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顺听着不住点头,没想到贤侄葛明还真够大方的,这么赚钱的作坊说分股份就分股份。虽然年幼还真有魄力,不过这个法子好像不错,看着两个小娃子就知道了。
等到了葛家庄子附近,就看到了不少人,推车的、驾车的,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王郎君,原本这些作坊都在庄子里面,后来小郎君担心吵到庄子上的娃子读书,这才全部迁到庄子东南边了。这些大小商贩都是来进货的,要说庄子上日进斗金都不过分。”
王来顺觉得贤侄葛明不老实,都日进斗金了还要把自己的盘缠赢光。王来顺想到第一次来临渝,绑架葛明逼迫葛三爷出城,葛明打麻将、二打一报复他们三个。
进了庄子王来顺就惊呆了,没见过这么整齐的庄子,家家户户房子基本一样,全是敞亮的青砖大瓦房。庄子里面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各种果树,郁郁葱葱的甚是好看,已经有了不少绿色的果子,等过几个月就可以吃了。
两个小伙计把王来顺带到了葛家的老宅,一个陪着在这里等,一个赶紧去找禄伯。
王来顺一看葛家老宅,大门挺大但是很破,连院墙都没有,居然是木头栅栏,从外都能看到里面。一眼望去到处破破烂烂的,除了比别家大点而已。
小伙计看出王来顺的疑惑,笑着说到:“王郎君,小人也不知道为何小郎君没把老宅翻新。其他人都说小郎君是有意为之,让大家记住好日子来之不易,记住原来过的苦日子,要珍惜眼下的日子。”
王来顺挠挠头,觉得小伙计说的在理,这里贤侄心眼忒多。
当然葛明不是这个意思,葛明住腻了砖头水泥,现在好不容易住上了纯木的房子,自然稀罕的不得了。这怎么能拆呢?要是在后世完全可以围起来收门票。
正在这时候禄伯急匆匆的跟着小伙计往这边跑,身后还跟着张二黑四人,这是禄伯现在的四大护卫,禄伯现在可是身居要职,整个庄子都要靠着禄伯主持大局。
这大热天的一会就满头大汗,还没到葛家老宅的门口,嘴里就喊了起来:“贵客呢,贵客呢?”
到了门口停住身体,这才打量来人,看着居然有些眼熟。
“王来顺?”
“张大哥好。”王来顺赶紧施礼。
两人自然是相熟的,原本王来顺是尉迟恭的亲兵,张禄是葛三爷的亲兵。葛三爷跟尉迟恭当年又并肩作战,两人怎么可能不认识,再说前些年在石艾县也碰上过。
“老头子还真以为是贵人,没想到是你小子。”
“嘿嘿,看到张大哥老而弥坚,小弟就放心了。”
“好了,王来顺,不要扯闲篇。听说你从京城而来,是不是阿郎让你来的?”
“不是,是贤侄葛明让我跑一趟,专门来给你送信的。”说完从怀里掏了半天,也没把书信掏出来。
禄伯自从葛家去长安后就没一点消息,看到王来顺存心逗自己,抬手就要打人。王来顺一看不好,这才赶紧把书信掏了出来。
“给给,张大哥脾气依旧那么火爆,小弟这不是站在门口晒得发慌嘛,所以掏书信慢了些。”
禄伯赶紧接住小木牌还有书信,把小木牌揣到了怀里,然后才开始拆书信。
一边拆开书信一边说到:“那是怪哥哥招待不周了?跟哥哥回去,老宅里面什么都没有,除了每天打扫的人能进去,哥哥就不准其他人进去,小郎君什么时候回来,就要是原来的样子。”
禄伯打开书信,大致看了一遍,然后打发两个小伙计回城里,这才带着王来顺往家走。到了家里禄伯迫不及待的问道:“阿郎现在如何?”这才是禄伯最担心的,说是京城任职,但是还有一关要闯。
王来顺笑着说到:“好的很,有尉迟大哥照应,你就不用着急了”其实葛三爷很着急,好些日子了都没得到李世民召见。原本觉得献了好东西,以前的罪责能免了,如今这么长时间没有个召见的消息,心中难免有些没底了。不过王来顺这人报喜不报忧,再说就算报忧也没用,只会让禄伯更加担心。
禄伯一想也是,有尉迟大将军在,阿郎肯定不会吃亏,这才把谈话的内容引到书信上。
“这么说小郎君打算在京城弄作坊和酒楼了?”
