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月过去,山谷进入了初夏。
阳光变得热烈,草木愈发葱茏,池塘里的荷花也冒出了尖尖角。
林川的变化愈发明显。他脸上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些,虽然依旧沉默寡言,但那种生人勿近的冰冷气息已消散大半。
眼神中的疲惫和血色褪去,恢复了往日的深邃,只是这深邃之中,多了几分历经劫波后的沉淀与通透。
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安排,开始主动规划自己的生活。
除了固定的农活和阅读,他会在清晨无人时,在院子里练习一套舒缓的格斗拉伸动作,不是为了杀敌,而是为了重新感受对身体每一寸肌肉的精准控制.
找回那种“收放自如”的感觉。他甚至还向张老学习如何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刨花飞舞间,心也跟着沉静下来。
李医生的评估会话频率降低到了每周一次,内容也更侧重于对未来适应性的探讨。
林川已经能够相对平静地回顾那段黑暗经历,虽然提及某些细节时仍会呼吸急促,但已能迅速调整,不再被其吞噬。
林川站在那间熟悉的评估平房里,面对着李医生、老班长,以及再次前来的王干事和镰刀。
他的身姿依旧挺拔,但眉宇间曾经冻结的冰霜已然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风雨洗礼后的沉静。
眼神深邃,却不再空洞,而是如同深潭,映照着窗外的绿意,底部虽有沉淀的过往,表面却已波澜不惊。
李医生翻看着最新的评估报告,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林川同志,经过这两个月的观察和治疗,你的各项心理指标已经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症状显着减轻,情绪控制能力、现实检验能力恢复良好。”
“虽然不能说完美如初,但你已经具备了重新融入社会、适应正常生活节奏的基础。”
王干事接过话头,语气严肃而肯定:“林川同志,总部和‘归巢’专家小组一致认为,你的阶段性康复目标已经达成。”
“继续封闭在此,对你的长期恢复未必是最佳选择。是时候,让你逐步接触外面的世界了。”
林川静静地听着,心中并无太大起伏,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
他微微颔首:“我服从组织安排。”
王干事继续道:“考虑到你情况的特殊性,以及确保你能平稳过渡,组织上为你安排了一个新的身份和一段缓冲期。”
他拿出一份文件,“你的新身份,是秦川,来自南方,将作为进修生,进入东北航空工业大学学习。不需要你在学业上有多突出,主要是让你体验校园生活,感受年轻人的朝气,重新连接社会的烟火气。”
“航空工业大学?”林川略微有些意外。
“嗯,”王干事点头,“那里学术氛围浓厚,环境相对单纯。而且,老班长有位故人在那里任教,或许能对你有所照应。”
说完,他看向老班长。
老班长呵呵一笑,接口道:“是啊,我那老战友,姓陈,叫陈松,在航工大当教授,搞材料的。以前我当团长时,是我手底下的一个排长。脾气是倔了点,但是个实在人。你去了,替我去看看他。还有……”
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一个封好的、略显陈旧的信封,“这是我写给我孙女的信,她也在航工大读博士,叫苏念。”
“这孩子……性子冷,跟她爸妈关系不太好,跟我这老头子还算亲。你帮我把信带给她,顺便……看看她过得好不好。”
林川双手接过信封,触感粗糙,却带着老班长手心的温度。
他郑重地点头:“老班长,您放心,信我一定带到。”
王干事又道:“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镰刀队长会以远房表哥的身份,陪你一同前往哈市,协助你安顿下来,适应初期生活。待确认你一切稳定后,他再撤离。”
镰刀在一旁咧嘴一笑,拍了拍林川的肩膀:“老林,这下咱俩可以暂时当回‘普通人’了。”
林川看向镰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他知道,这是组织和他这些兄弟,能为他想到的最稳妥、最体贴的安排。
不是立刻将他推回血与火的战场,而是给他一个喘息和重新学习“生活”的机会。
决定已下,行程便在次日。
临走前的这个下午,山谷里的气氛带着一丝淡淡的离愁。
李老默默地去菜地里摘了最新鲜的黄瓜和西红柿,塞进林川简单的行囊里。
张老则把他自己腌制的一小罐咸鸭蛋,还有几只风干的野兔腿,仔细包好,递到林川手中。
“路上吃,学校的饭,未必合胃口。”张老言简意赅,眼神里却有着不易察觉的关切。
林川接过,喉咙有些发紧:“谢谢张老。”
老班长没有准备什么吃食,他把林川叫到池塘边,两人像往常一样并排坐着。
夕阳将池水染成一片暖金色,钓竿依旧支在那里,仿佛亘古未变。
“娃娃,出去了,就别老想着这里。”
老班长望着水面,声音平和,“外面的世界,有外面的活法。学校里,都是些没经历过风雨的娃娃,他们的烦恼,他们的快乐,都简单。”
“你去看看,学学,不是让你忘了本,是让你知道,这世上除了生死厮杀,还有另一种活着的模样。”
林川认真听着,点头:“我明白,老班长。”
“心里那根‘竿’,还得时常摸着,”
老班长继续叮嘱,“松紧自在。遇到事,别急着用拳头,先想想,能不能用别的法子解决。你现在是‘秦川’,是个学生,不是‘刺客’,也不是天狼总教官。”
“我记住了。”林川应道。
老班长转过头,看着林川,那双看透世事的眼中带着一丝慈祥和不舍:
“你这娃娃,根骨好,心性正,就是之前绷得太狠了。现在这根苗总算扶正了,到了外面,好好长。遇到实在过不去的坎,记得,这里永远是你的一个‘巢’。”
“归巢”……林川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一股暖流涌遍全身。这里不仅治愈了他的创伤,更给了他第二次“生根”的机会。
晚饭是林川主动下厨做的,算是告别宴。
饭菜简单,却充满了心意。
席间,李老和张老也难得地多说了几句,无非是注意身体,常回来看看之类的话。
夜幕降临,林川回到那间住了两个月的小木屋,最后一次躺在那张硬板床上。
窗外虫鸣唧唧,月光如水。
他心中没有对未来的彷徨,也没有对过去的恐惧,只有一片难得的宁静,以及对三位老者深深的感激。
翌日清晨,朝阳初升。
林川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里面装着他为数不多的个人物品,以及三位老者馈赠的“土产”。
他换上了一身普通的深蓝色运动服,看起来就像一个清瘦而沉稳的普通青年。
老班长、李老、张老都站在小院门口为他送行。
镰刀已经发动了那辆熟悉的吉普车,等在稍远处。
林川走到三位老者面前,挺直脊梁,抬起右手,向他们敬了一个标准而庄重的军礼。
三位老者没有穿军装,但都不约而同地,缓缓抬起了手,回以同样郑重的注目礼。
没有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礼毕,林川深深鞠了一躬:“老班长,李老,张老,保重!”
