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人都散去后,石镇清已经困意全无,他想着目前已经占领整个四川,已经到了改革的时候了。
他打算将在新津的大本营搬迁到成都来。
同时在新津和重庆建立造船厂,再慢慢升级改造。
将未来鸿图勾画一遍。
他坐回桌案前,开始润笔书写现代工科、理科以及文科类课本。
他打算以现代学科教授出类拔萃的学子,实现科技革命。
石镇清一直写到五更天,才伏案睡去。
黎明时分,太阳刚刚升起。
商部尚书陈玉龙就来到了。
张大牛正要通报。
却被陈玉龙给阻止了。
陈玉龙偷看了一遍石镇清正在书写的学科。
尽管他对新式教育受到过启蒙。
而且早年间跟随父亲走南闯北,甚至去过南洋和东洋岛国。
见多识广的他也不觉震惊。
他手中捧着昨晚熬夜写就的长篇商业策论。
正是他的心血之作,他昨晚难掩激动,想到就要在天国有了用武之地。
他抚摸今早刚刚制作出的崭新天国官服,虽然似是而非。
但是他对于割掉辫子,感到解放了久违的枷锁。
石镇清因为诸事繁杂,因此睡得不沉,很快就醒了过来。
他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陈玉龙。
展颜一笑,随即说道:“陈玉龙,你这么早急着见我,有事吗?”
陈玉龙双手将商业策论交了上去。
石镇清一目十行快速阅览了一遍。
里面的内容写着:“将商业与农业放在同等地位,区分为重工业与轻工业,引进西洋大机器。加收商税,将盐铁官营。同时抑制物价,铸造纸币。并且将本地特产外销……扩展税收来源。”
石镇清看的频频点头。
他大手拍在桌案上。
兴奋的说道:“好,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是一切都离不开人才,我已经决定建立天府大学堂。你若是有合适的人才都可以举荐。我们刚刚攻占成都,不但要稳定新生政权,还要为未来打出四川做准备,因此我的主要方向是在军事方面。你明白吗?”
陈玉龙一直关注地方的情况。
他举荐道:“这教书的大儒,本地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老翰林李惺,他本是进士出身,后来辞官归隐,现在正在成都养老。骆秉章几次征召他,他都不肯出仕。”
“还有一位,就是牛树海。此人曾担任过四川按察使,为官清廉,嫉恶如仇,讼无冤狱,捉拿了不少贪赃枉法的腐败官员。后来因为得罪人太甚,被人弹劾,罢职回家了。骆秉章到任后几次想邀请他做幕僚,都被他称病婉拒。这成都另一大书院锦江书院就是此人创办的,我也曾经在这座书院学习过。”
石镇清忽地站起。
他笑着说道:“若是能请动这两位老先生加入我们天国,则我必有重用。你可否带着我的书信,请这两位大儒出山呢?”
陈玉龙拱手说道:“既然翼王求贤若渴,我肯定尽力而为。不过这两位毕竟效力过清廷,对朝廷肯定有愚忠的一面,翼王还需要斟酌措辞,对两位儒士礼贤下士才是。”
石镇清哈哈笑道:“这是自然,他们出山也是造福乡梓。他们如果不愿意,我就是绑来也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又不能为我所用。”
石镇清坐回梨花木大椅上,正要磨墨运笔书写。
他忽然又放下了。
听到声音,他抬头正看到萧浚兰一路小跑的跑了进来。
等萧浚兰气喘匀了。
石镇清看着萧浚兰穿着不知从哪淘来的戏服,笑着问道:“萧浚兰,你看看陈玉龙的服饰,再看看你的官服。今天我得批评你,你是故意敷衍我吧?”
萧浚兰眼珠子一转,马上有了主意:“翼王,我哪敢,我为官清廉。这是我小妾原来的戏班所留,她亲自给我缝缝补补,我这才穿来的。”
石镇清笑骂道:“萧浚兰,你以前是否贪污我就不追究了,若是以后再贪赃枉法,我一定严惩不贷。眼下我需要你替我做一件事。”
萧浚兰笑眯眯问道:“翼王请说?我一定照办。”
石镇清说道:“你是翰林出身,又是原四川布政使,毕竟在清廷有些威望。我需要你替我写一封信,写给本地的大儒李惺和牛树海,若是能够凭你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他们来为我们天国做事。你的宅院我就赐给你了。”
萧浚兰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想着自己的窝还得别人赐予,心中多少不太舒服。
但是他没敢表露。
他赶快答应道:“翼王吩咐,岂敢不从。但是我在任上毕竟比较短,跟他们二位素无瓜葛,我试试看吧。”
石镇清派人将笔墨纸砚端来。
萧浚兰笔走蛇龙,很快就写了两封信。
萧浚兰将书信呈给石镇清。
石镇清看到上面都是些肉麻的恭维话。
还有即将改朝换代,造福后代云云。
他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威胁之意。
石镇清将几句划掉。
又说道:“目前咱们天府大学堂这种新式教育马上就要开始,要中学为主体,西学为用。两鸦战争后列强奴役我国,两位老先生应该有所而闻。想要我华夏民族再次登顶天朝上国,就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你按照这个意思再改下。”
萧浚兰听后,又重新拟写了两封信。
这才交给陈玉龙。
陈玉龙也看了一遍,对于萧浚兰的用词,他也颇为敬佩。
不大一会的功夫,张遂谋和邱云机一起走了进来。
张遂谋手里捧着整个四川的土地和各地的存粮造册表。
他风风火火的走上前来。
面带兴奋地表情说道:“翼王,全四川的土地都在这上面记录着呢,马上进入九月,这茬水稻都能进咱们的圣库了。我建议马上没收地主豪绅的土地,在全川开展钧田,将田地平均分给老百姓,并免费发放种子,同时招抚流氓,开垦荒地,大力增加粮食产量……”
邱云机也赞同道:“是啊,钱粮是打仗的根本。正所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有了粮食,老百姓也会一呼百应,积极参加咱们太平军的,咱们现在正好利用钧田的机会,再招募十万兵马。为以后出川做准备,你看呢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