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北方的阳光透过宿舍窗户,带着清冽的味道唤醒了林川。
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保持着生物钟,在室友赵大力还在酣睡、王晓已经对着电脑开始敲代码时,他已经洗漱完毕。
按照昨天辅导员在电话里的通知,他要去学院办公楼报到。
辅导员的办公室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三楼。
敲开门,一个看起来三十岁出头、戴着金丝边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男老师抬起头,看到林川,脸上露出职业化的笑容。
“你就是秦川同学吧?我是你的辅导员,刘明。”
刘老师起身和林川握了握手,示意他坐下,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在林川身上多停留了几秒。
眼前的青年身形挺拔,坐姿端正,眼神平静得不像这个年纪的学生,更不像个普通的进修生。
他身上有种……一种难以言喻的气质,像是经历过很多事,沉淀下来的沉稳,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压迫感。
“刘老师好。”林川微微点头,语气平和。
“你的手续基本都办好了,这是你的学生证、校园一卡通,还有课程表和一些学习资料。”
刘明从抽屉里拿出一叠东西推过去,忍不住好奇地问道:“秦川同学,我看你的档案很简单,就写着进修,也没注明原单位或者之前的学历背景……你是从哪儿过来的?之前是做什么的?”
这是他从业几年来见过最奇怪的“进修生”档案,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姓名、性别、年龄和“进修”二字,连政治面貌都是空白。
上面领导只交代了一句“正常安排,不必多问”,这更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林川接过证件和资料,面色如常,早已准备好了说辞:
“家里安排过来学习一段时间,增长见识。以前……在南方做些普通工作。”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语气也没有任何波澜,让刘明感觉像是撞在了一堵柔软的墙上,无从着力。
“哦……这样啊。”
刘明推了推眼镜,掩饰住内心的疑惑,转而交代正事:“既然来了,就安心学习。我们航工大的材料专业,在国内也是排得上号的,尤其是航空航天材料方向。”
“你的主修课程是《航空材料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金属学与热处理》这些,课程表上有详细时间和教室。平时注意遵守校规校纪,按时上课,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林川的反应。
只见对方认真地听着,眼神专注,但那种专注……不像是对新知识的好奇,更像是在执行任务时听取简报。
“好的,刘老师,我明白了。我会遵守纪律,认真学习。”
林川将东西收好,站起身,“如果没什么事,我先去熟悉一下教室和图书馆。”
“好,你去吧。”刘明点点头,看着林川转身离开,背影挺拔,步伐稳健,不由得再次在心里画了个问号。这个秦川,到底是什么来头?
离开学院办公楼,林川并没有立刻去教室或者图书馆。
他看了看时间,还早。
从口袋里掏出那封略显陈旧的信,信封上只有简短的四个字“苏念 亲启”。
林川朝着航空航天学院的方向走去。
航空航天学院是航工大的王牌学院,拥有独立的教学实验区,楼宇看起来也更为气派。
博士研究生通常不在固定的教室上课,大多时间在实验室或者导师办公室。
林川直接找到了飞行器设计专业所在的实验楼。
在楼下的公告栏里,他看到了博士生值班表和一些课题组的信息,其中就有苏念的名字,隶属于“先进飞行器结构与材料”课题组。
按照指示,他来到四楼的一间实验室外。
实验室的门开着一条缝,里面传来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声和敲击键盘的声音。
林川敲了敲门。
“请进。”一个清冷的女声传来。
林川推门而入。
实验室很宽敞,摆放着各种他叫不出名字的精密仪器和电脑。
一个穿着白色实验服、扎着利落马尾辫的女生正背对着门,在一台电脑前处理数据。她身形清瘦,坐姿却很挺拔。
听到脚步声靠近,女生转过头来。
那是一张相当清秀的脸庞,皮肤白皙,鼻梁高挺,嘴唇薄而抿紧,透着一股疏离和专注。
她的眼睛很大,瞳色偏浅,像是浸在冰水里的琉璃,看向林川时带着明显的询问和一丝被打扰的不悦。
“你找谁?”她的声音和刚才一样,没有什么温度。
“请问是苏念同学吗?”林川确认道。
“我是。你有什么事?”苏念微微蹙眉,打量着这个陌生的、气质有些特别的男生。
她不记得自己认识这个人。
林川从口袋里拿出那封保存完好的信,递了过去:“受人所托,把这封信交给你。”
苏念的目光落在那个略显老式的信封上,尤其是看到信封上那熟悉的、略显潦草却力道十足的笔迹时,她清冷的眼神瞬间发生了变化。
那冰封般的表情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石子,荡开了一圈细微的涟漪,有惊讶,有疑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
她接过信,指尖轻轻拂过信封上的字迹,抬头看向林川,眼神里的戒备减少了些,但疑惑更深了:
“是我爷爷让你来的?他……他怎么会让你送信?他怎么样了?”
她的问题带着关切,但语气依旧保持着克制。
“老班长他很好,身体硬朗,精神也不错。”
林川用了老班长更习惯的称呼,平静地回答,“我只是恰好要到这边来,他托我顺路带封信给你。”
“顺路?”苏念显然不太相信这个说辞。
爷爷在的那个地方,她知道一些,绝不是普通人能“顺路”经过的。
她再次仔细看了看林川,试图从他身上找出更多线索,但对方就像一口深井,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谢谢你专门送过来。”她最终没有多问,只是将信轻轻拿在手里,“麻烦你了。”
“不客气!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林川说完,就走了出去。
而苏念打开信,看了一下后,便是慌忙的追了出去。
“等等。”
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林川脚步一顿,回头看向苏念。
苏念扬了扬手中已经拆开看了一部分的信纸,冰琉璃般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语气依旧没什么波澜,却少了几分刚才的疏离:
“我爷爷在信里说,让我……尽量照看一下你。虽然我不太明白他老人家为什么会特意交代这个,但既然是他说的,我会尽力。”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林川身上,带着审视:“所以,我需要知道你的基本信息。你叫什么?在哪个学院?什么专业?联系方式?”