“去吧,娃娃,一路顺风。”老班长挥了挥手,笑容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温暖。
林川不再犹豫,转身走向吉普车,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车子缓缓启动,驶出小院,沿着山谷的道路向外驶去。
林川透过后视镜,看到那三位身影一直站在院门口,越来越小,直至被葱茏的树木遮挡,消失不见。
他收回目光,看向前方蜿蜒的山路,心中默念:别了,“归巢”。别了,三位恩师。
新的旅程,开始了。
吉普车换乘火车,经过一天多的颠簸,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列车缓缓停靠在了北国冰城——哈市的站台。
甫一下车,一股与西南和中部地区截然不同的干冷空气便扑面而来,虽然已是初夏,但北方的清晨依旧带着料峭的寒意。
林川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单薄的运动服,深吸了一口这清冽的空气,感觉肺腑都为之一清。
“怎么样,老林,这北方的天儿,够劲儿吧?”镰刀拎着简单的行李,笑着凑过来。
他也换上了一身便装,看起来像个精干的社会青年。
“还好。”林川点了点头,目光已经习惯性地开始扫视周围的环境。火车站人流如织,喧嚣而充满活力,与他之前所处的寂静山谷和肃杀战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努力调整着心态,将自己代入“秦川”这个角色。
两人搭乘公交车,前往位于城市东南部的航空工业大学。
车子穿行在哈市的街道上,浓郁的异域风情建筑、宽阔的马路、行色匆匆却充满生活气息的路人,都让林川感到一种久违的“人间烟火气”。
航工大的校门高大而朴实,带着一种工科院校特有的严谨气质。
办理入学手续、领取宿舍钥匙、熟悉校园环境……
一切都有镰刀这个“经验丰富”的表哥张罗,林川只需要默默跟在后面,观察,适应。
他被分配到了一栋老旧的男生宿舍楼,四人间,上床下桌。
当他推开宿舍门时,里面已经有两个室友在了。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身材微胖的男生正埋头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满是复杂的代码;
另一个则穿着篮球服,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正对着镜子整理自己刺猬般的短发,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流行歌。
看到林川和镰刀进来,打篮球的男生率先转过头,露出一个爽朗的笑容:
“嗨!新室友?我叫赵大力,物理系的!”
他嗓门洪亮,充满了活力。
眼镜男也从代码世界里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略显腼腆地打了个招呼:“你、你好,我叫王晓,计算机系的。”
林川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平静地开口:“你们好,我叫秦川,来进修的。”
他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自然的疏离感,但并无冷意。
镰刀在一旁笑着补充:“我是他表哥,送他来上学。以后还请两位同学多关照我弟弟,他性子有点闷,不太爱说话。”
“没问题!哥们儿一看就是实在人!”
赵大力拍着胸脯,热情地接过林川的行李,“以后宿舍的体力活包我身上!走,我先带你去领被褥!”
王晓也友善地点点头,继续埋头他的代码世界。
安顿好宿舍,镰刀又带着林川在校园里转了一圈,熟悉了食堂、图书馆、教学楼的位置。
看着身边擦肩而过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大学生,听着他们讨论学业、社团、游戏和恋爱的欢声笑语,林川确实感受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力。
“怎么样?还能适应吗?”走在林荫道上,镰刀低声问道。
“嗯,”林川看着远处操场上奔跑的身影,“很……不一样。”他
顿了顿,补充道,“但感觉不坏。”
镰刀松了口气:“那就好。我先在附近找个地方住下,你有任何事,随时联系我。老班长交代的那两件事,你看什么时候方便就去办了,不用急。”
“我知道。”林川点头。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封厚厚的信,又想起了老班长的嘱托。
傍晚,林川在食堂和赵大力、王晓一起吃了顿简单的晚饭。
饭菜口味偏重,与南方迥异,但他吃得很认真。
赵大力喋喋不休地介绍着学校的趣事,王晓偶尔插几句关于算法的见解,林川大多只是听着,偶尔点点头。
回到宿舍,躺在略显坚硬的宿舍床上,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校园广播和室友的鼾声,林川缓缓闭上眼睛。
这里没有硝烟,没有杀戮,没有沉重的背负。
有的只是青春的烦恼、学业的压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对于“秦川”来说,这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
而对于林川而言,这是一场重新学习如何“生活”的必修课。
他需要找到在这里的节奏,完成老班长的托付,也找到属于“秦川”的平静。
北国校园的夜,宁静而漫长。
林川的呼吸逐渐平稳,融入了这片陌生的、却充满生机的宁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