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对比,江暖就显得逊色不少,甚至不起眼,但也是不差的。
泡完澡,一行人就来到了国营饭店,江璃点菜完全是张嘴就来,有什么点什么。
毕竟国营饭店公用的菜式不会很多,他们那么多人,直接把今天供应的全点一遍就是。
“大娘,小馄饨一人一碗,这红烧肉焖土豆上三份,这个酸鱼辣汤面也上三份,醋溜土豆丝两份,一共多少钱?”
邓母听得心尖都颤了颤,已经开始盘算着带来的票不够的问题。
“不用点那么多,我们随意吃点,晚上自己煮点东西,对付一下就行了吧?”邓母淡笑道。
江母也觉得太多了,这么一顿下来,没十块钱都不行,太贵了。
邓志文收到他娘的眼色,也道:“姐,姐夫赚钱也不容易,一顿就吃半个月工资,确实太浪费了。”
江璃知道他们误会,却也不解释,掏出一大票出来就付钱。
“十块钱一顿饭还不至于要了你姐夫半个月的津贴,大喜的日子他没能回来,请你们吃顿饭是应该的。”
邓母看她付了钱,简直松了口大气,吓死她了。
什么人家会这么点菜,来国营饭店吃饭要吃到饱的?
这一顿,简直要吃他们家一年都吃不到的肉。
太豪了!
邓母看了下江璃,在看看江暖,现在只庆幸自己儿子娶的不是江璃这样的,要不然多少都不够她吃。
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家庭那么倒霉娶了这样败家的女人,不过坐下来后她还是问了下江璃男人在部队什么职位。
江璃:“现在应该是团长了。”
这话一出,让邓母瞪大眼睛:“你男人应该跟你差不多年纪吧,在部队是团长?”
不是邓母不相信,而且太难以置信了,一团之长,一个兵团得有多少人?
这怎么可能?
“是团长,现在在前线,半导体里说的137团就是他带的兵。”
这下连邓志文都倒抽了口冷气,没想到这没见过面的姐夫那么厉害。
江璃没有炫耀的意思,只是他们问,她就回答而已。
等邓母看到江家住的院子,比他们在省城的家还要好,面积也比他们家大,房间比他们多的时候,脸火辣辣的疼。
她还以为自己要住那种晚上睡觉会掉土,会有蜘蛛爬的土坯房呢。
没想到这江家住的房子一点也不差。
邓母偷偷掐了一把邓志文,还瞪了他两眼,害她差点出糗。
江暖这边什么情况,邓志文根本没说,只说就是乡下人。
现在这么一看,一点都不带差的。
“娘,时间不早我就先回去了。”
江卫民已经把爬犁拉过来,准备送江璃回去。
江母点头:“那让你跟你婆婆他们明天早点过来。”
“好。”
路上,江卫民问江璃:“姐,你是不是不喜欢邓家父母啊?”
江璃:“一个陌生人而已,谈不上喜不喜欢。”
江卫民就笑了,这果然是他姐:“我还以为你请客泡澡,吃饭,是故意打她脸呢。”
“当时你菜名一溜串的出,他们脸一下子就黑了,你看见没?”
江璃也想到了邓母黑脸的场面:“完全没这意思,我又不是会委屈自己的人,在火车上待一天,我都要臭了,还不泡澡啊。”
“更别说火车上的饭菜多难吃,请客,他们就是顺带的。”
到了家门口,看见门大开着,江璃就朝里喊:“我回来啦!”
然后周母木头石头就跑出来了,这感觉特好。
木头石头可高兴了,这次他们娘没有食言:“娘,舅舅。”
江卫民应了声,顺便喊了下周母,然后从兜里掏出了挺厚实的红包。
“姐,这是暖暖让我给你的,说先还你的钱,怕你不收,让我送你到门口再给。”
江璃接过:“行,那你回去吧,天快黑了。”
周母把江璃的行李接过:“老四家的,不是下午到的火车吗?怎么这么晚回来,坐火车累坏了吧。”
“在城里泡个澡吃了点东西才回。”
而石头已经迫不及待问:“娘,你给我们带礼物了吗?”
江璃一脸伤心看他:“你就惦记着礼物,都不知道关心一下你娘我累不累啊?”
石头不好意思笑了,牵着江璃的手进屋坐下:“娘,你累不累?冷不冷?有没有不舒服啊?”
江璃这下就满意了:“离我在箱子里,自己去拿吧。”
石头欢呼一声就跑去打开江璃的行李箱,看见里面的兔子存钱罐就知道是给他的:“娘,我太爱你了!”
“不过这怎么玩啊?”
周母一眼就看懂这是什么:“这不是玩具,是储钱罐,你们从这个洞里放钱进去,这底下有个孔能把钱拿出来。”
哪怕不是玩具,是个新玩意,石头也喜欢:“娘,你就买了一个吗?”
江璃:“就只有一个卖,娘也没办法,不过还给你们买了个口吹琴,就那个钢铁一样的东西。”
兄弟俩拿起就往那玩意里吹,声音发出,周母都惊奇了。
“这玩意还能吹出音乐啊。”
木头石头两人就玩起来了。
“娘,我给你也买了套护肤品,你拿回去擦,这个牌子的更好更润。”
周母眉开眼笑的:“娘也有啊。”
“都有,我还给爹买了套茶具,买了包上等的茶叶,等会娘你拿过去给爹,就最底下那箱。”
不是买的,而是江璃从空间挑选的,不过茶叶真的是上等的茶叶。
拿到后世都是能拍卖的大红袍。
她空间里的好茶叶还很多,到时喝完再送。
周母心里那叫一个暖啊,儿媳妇出门在外都想着他们两个老东西,这份心,亲生的都做不到呢。
现在周母是真把江璃当女儿疼的。
“你爹那大老粗哪会喝什么茶。”
说是这么说,周母还是把那套茶具拿出来:“这么大套啊,费了不少钱吧。”
江璃:“没多少,你看看爹喝得习不习惯,喜欢喝的话,以后我还给他买点茶叶。”
周母却说不用:“等春天,娘去后山那几棵茶树摘点回来炒,那茶叶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