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的月光碎成银箔,沾在我们沾满泥灰的衣襟上。当双脚重新踏上樱花巷的石板路时,巷口的老钟突然敲响了子时的钟声,十二声闷响像十二记重锤,砸在每个人紧绷的神经上。小樱膝盖一软跪倒在地,指尖抠进石板缝隙——那里还留着半小时前我们与黑影搏斗时溅落的血渍,此刻竟泛着淡淡的荧光,像被撒了把星星的碎屑。
“看那边!”小息突然抓住我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我的脉搏。巷尾的路灯下,几个身影正摇摇晃晃地走来,是白天还生死未卜的陈阿婆和卖糖画的王师傅。他们的表情平静得反常,脚步却像踩在云上,路过我们时连眼皮都没抬,仿佛我们是透明的幽灵。直到王师傅的糖画担子擦过我肩膀,那股熟悉的麦芽糖香气混着井底的潮气钻进鼻腔,我才敢相信他们真的回来了。
“记忆被核芯吐出来了。”小林爷爷蹲下身,用烟斗敲了敲陈阿婆脚边的阴影——那里本该是人的影子,此刻却像团被揉皱的黑纸,边缘还在滋滋冒着凉气。老人的腰牌在月光下泛着青光,牌面上的樱花纹路比下井前深了许多,“昭和三十七年的梅雨季,巷口李叔失踪时,我也见过这样的影子......”他的声音突然哽住,浑浊的眼球映着路灯昏黄的光,“那时我父亲刚教我认守井人腰牌上的咒文,他说影子发皱的人,心还在井底泡着。”
小渊突然抽出半截佩剑,剑刃映出我们身后的井台。井口的樱花花瓣正逆着风向飞舞,十七八片粉白的瓣儿聚成旋涡,慢慢沉入井中——就像有人在井底用看不见的手,把属于人间的春意往深渊里拽。“井水的味道变了。”他剑尖轻点地面,石缝里渗出的水痕竟呈现出扭曲的符文,“你们闻,不是往常的青苔味,是铁锈混着海盐的腥气......跟甲午海战那年的海腥味一模一样。”
我忽然想起井底壁画里初代巫女的眼睛。她跪在黑色心脏前,眼瞳里倒映着翻涌的海浪,每道浪尖都顶着日军战舰的铁锚。当我们在石笋基座发现那具白骨时,他掌心的老茧分明是握惯了船桨的形状——原来百年前沉入海底的,不只是恶鬼,还有无数像他这样被强征的民夫冤魂。
“阿彻,你看!”小樱突然举起从井底带上来的青衫,衣领内侧的金线在月光下竟浮现出地图轮廓。那是比我们在小林爷爷阁楼找到的更古老的樱花巷平面图,七条主巷呈北斗状排列,每条巷尾都标着不同的符号:东街口是断剑,西巷尾是玉坠,而我们此刻站着的井台位置,画着只闭合的眼睛,眼睫毛上还缀着七颗小点——分明是我们四人在井底看到的七枚契石。
“北斗七巷,对应守井人的七魄。”戴斗笠的男人不知何时站在巷口的樱花树下,斗笠阴影遮住半张脸,却遮不住他握剑的手势——拇指扣住剑格处的樱花纹,正是百年前初代巫女弟子的起手式。他腰间挂着的布袋轻轻晃动,里面传来玉片相碰的脆响,“三年前你们在古董店捡到的樱花书签,是我师父托梦让我放在那里的。他说,当第七代血脉凑齐时,井底的逆月会照亮真相。”
小息突然指着男人的左腕惊呼。那里缠着圈褪色的红绳,绳结上挂着半块碎玉,正是她奶奶临终前塞给她的“平安符”。“你......你是巷口修车铺的周师傅?”她的声音发颤,想起上周还帮这人递过扳手,“你不是说自己是从京都来的游客吗?”
