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立国四年,冬。
这个冬天,对于遥远的欧罗巴大陆来说,是地狱。
凛冽的寒风从北极圈呼啸而下,横扫整个欧洲平原。泰晤士河结了冰,塞纳河成了溜冰场,无数衣衫褴褛的平民在寒夜中冻毙。
而对于大明而言,这只是一个稍微有点冷的冬天。
京城的百姓们穿着厚实的棉衣——那是从天竺和埃及行省运来的优质棉花纺织而成;屋里烧着旺旺的蜂窝煤——那是大明工部改良技术后量产的廉价燃料。
热那亚港。
寒风刺骨,码头上却挤满了人。
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贵族老爷们,此刻裹着破旧的皮草,冻得鼻涕横流,眼神中充满了渴望,死死盯着刚刚靠岸的那几艘悬挂着日月龙旗的巨舰。
那是希望。
那是温暖。
那是……大明的煤炭船。
“开舱——!”
随着大明商官的一声吆喝,巨大的跳板放下。
黑黝黝、散发着光泽的蜂窝煤,被一筐筐运了下来,堆积在码头上,像是一座座黑色的金山。
“我要买!我要买!”
一名法兰西的伯爵挤上前去,挥舞着手中的袋子,“我有一袋子银币!全是纯银的!”
大明商官是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穿着一身锦缎棉袍,手里捧着个暖手炉,一脸嫌弃地看了一眼那个袋子。
“银币?不要不要。”商官摆了摆手,像是在赶苍蝇,“这玩意儿成色太差,杂质太多,还得咱们拿回去提炼,费时费力。”
“那……那要什么?”伯爵傻眼了。
“大明宝钞。”商官指了指旁边挂着的一个牌子,上面用蹩脚的拉丁文写着交易规则,“或者高纯度的黄金。当然,如果是大明宝钞,可以打九折。”
“宝钞?可是……可是我没有啊!”伯爵急得快哭了,“上次换的宝钞,都用来买丝绸和瓷器了!”
“那就去换啊!”商官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挂着“大明皇家银行热那亚分行”招牌的帐篷,“拿你们的庄园地契、祖传的古董、甚至王冠,去那边抵押,换了宝钞再来买煤。”
伯爵咬了咬牙,看着身后冻得瑟瑟发抖的妻儿,一跺脚,朝着那个帐篷跑去。
这一幕,在整个港口不断上演。
英格兰的男爵,神圣罗马帝国的骑士,甚至威尼斯的商贾,都在为了几筐蜂窝煤,不得不将自己手中最后一点有价值的东西,换成那一张张印着龙纹的精美纸片。
“大人,这……这简直是抢劫啊!”
一名年轻的大明随行书记官,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小声对商官说道。
商官嘿嘿一笑,抿了一口热茶:“抢劫?读书人的事,能叫抢劫吗?这叫贸易!这叫经济战!”
“陛下圣谕:西方蛮夷,不通教化,不懂科技。他们所谓的‘历史’,不过是一群在泥巴地里打滚的野人编出来的故事。咱们大明,是来拯救他们的。”
商官指了指那些冻得发紫的欧洲人:“你看,如果没有咱们的煤炭,没有咱们的棉衣,他们这个冬天得死多少人?咱们收点黄金,收点地契,那是在帮他们保管财富,省得他们乱花。”
书记官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在遥远的紫禁城。
陆晨看着太初一号投影出的全球经济数据图。
代表大明宝钞流通范围的红色区域,已经彻底覆盖了整个欧亚大陆,甚至开始向非洲和美洲蔓延。
欧洲各国的金银储备,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向大明国库。
“很好。”陆晨满意地点了点头,“货币霸权,算是初步建成了。”
他深知,西方所谓的“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在原本的历史线上,很多都是建立在掠夺和剽窃东方的基础之上。
那些所谓的“科技发明”,很多都能在东方的古籍中找到原型。
而现在,他陆晨来了。
他要让这这个世界回归“正轨”。
“西方哪里有什么科技?”陆晨不屑地冷哼一声,“也就是咱们大明现在不想玩了,漏点指缝里的东西给他们,他们才能活得像个人样。”
“传旨下去。”陆晨对高进说道,“明年对欧罗巴的煤炭出口配额,削减三成。”
“啊?”高进一愣,“陛下,这……他们会冻死的。”
“冻死几个怕什么?”陆晨眼神冷漠,“不让他们觉得痛,他们怎么知道大明的恩典有多重?不让他们求着咱们,怎么能让他们乖乖把那些港口交出来?”
“这叫……饥饿营销。”
陆晨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在英伦三岛的位置重重一点。
“还有,告诉那个什么英格兰的国王,想买煤可以,先把他们腾地方,朕要建两座‘孔子学院’,教教他们什么才叫真正的文明。”
“咱们大明的圣贤书,得让他们好好读读。省得整天就知道在那瞎琢磨什么神学,把脑子都读坏了。”
“奴婢遵旨!”
这一年,大明宝钞成了悬在欧洲各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一年,大明的煤炭成了维系西方文明存续的生命线。
陆晨用一张纸、一块煤,就将整个西方世界,牢牢地锁进了大明的经济囚笼之中。
所谓的列强?
在绝对的经济和武力碾压面前,不过是一群等着施舍的乞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