王来顺点点头,说到:“确实如此,还找了合伙人呢。尉迟家参加了,魏家也参加了,就是魏征魏侍中,还有一个姓李的,听说是皇家的本家。”
禄伯啧啧称奇,葛明跟魏家的小郎君有书信往来禄伯是知道的,尉迟家更不用说,没想到这才到了京城时间不长,居然就认识了皇家的本家。
不过细想也难怪,小郎君陪着太子读书,肯定会认识不少有身份的人。
“这么说每个作坊都要抽调人手去京城了?”
“葛明贤侄说,想要买卖做大,一定要在京城立足,否则怎么都做不大。”
到京城开酒楼还有作坊,自然更加赚钱,不过禄伯还是有些担忧。
“王兄弟,国朝不准官员参与商贾之事,在天子脚下如此大张旗鼓,是不是有些不妥?”
王来顺听后差点笑出声,不过看到禄伯满脸严肃赶紧也换上了认真的表情。
“张大哥,你想多了,凡是勋贵高官屁股后面肯定跟着一堆商人,否则一大家子凭借俸禄和庄子非要饿肚子不可。不参与商贾的官员也有,那都是一些小官,商人都看不上的。”
“难道说陛下就不管管?”
“怎么管?难道让宰相一家喝西北风?大家都是如此,只要不放到明面上就行。再说葛明贤侄做的也不算生意,用他的话来说只是想把一些新的做菜方法传遍大唐。”
“就连开的作坊也与众不同,都是把一些农庄产的东西做个加工,贤侄说什么农产品粗加工,这样比直接买粮食有更高的收益,这还不算,还能让庄户有更多收入,这何乐而不为呢?”
“张大哥,你看看葛家庄子多富裕,不就是这么慢慢起来的吗?”
禄伯心想也是,同时也在给自己不断洗脑。这不是做生意,只是把粮食换个方法卖出去。我家小郎君是在做善事,让庄户过上好日子,绝对不是为了赚钱。。。。。。
“张大哥,贤侄担心庄户不愿意自家娃子去长安,这事你怎么看?”都是跟葛明差不多年纪的娃子,这要是在后世父母肯定不愿意出远门,所以这是葛明比较担心的地方。要是没这些人,自己以后会少了不少可用的人手。
禄伯笑着说到:“老哥家的孙子就在庄子里的学堂,我是双手赞成,估计其他家也不会反对。你想啊,阿郎现在什么身份?小郎君将来什么身份?这些人还不赶紧抱住大腿,将来说不定都能改换门庭。”
“王兄弟,你只看到了葛家庄子的富裕,你不知道葛家庄子每家都有男丁授勋吧?”说到这里禄伯眼珠毛都要乐开了花。
王来顺对这事还真不知道,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嘿嘿,一次是跟着阿郎城外应敌,就把把罗艺的儿子罗成抓住了。还有一次就是石艾县救灾,这两次庄子上的人全都安安稳稳,没有一丁点损失还立了大功,现在简直把阿郎和小郎君当成祖宗神仙一般看待。”
“只要小郎君说句话,庄子上的人没二话,老幼妇孺都跟着上。”
王来顺听后一直吧嗒嘴。
“张大哥,葛家庄子在满大唐可是独一份儿啊。”
“那可不,这些娃子跟着小郎君,说不定还能混个一官半职。你看吧,说不定还要争起来,不少没入学的娃子说不定都想送长安去,到时候老哥又要做得罪人的事了。”
王来顺听后点点头,又接着问道:“贤侄葛明的意思是先生也跟着去,将来也能在长安游学,看来这些先生肯定愿意去,那以后庄子上的孩子怎么办?”