男人摘了斗笠,左眼角的樱花刺青在路灯下泛着微光:“昭和五十九年,我父亲带着半块契石逃出樱花巷时,被黑影斩断了三根手指。”他摊开手掌,掌心果然少了无名指和小指,“这些年我假装修车,其实是在等——等四个手腕内侧有樱花胎记的孩子长大。”
我突然想起十五岁那年夏天,暴雨冲毁了巷尾的老墙,我和小渊在墙缝里捡到的青铜钥匙。当时钥匙上缠着的红绳,和周师傅手腕上的一模一样。原来早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命运的齿轮就已开始转动,把散落的守井人后裔慢慢聚向井底的旋涡。
“逆月是什么?”小樱抱着青衫往后退,却撞在井台上。井水不知何时涨了上来,水面倒映着天上的月亮,却比平时小了一圈,边缘还泛着淡淡的黑色,像被谁咬掉了半口。
周师傅走到井边,往水面扔了枚硬币。涟漪扩散时,月亮的倒影突然分裂成七个小月亮,围绕着中心的黑点旋转——正是我们在井底石笋上看到的北斗阵型。“每个月圆夜,井底的月亮会倒转。”他的声音像浸了水的纸,“明治二十八年的海战夜,初代巫女用自己的心脏做引,把恶鬼的本体封进了逆月的轨迹里。而我们看到的核芯,不过是它吐出来的‘诱饵’。”
巷口突然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卖豆腐的张婶捧着碎碗站在原地,眼神空洞得像两口枯井,胸前的衣襟上,赫然印着和井底黑影相同的蛇形光带。小渊的剑立刻横在胸前,却见张婶缓缓抬起手,指尖竟渗出黑色的液体,在地面画出和井壁相同的咒文。
“不好!核芯的封印在松动!”周师傅甩出三张符纸,分别贴在张婶额头、心口和手腕,“那些被黑影吞噬过的人,身体成了恶鬼的眼线。你们看她影子里的蛇形光带——是核芯在抽取他们残留的记忆!”
我这才注意到,所有归来的居民脚下的影子都在变形,黑色的线条像活物般在地面游走,渐渐汇聚成指向井台的箭头。小林爷爷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腰牌上的樱花纹路竟在他苍老的手背上投下阴影,仿佛有什么东西要从他体内挣出来。
“守井人的血脉在共鸣。”周师傅扶住老人,从布袋里掏出片泛黄的纸页,“这是初代巫女的日记残页,她临终前说过:‘当逆月吞噬银盘时,井底的眼睛会咳出星星——那是被封在核芯里的百年冤魂。’”他抬头望着天上的月亮,此时月盘边缘的黑色已蔓延至三分之一,“今晚是百年一遇的‘血月逆潮’,核芯每吸收七滴守井人鲜血,就会咳出一颗‘记忆星’,直到把恶鬼的本体从逆月轨迹里拽出来。”
小樱突然指着自己的手背惊呼。我们在井底被黑影触碰过的地方,此刻都浮现出淡金色的纹路,像极了石笋上的封印符文。当她的指尖划过纹路时,那些光带竟顺着手臂爬向心口,吓得她差点摔倒。
“别怕,这是契约印记。”周师傅按住她的手腕,“当年初代巫女的七个弟子各自留下血脉,每代后裔满十八岁时,印记就会浮现。你们四个,正好对应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守井人分支。”他看向小渊,“你祖父临终前没告诉你吗?他那把断剑,是用初代巫女的发簪熔铸的,剑格处的半朵樱花,等着你的血来补全。”
巷子里的路灯突然全部熄灭,只剩井底泛着诡异的蓝光。我摸出怀里的木盒,它此刻滚烫如心脏,盒盖上的樱花纹路正在吸收月光,每道线条都像活过来的银蛇,朝着井口方向游动。
“逆月开始吞噬了!”周师傅突然把我们推向井台,“快下井!核芯咳出的第一颗记忆星就在井底,那是甲午海战当天的航海日志残页,上面记着恶鬼的真名!”
