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头带着捕快们跟县令前来抓人。当捕头看到窗户后坐着的两人时,腿软得差点跪地,捕快们也神色各异。有人咳嗽,有人悄悄拽县令袖子。捕头不敢直言,只提醒县令别节外生枝,县令心领神会。就在这时,宣顺安伯府的大姑娘现身,向县令行礼说明来意。原来她三哥奉皇命接她回京与战王完婚,途中遭遇水匪,三哥重伤,船工被杀。她请求县令捉拿眼前二人。此言一出,众人炸开了锅,毕竟战王威名赫赫,未过门的战王妃谁敢得罪?紧接着,宣时林又冲出来冲着县令吼叫……
顺安伯府内状况百出,宣时林狂蹬腿儿要“教训”不给自己好吃的人,场面一度混乱。这边宣大姑娘气势汹汹,竟对着县令放话:“你不抓他们,我让你丢官!”众人本以为顺安伯府有战王妃撑腰,行事嚣张,可事情却愈发离奇。县令在战王妃与金鳞卫之间左右为难,思索之后摆手“带走”。本以为被抓的会是柳杏儿和陈虎,没想到宣三公子竟被戴上枷锁,他挣扎着喊“抓错人了”,还被堵了嘴。宣大姑娘脸色骤变,质问县令到底何意。
宣大姑娘气势汹汹地拦住县令轿子,要讨要说法。她所指的人犯宣时锦,乃是大理寺盯上的目标。县令却将她打发,让她去京兆府、大理寺报案,或是回事发地。说完便钻进轿子,不再理会。县令心里打着赌,笃定这位未进门的战王妃刚不过金鳞卫,毕竟战王已死。这可把宣大姑娘气得不轻,周围群众的目光和议论更是像刀子般扎向她。有人质疑她战王妃的身份,有人猜测陛下怎会选这样的姑娘给战王,宣大姑娘被气得火冒三丈,内心咆哮:到底谁配不上谁?
在戏园子中,一个女子羞愧难当地捂着脸跑进去,随后命人收拾行囊即刻回京,掌柜只能不知所措地望着。另一边,柳杏儿和陈虎看完戏悠然离开,掌柜连阻拦都不敢。回去路上,柳杏儿忍不住跟陈虎八卦起皇帝要给死人——战王娶妻一事。陈虎却称战王也就一般厉害。柳杏儿打趣谁跟他比都如此。二人又聊到这桩婚事,柳杏儿猜测皇帝此举是为夺富可敌国的战王财产,又要面子,才找破落户女子联姻。陈虎直夸她聪明,感慨帝王最虚伪无情,才自称孤家寡人。
柳杏儿与陈虎一路交谈,言语间尽显对“战王妃”的不屑,笃定宣三的案子会让皇帝舍弃顺安伯府,断了某人当王妃的念想。随后,柳杏儿吩咐六子前往旺昌行。到了旺昌行,柳杏儿径直而入,旺昌行的人见了她和六子,赶忙跑去通报。李木头的师父飞奔而出,满脸堆笑,露出牙豁子赔罪。柳杏儿直言要找李木头,却得知他带客人看房子去了。师父忙不迭请柳杏儿等人稍坐喝茶,还大包大揽,称自己作为师父,定能比李木头把事儿办得更妥当。
在牙行里,柳杏儿笑意盈盈,直言就喜欢那憨憨厚厚的李木头,还说他长相老实不骗人。她本想找李木头问问有没有好房子,可得知他不在,便要离开。牙行男人急眼,想喊人找回李木头,柳杏儿却不为所动,直言牙行那三个小院儿入不了眼,说明天再来便走了。另一边,李家屋内,李木头受伤躺在床上,他娘正边擦药边落泪,担心以后的日子。李木头安慰娘,说六子大哥讲旺昌行会还工钱,还会求他回去,可其实两人都不太相信这话。
母子俩正为某事发愁,眉头紧锁之时,院外突然传来一声呼喊:“木头你在家吗?”这声音打破了沉闷的氛围。小姑娘听到后,立刻回应:“古大哥啊,我哥哥在家呢,你快进来。”紧接着,她又转身奔向卧房门口,提高音量喊道:“哥哥,牙行的古大哥来找你了!”边喊还边擦了擦手上的水渍。究竟牙行的古大哥此来所为何事?
李木头向来是个不起眼的存在,家里穷得叮当响,还有病弱的老娘和年幼的小妹要养,他这份学徒工当得极为艰难。这天,有人来喊李木头回去上工,看到他被师父打得惨兮兮的脸,不禁唏嘘。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向来珍惜这份工作的李木头竟一口拒绝,称脑袋受伤,吃药要十两银子,自己没钱,也干不了活儿,还装出痛苦干呕的模样。来人无奈只能回去禀报。此时牙行二当家正在,听闻此事后,对着李木头的师父——牙行三当家杨德昌就是一顿数落。
杨德昌满心烦躁。此前他行事时某些人睁只眼闭只眼,如今却来指责。二当家却吩咐古牙人,给受伤的伙计五两银子看伤,承诺其回来上工就结清上月工钱,做成女人这单生意就让他做正经牙人,买了房还照标准抽红。杨德昌觉得这是惯着人,担心坏了规矩。二当家却不管,让钱记在杨德昌账上。等古牙人走后,二当家关上门说出阴谋:生意做成后设圈套赶走伙计,让他吐出所得。他们还琢磨着女人的来路,盘算着怎么打压她,低价抄她的房子大赚一笔……
在这京城这地界,竟有个外地“娘们儿”不知京卫深浅就敢“下水扑腾”,引得杨德昌等人一番议论,二当家的主意更是让杨德昌赞不绝口。没一会儿,古牙人独自归来,带来令人震惊的消息:人没来,嫌钱不够看病,还打算另谋出路,这可把杨德昌气得拍桌子。关键时刻,二当家果断下令支取月钱和银子送去,要求必须回来上工。另一边,李木头一家人看到到手的银子,仿若梦中。李木头激动落泪,认定遇到好人,赶忙让妹妹去请大夫,可母亲却心疼钱,而李木头却坚持,因为恩人问过他愿不愿意帮忙。
“我以后帮恩人干活儿有工钱,您别担心!”这话语带着无尽的力量,宛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紧接着,又一句温暖的劝慰传来:“您早点把病给治好了,也能帮衬儿子一把,您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