林川心中了然,老班长终究还是不放心他这个“迷途的娃娃”,用这种方式给他多加了一层“保险”。
他依言回答:“秦川。材料学院,进修生。宿舍号是3号楼412,暂时没有手机,有事可以打到宿舍楼值班室转告。”
“秦川……材料学院进修生……”
苏念低声重复了一遍,将这些信息记下,然后从实验服口袋里拿出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飞快地写下一串数字,撕下那页纸递给林川。
“这是我的实验室座机号码,平时大部分时间我都在这里。如果有急事,可以打这个电话。”
林川接过纸条,看了一眼,数字娟秀有力。
“谢谢。”
“不用谢,受人之托而已。”苏念将信纸仔细折好,收回口袋,重新看向电脑屏幕,手指搭在键盘上,显然又准备投入工作。
不过,她似乎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另外,为了感谢你送信,中午我请你吃饭。学校西区食堂三楼的小炒部,味道还不错。不过你要等我做完这组数据分析,大概还需要四十分钟左右。”
她的语气与其说是邀请,不如说是通知,带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直接。
林川本想拒绝,他习惯独来独往,也不习惯这种突如其来的社交。
但看到苏念那副“事情就这么定了”的神态,又想到老班长的嘱托和眼前这女孩与老班长之间似乎有些微妙的关系,他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好。”他简短的应道。
“那边有椅子,你自己坐会儿。”
苏念指了指墙角一把闲置的金属折叠椅,随后便不再理会林川,全身心沉浸到屏幕上的数据流中,偶尔快速敲击几下键盘,或者拿起旁边的实验记录本写着什么。
实验室里恢复了之前的宁静,只有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和键盘偶尔的敲击声。
林川走到墙边,拉开那把折叠椅坐下,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打量起这间实验室。
各种精密的仪器、闪烁的指示灯、电脑屏幕上复杂的曲线和模型……
这一切对他而言,是完全陌生的领域。他精通杀敌、潜伏、破坏,熟悉世界上绝大多数单兵武器和战术装备。
但对于这些支撑起现代国防工业根基的尖端材料研究,却知之甚少。
一种久违的、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悄然在他心底萌生。
‘系统,扫描当前环境,分析这些仪器的主要用途,并评估我掌握相关知识的可能性。’林川在心中默念。
这是他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获取信息。
【叮!环境扫描完成。检测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万能材料试验机、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等高端材料分析及制备设备。当前环境涉及知识领域:材料科学、固体物理、物理化学、力学等。】
【评估:宿主当前相关学科知识储备为【基础物理\/化学(高中水平)】,与当前环境所需知识层级差距巨大。直接掌握需要消耗大量积分进行知识灌输,且缺乏实践支撑,效率低下,不建议采用。】
系统的反馈冰冷而客观。
林川微微蹙眉,这结果在他预料之中。
隔行如隔山,他不可能瞬间变成一个材料学专家。
然而,就在他准备暂时放弃这个念头时,系统界面忽然主动闪烁了一下,一条新的信息提示弹出:
【检测到宿主身处国家级重点航空航天材料研究环境,触发隐藏检索条件……正在检索系统知识库中超越当前时代(1996s)的军工科技资料……检索完成!】
【可兑换知识类目(部分预览)】:
【低成本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领先时代5-10年)】:需积分20,000点。
【耐高温高熵合金设计与熔炼技术(领先时代10-15年)】:需积分35,000点。
【雷达吸波结构材料(RAm)新型配方与涂层工艺(领先时代10年左右)】:需积分50,000点。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材料性能预测与优化初代模型(概念领先)】:需积分120,000点。
【单兵外骨骼基础材料力学解决方案(关联技术)】:需积分30,000点。
……
林川的瞳孔猛地一缩!
心脏不争气地剧烈跳动起来!
这些名词他大多闻所未闻,但“碳纤维”、“高熵合金”、“雷达吸波”、“人工智能”、“单兵外骨骼”……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指向了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领域——军事科技的跃升!
他的呼吸微微急促。
之前,他利用系统兑换的,多是直接增强个人战力、辅助战斗或疗伤的技能与物品。他从未想过,或者说忽略了。
没想到系统知识库里,竟然还蕴藏着如此庞大而先进的、足以改变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军工科技!
如果……如果这些知识能够被国家的科研人员掌握……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蔓延开来!
他之前浴血奋战,在东京掀起腥风血雨,是为了复仇,也是为了铲除威胁。
但归根结底,他是一名华夏军人,守护这片土地和人民的安宁,是刻入骨髓的天职。
个人的勇武终究有限,而科技的进步,才能真正铸就坚不可摧的国防盾牌!
老班长他们那一代人,是用血肉之躯抵挡敌寇。
而他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军人,理应拥有更先进的武器,更强大的护甲!
强烈的使命感混合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冲击着林川的心神。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全新的、或许比他个人杀戮更能实现自身价值的道路——
利用系统的知识宝库,为祖国的军工事业添砖加瓦!
他强行压下激动的心情,目光扫过那些令人眼热的兑换项目,最终落在了相对“便宜”且看起来比较基础的【单兵外骨骼基础材料力学解决方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