小息却纹丝不动,她盯着张婶逐渐被黑影笼罩的身体,声音里带着哭腔:“可他们怎么办?这些都是看着我们长大的街坊啊!”
老人突然挺直了腰板,腰牌上的樱花发出强光:“傻孩子,樱花巷的秘密从来不是靠躲就能守住的。”他指向井台,那里不知何时浮现出七道台阶,每级都刻着不同的符咒,“当年我父亲抱着木盒跳井时,我偷看到他在井壁画了这个——七星归位阵。只有我们四个守井人后裔同时站上去,才能阻止核芯继续吞噬记忆。”
当我们踏上各自的台阶时,井底的蓝光突然暴涨。我听见无数细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是陈阿婆的咳嗽声、王师傅吹糖花的哨音、还有爷爷临终前的呢喃。木盒“咔嗒”弹开,里面的玉坠悬浮而起,与井口逆月的倒影重合的瞬间,整个樱花巷的石板路都发出蜂鸣。
“看水里!”小渊大喊。井水倒映的不再是我们的身影,而是百年前的海战场景:铁甲舰的炮火映红海面,无数穿着青衫的民夫在浪涛中挣扎,他们胸前都戴着和白骨相同的樱花吊坠。当画面中央的军舰被鱼雷击中时,我清楚地看见船头站着个戴斗笠的男人,左眼角的樱花刺青格外醒目——正是周师傅的模样。
“那是初代巫女的第七个弟子!”周师傅的声音带着哽咽,“他自愿跟着恶鬼沉入海底,只为在核芯里种下最后的封印......现在,他的灵魂正在逆月轨迹里向我们求救!”
井底突然传来玻璃碎裂的声响。核芯所在的石笋表面裂开细缝,一颗散发着血光的珠子从中咳出,正是周师傅说的“记忆星”。但不等我们伸手,张婶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井边,她的眼睛已完全被黑影占据,指尖长出的利爪正抓向小樱的后颈。
“小心!”小渊的剑及时砍来,却在触碰到黑影的瞬间发出刺耳的尖啸。我这才惊觉,张婶的指甲上嵌着半片黑色鳞甲,和井底壁画里恶鬼的鳞片一模一样——核芯在利用居民的身体,制造能突破封印的“活钥匙”。
小樱趁机抓住记忆星,血光在她掌心炸开的瞬间,我们的契约印记突然发出强光。我看见自己的手背纹路竟与小渊、小息、小樱的连成一体,在井台地面拼出完整的北斗七星图。周师傅趁机将七枚契石抛向空中,每片玉片都对应着我们脚下的台阶,符文亮起的刹那,所有被黑影控制的居民突然摔倒在地,身上的蛇形光带纷纷脱落。
“快把记忆星放进木盒!”小林爷爷不知何时下了井,他颤抖的手按在石笋基座上,“这是打开逆月轨迹的钥匙!当年我父亲没说完的话是......核芯咳出的每颗记忆星,都是封印恶鬼本体的锁眼!”
当记忆星落入木盒的瞬间,逆月的倒影突然分裂成七个漩涡,每个漩涡里都浮现出不同的场景:东街口的老槐树在流泪,西巷尾的古井在冒血,南巷深处的废宅在燃烧......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听老人说过的“禁忌之地”,此刻却像被揭开伤疤的伤口,在逆月的光辉下痛苦抽搐。
周师傅突然指向井口:“月亮只剩最后一口了!当逆月完全吞噬银盘时,井底的眼睛会彻底睁开,到时候整个樱花巷都会被拖进逆月轨迹,变成核芯的养料!”他从怀里掏出半幅画卷,上面画着七位守井人围着石笋起舞,每个人脚下都踩着不同的符咒,“这是《七星归位图》,我们必须在子时前摆出对应的阵法,用各自的契约印记激活方位咒文!”
小息突然指着自己的倒影惊呼。在井水映出的画面里,她的身后站着已故的奶奶,正对着她微笑,手里捧着的正是我们在井底发现的青衫。老人的嘴唇无声地开合,我看懂了她在说:“去南巷的废井,那里埋着第二代守井人的骨殖......”