“照方抓药呗,现在的临渝的主簿就是原来的教谕,这是大郎君的岳父,到时候让他再推荐两个先生来教小娃子就是了。”
“估计又要争破头哦,小郎君给先生的薪水太高了,再说来了也算就算庄子上的人了,将来小郎君必不会亏待不是。”
王来顺看到禄伯说的句句在理,心里不由得对葛明产生一些佩服,小小年纪就把庄子弄的滴水不漏,这手段多少成年人也比不上。
“张大哥,贤侄葛明反复交代,必须让你亲自把人送去,说是想你了。”
禄伯听后眼圈都红了,自己也想阿郎和小郎君啊。
“去,老哥一定亲自去。既然如此王兄弟就多在家里住几天,老哥把事情安排安排,到时候咱们一起出发,如何?”
“嘿嘿,那再好不过了,说不定路上还能像以前一样较量一番。”
“嘿嘿,别看老哥少了一只手,照样能把你捏死,哈哈哈哈。”禄伯安排张二黑照顾好王来顺,这才带着另外三个壮汉从家里出来了。
吩咐三个壮汉分头行动,去作坊、学堂、食堂通知到所有人,晚上聚餐同时有大好事宣布。让作坊、食堂的头头还有先生先来一趟,三个人听后一溜烟分头行动。
葛家庄子偶尔也会开会,以前都是葛明主持,现在自然都是禄伯主持。所以庄子里现在是有个专门开会的地方,就在庄子上小饭店的旁边。
葛明以前开会必定会准备不少吃食,所谓开会其实跟拉家常一般,毕竟都是一些几乎没读过书的,高大上的东西本就听不懂,所以就是吃点东西喝点水,顺便聊聊天,这样也不至于让人觉得葛明高高再上。
时间不长,造纸作坊、麦芽糖作坊、蒸酒作坊、香皂作坊、豆制品作坊、调料作坊、养猪作坊,连两个教书的先生也到了。
也不知道三个护卫怎么跟人说的,这些人一个个脸上开了花一般的进了会议室。禄伯坐在圆桌主位上,就是面对门口的位置,看着一个个喜笑颜开的人走了进来,纷纷对禄伯施礼,嘴里喊着:“总经理。”
禄伯到现在也没适应,为何小郎君把这个职位叫做总经理,反正听着比较别扭。
等到众人纷纷落座,禄伯这才开始主持会议。
“各位,今天让大家来是因为有好事要宣布。”然后就不说了,禄伯卖了个关子。
王英雄跟禄伯最是熟稔,笑着说到:“总经理,到底什么好事?让人心里怪痒痒的。”
禄伯笑着说道:“既然都着急了,那我就开始宣布了。”
“小郎君来信了,要在京城开作坊,需要每个作坊抽调部分老手,去趟长安出差。出差可是为公家,连路上都有双份的工钱,到了长安也是工钱三倍,等到那边作坊弄好之后再回来。”
众作坊经理一听这算是什么大好事?现在作坊越来越红火,怎么能抽调老手呢?要是影响了生产,年底分红不就少了吗?
“小郎君说各位经理也可以去,但是一定要把作坊安顿好才行。”这帮经理一听自己可以去,哪有不想去的?那可是京城,拿着三倍薪水去京城看看,傻子才不愿意去呢,于是开始交头接耳。
禄伯拍了拍桌子。
“你们先别吵吵,注意会议纪律。”没理这些吵吵的工坊头头,而是对两位年轻的先生说话。
“两位先生虽然来葛家庄子时间不长,但是功劳大家都看在眼里。小郎君打算让这些孩子也去京城,两位先生也跟着。一是不能耽误了这些孩子的学习,二是两位先生到了京城也能游学,说不定小郎君还能推上一把。”
“小郎君可是太子伴读,还是房相的爱徒,连魏侍中都熟稔。”
到葛家庄子教书最开始只是因为薪水实在太高了,关键还在于寒门,有多才华也没有向上的机会。读书不就是为了货卖帝王家吗,要是有小郎君推上一把,不敢说发达,弄个小官也算改换门庭了,两人一听脸上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