹的敌人。你打乱了帝国在华北的战略部署,将是帝国丢失华北的罪魁祸首。”
石井四郎还是不信,认为多田骏是危言耸听,不以为然道:“司令官也太看得起李宏了,我不信他能活过这次细菌战,而且我还有更厉害的细菌等着他。若是他不死,我就再来一次,不信杀不死他!”
多田骏血压蹭蹭上涨,恨不得一刀劈了这个蠢货,怒斥:“你还想有第二次?我们马上就要面临李宏的滔天怒火了,你觉得还有发动第二次细菌战的机会吗?
石井四郎,你记住,帝国接下来将要面临近四十万装备精良,拥有制空权的支那军疯狂报复。以如今的局势,华北方面军根本没有能力阻止支那军的反攻,华北丢失已成必然,我们做好为天皇尽忠的准备吧!”
多田骏厌弃地看了石井四郎一眼,随后将他赶出了办公室。
石井四郎瞒着多田骏对李宏发动的细菌战,彻底敲响了多田骏的丧钟,并间接影响了鬼子未来的战争局势,甚至影响了后来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