井底的震动突然加剧,石笋上的符文开始反向旋转。小樱怀里的记忆星发出尖啸,血光中竟浮现出无数张熟悉的面孔——都是这些年失踪的居民,他们的眼睛里没有瞳孔,只有流动的黑芒。
“他们的记忆被核芯篡改了!”我突然想起在井底看见的水镜,镜中居民的影子都带着恶意的笑容,“现在核芯在利用他们的身体,制造能突破封印的怪物!小渊,你守着井台,我们去各个方位找契石残片!”
“不行!”小渊抓住我的手腕,他的契约印记此刻亮如白昼,“逆月轨迹已经开始影响现实世界,每个方位都有黑影镇守,你们单独行动太危险!”他看向周师傅,“你带着小樱去东街口,阿彻和小息去西巷尾,我守在这里激活北斗阵的中心位。记住,无论看到什么,都别触碰巷子里的‘禁忌之物’——那都是初代巫女设下的陷阱,用来混淆恶鬼的眼线。”
当我们分头行动时,樱花巷的石板路突然裂开细缝,渗出黑色的液体。我和小息跑到西巷尾的古井旁,却看见井台上坐着个穿和服的女子,背对着我们哼着《樱花祭》的调子。她的长发垂落至脚踝,发间别着的,正是我们在井底白骨身上找到的樱花发簪。
“奶奶?”小息的声音发颤,因为她看清了女子侧脸——那分明是奶奶年轻时的模样,可颈间戴着的,却是井底核芯里的黑色宝玉。
“过来,孩子。”女子转身,脸上爬满黑色的血管,眼睛里倒映着逆月的影子,“把契石给我,奶奶带你去见爸爸妈妈......”
我猛地拉住要冲过去的小息。眼前的女子虽然长着奶奶的脸,可她说话的语气带着井底黑影的嘶鸣,袖口露出的皮肤下,分明有蛇形光带在游走。“这是核芯制造的幻觉!”我掏出木盒,玉坠的金光映在女子身上,她的身影突然变得透明,露出背后的古井——井壁上刻着和石笋相同的咒文,井底沉着块刻着“西”字的契石残片。
当小息伸手触碰残片时,古井突然喷出黑水,在空中凝成巨大的人脸,正是我们在井底壁画里见过的恶鬼。它张开嘴,露出满嘴铁锚般的牙齿,咬向我们的瞬间,小渊的佩剑突然从井底飞来,剑光劈开黑浪的同时,周师傅的符纸也贴在了恶鬼眉心。
“拿到了!”小息攥着残片转身,却看见巷口方向腾起黑色烟柱——那里正是小渊镇守的井台。我们拼命往回跑,却发现整条巷子的樱花树都在逆向生长,花瓣纷纷钻进地底,树干上浮现出当年海战的惨状:被斩首的士兵、沉没的渔船、还有初代巫女被剜去心脏的尸体。
回到井台时,小渊正跪在地上,胸口的契约印记泛着血色。他的佩剑断成两截,周围躺着十几个被黑影控制的居民,他们的身体正在融化,变成黑色的黏液渗入石缝。“逆月......快完成了......”他抬头看向月亮,此时银盘只剩边缘一丝白光,像被啃得只剩核的李子。
周师傅和小樱也回来了,前者的斗笠破了个洞,后者怀里抱着从东街口找到的契石残片。小林爷爷不知何时站在石笋顶端,正用自己的血浇灌基座上的樱花纹路,每滴鲜血落下,石笋就发出痛苦的呻吟。
“把残片放进北斗凹槽!”老人的声音像生锈的齿轮,“当年七个守井人各自镇守一方,如今我们要重现七星归位阵,把逆月轨迹推回原位!”
当最后一片契石嵌入时,整个樱花巷突然升起金色结界。逆月的倒影在井水中剧烈震动,核芯咳出的记忆星纷纷飞向北斗七星的位置,在天空中连成真正的北斗。小渊突然站起身,用断剑指着月亮:“看!逆月在倒退!”
