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当天下午。
李达康下班回到自己的住处,刚一回家,就向着做好饭等着吃饭的杏枝吐槽。
边叫边骂道,“王八蛋!这算是什么啊?啊?怎么就我一推出一个工程就让我解散,我就这么倒霉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这么盯着?”
杏枝瞪大眼睛,声音也洪亮道,“什么啊?出什么事情了?怎么好好的,发这么大脾气?”
杏枝不说话还好,一说话李达康的脾气彻底点燃。
“当初,大风厂没办法解决,好,我找人垫资。”
“光明峰上的商人不投资建设,好,我找赵瑞龙索要。”
“棚户区面临资金问题没办法开发,好,我找人从光明峰上调取资金。”
“现在我好不容易8号轻轨延长线能得到一点利益了,就因为底下几个企业说因为噪音污染会影响自己的楼盘,然后让我这个市委书记终止延长线的计划。”
“凭什么啊?啊!?羊毛就找我一个人薅啊?什么玩意儿!”
杏枝一听到8号轻轨延长线不能建了,立马问道,“什么?轻轨延长线不建了?这不是年初时候还说的好好的,延长线就能从我们那里通过,怎么今天.....”
“你问我我问谁!?要不你去问问那十三个企业为什么举报我。”
李达康现在是完全不管杏枝的看法了,正好脾气没地方使,现在逮到谁,谁就成了宣泄的火药桶。
然而杏枝并没有生气,本身李达康当官当惯了,有时候别说是在家里,就是亲戚之间过节拜访,李达康依旧和在省里一样,全家都围着他转。
毕竟是个市委书记,现在又是常务副省长,这种官职,能稍微给办一件事这些人都谢天谢地了。
别说那些亲戚,就是她这个保姆,但凡说起在给李达康当保姆,家里都得门庭若市。
还好李达康一直不愿意帮忙,说是生怕这些忙以后会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
李达康的这个人很谨慎,就这几年,升省长的关键期更是连过节都不回家了。
当然后面并没有成为省长,那就另当别论了。
总之,就是因为李达康目前所拥有的官职,让他的生活中很多时候不管人员是什么身份,都是这种语气。
还好杏枝伺候习惯了,就当随口出出工作中的气也没什么大不了。
但今天所带来的消息依旧让杏枝有点猝不及防。
......
杏枝所在的地方是位于光明区某处比较偏远的地方。
之前提到过,京州市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开发完毕,但开发完毕不等于都有新房。
很多地方因为政策的偏向性,以及市里经济状况,就会造成建造一个地方而另一个地方就一直不理会。
这就导致,明明两个地区紧挨在一起,中间就隔了一条马路,却因为没有划拨到这个区域,那个地方就不予拆迁。
京州有很多这样的地方。
......
京州老城区旧房改造一直在持续。
市中心当然最先开发,可是一些偏远地区的房子迟迟没有动作。
而杏枝住的地方就是属于偏远于市中心的位置,每天过来都要坐好长一段公交车。
将近四十分钟路线,还是一条路走到通,差不多已经跨越一整个区的长度。
当然,当时也不是杏枝非要将房子安排在这里。
而是她之前在那一片工作,那里竞争压力小,杏枝那时候不愿意找李达康,李达康在当县长时候就已经有很大脾气了,于是靠着自己努力在那里干了几年后就在附近买了一间。
那房子大概是在九几年买的,买的当时就已经建成十几年。她工资本身就不高,李达康没有帮助她买了后就一直住着,到现在差不多有三四十年了。
也就是说八几年的房子到现在15年还在居住,这是绝对不行的。
光是周围裸露的电线、时不时跳闸、以及小区里每天没人收的垃圾。
她每天晚上回去闻到那一段臭味都得吐一路。
所以不光是她,周边的很多人都期待着市政府能够赶快将这一片区进行拆除分一些钱。
后来也确实附近建了几个小区,听说拆迁补偿十分丰厚,于是杏枝每次出去遛弯和周围同样年纪的人聊天时候,她们都好奇这里什么时候拆迁,什么时候他们能拿到拆迁款。
杏枝也在意这件事,于是很多次在李达康身边旁敲侧击。
李达康也答应的挺好。
用李达康的原话就是:“京州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发展机会,我作为京州市委书记不得先让一部分地区发展起来,等有了钱,或者开发商愿意投资时候,才能对以前的老旧住宅规划,如果只是为了你我让这一整片地区全拆了,那拆迁这些钱谁给我?你给我啊?还是白拆?”
“那也总得有个期限吧?四五十年的房子还怎么住人?早知道我就......”
杏枝将说了一半的话直接憋了回去。
李达康却得理不饶人,“你那个小区我知道,那是开发商不作为,要找开发商的事情。”
“再说了,还不都得怪你们那里的人?”
“怡椿苑这个小区当年确实很不错,可就是因为住的都是老头老太太,特别是最后家家户户为了节省那物业费,全都不交物业费人家物业当然不管收不收垃圾了,你看京州三四十年的房产只要有物业的,也不至于破烂成那样。”
杏枝没有理由反驳,事实上也确实如李达康说的一样,“主要是发展太快了,想想才十几年,90年的时候那时候什么样子,大家都省吃俭用,你说住的好好的自己买的房子突然问要什么物业费。说国外都这么要,那钱那么高怎么可能家家户户愿意交?”
李达康倒是喜闻乐见,“那就怪不得政府不拆,总之再等等吧,现在京州地皮价格每年一个价,还是得让这些开发商买单啊。”
“.......”
......
之后,杏枝原本以为哪怕京州再怎么开发,几年后也能拆到他们这里,谁知道一拖再拖,到现在都没解决。
好不容易听到了延长线的事情,她就是希望延长线能到她家门口。
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原因。
李达康所计划的路线刚好是从她们小区穿过,40-50年左右房产若是能借助这次机会,给轻轨延长线让道,政府大面积拆除。
那她们这些人不就能拿到钱了吗?
她根本不在意轻轨延长线通到哪里,而是她旧房子要给新计划的轻轨延长线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