果然,月亮边缘的黑色正在消退,银盘一点点恢复完整。那些被黑影控制的居民也纷纷苏醒,摸着脑袋茫然四顾,仿佛刚从长梦中醒来。小林爷爷笑着倒下,腰牌上的樱花纹路终于恢复了平静,就像一位坚守岗位多年的士兵,终于等到了换岗的同伴。
周师傅捡起地上的斗笠,看向我们手腕上的契约印记:“印记淡了,但不会消失。”他指了指井台,那里不知何时多了块新刻的石碑,上面画着四个孩子和一位戴斗笠的男人,正捧着木盒走向光芒,“初代巫女在日记里写过,每代守井人都要经历‘逆月之试’,只有看透记忆的幻象,才能守住井底的真相。”
小樱突然指着井水惊呼。那里倒映着修复后的石笋,核芯不再是跳动的心脏,而是颗安静的黑色宝石,周围环绕着七颗记忆星,像极了守护心脏的北斗。最神奇的是,宝石表面浮现出一行小字,正是初代巫女的笔迹:“当逆月归位时,第七代守井人会看见——真相不在井底,而在每个人愿意直面黑暗的勇气里。”
晚风送来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巷口的老钟敲响了五声。我们看着陆续亮起灯的民居,听着张婶骂儿子睡懒觉的声音、王师傅熬糖稀的咕嘟声,突然觉得这些平凡的响动,比任何魔法都更珍贵。小渊踢了踢脚边的碎剑,突然笑了:“看来以后得学爷爷,把剑藏在拐杖里了。”
“那你得先学会装瘸。”小息白了他一眼,却偷偷把奶奶的平安符塞进他手里。我摸着木盒上的樱花纹路,突然想起在井底看见的壁画——初代巫女倒下时,嘴角带着微笑,因为她知道,总有人会接过她的使命,让樱花巷的月光,永远干净如初。
周师傅不知何时又戴上了斗笠,转身走向巷口:“下个月的新月夜,我会带你们去京都见最后一位守井人后裔。”他的声音混着渐起的风声,“记住,当巷子里的樱花开始倒着开时,就是逆月轨迹再次转动的前兆......”
他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留下我们四个站在井台前。小樱突然指着自己的手背笑了:“你们看,契约印记变成了樱花的形状。”没错,淡金色的纹路不再是复杂的符文,而是四朵小小的樱花,分别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绽放。
井口的井水终于恢复了平静,倒映着重新圆满的月亮。我突然明白,所谓的守井人,守的从来不是一口井,而是无数像樱花巷这样的人间灯火——当黑暗试图吞噬它们时,总需要有人愿意走进井底,把光明重新捞回人间。
晨雾渐渐散去,巷子里飘来烧饼的香气。小渊拍了拍我们的肩膀:“走啦,再不去上学该迟到了。”他转身时,阳光恰好掠过他的侧脸,让我想起井底壁画里初代弟子的模样——原来勇气真的会传承,就像樱花每年春天都会盛开,有些使命,早已刻进了血脉里的月光。
我们沿着石板路往家走,身后的井台传来轻微的“咔嗒”声。回头望去,石笋基座上的木盒正在缓缓闭合,盒盖落下的瞬间,我仿佛听见了百年前的叹息——那是初代巫女的声音,带着释然,也带着期待。
下一次月圆时,井底的逆月会再次转动吗?谁知道呢。但此刻的樱花巷如此安宁,晨露在花瓣上打滚,麻雀在电线上啾啾叫着,仿佛昨晚的惊心动魄只是场冗长的梦。只有我们手腕上的樱花印记在发烫,提醒着我们:有些秘密,注定要由我们这代人来守护;有些黑暗,终将在四个少年的脚步里,退回到属于它们的深渊。
毕竟,当我们敢于握住彼此的手,走向井底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了樱花巷新的月光——哪怕微弱,却永远不会熄灭。